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中采用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16例(148颗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2组,每组58例.试验组(78颗牙)采用国产二氧化锆金瓷修复体加以修复,常规组(70颗牙)采用普通金属烤瓷修复体加以修复,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的牙齿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修复体折断、修复体崩瓷及其牙龈色泽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中,牙齿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78例(100.00%)颗、修复体折断0(0.00)颗、修复体崩瓷0(0.00)颗,牙龈全部正常,牙龈色泽只有1颗灰线.常规组中,牙齿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54例(77.14%)颗、修复体折断8例(11.43%)颗、修复体崩瓷8例(11.43%)颗、牙龈异常有27颗,发生概率在38.57%,出现牙龈黑线的有10颗、牙龈灰线的有17颗.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比较强,不容易发生修复体折断,修复体崩瓷基本不会出现,对于牙龈健康没有影响,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应用国产二氧化锆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口腔修复患者资料,接受金属修复体修复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国产二氧化锆修复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咬合率及咀嚼效率、牙龈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咬合率及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咬合率、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前两组患者牙周组织学GI、PLI、P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两组患者GI、PLI、PD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GI、PLI、PD指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能有效改善患者咬合功能,优化牙周组织学,减少牙周炎症反应,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需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1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镍铬合金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而试验组采取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后龈沟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咀嚼效率、修复优良率及对患者修复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I、GI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修复优良率为8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2%,试验组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为92.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进行修复,可明显减轻探诊龈沟出血情况,提升牙龈健康与咀嚼效率,提高修复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2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镍铬合金烤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患者采取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口腔修复。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体、牙本质敏感及恢复咀嚼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修复体A级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体A级率为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本质敏感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为(459.32±60.47)N、咀嚼效率为(93.25±4.47)%,对照组患者的咬合力为(379.15±28.12)N、咀嚼效率为(79.35±2.1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口腔修复体A级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牙体质敏感疗效,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5):87-89+95
目的研究不同修复材料对口腔修复患者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4月于本院门诊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90例依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二氧化锆全瓷冠组(n=30)、钴铬合金组(n=30)、金沉积组(n=30)。所有患者修复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牙周指标改善情况,研究三组患者修复后1年密合度、冠颜色、颈缘染色变化及冠崩瓷、冠折裂发生情况。结果修复前,三组PD、SBI、PL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三组SBI水平上升,且金沉积组与二氧化锆全瓷冠组显著低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金沉积组及二氧化锆全瓷冠组密合度、冠颜色、颈缘染色均优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年内,三组冠崩瓷、冠折裂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沉积及全瓷冠口腔修复可起到较好修复效果,可降低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保障口腔环境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瓷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4例(86颗)口腔修复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43颗),对照组以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观察组以全瓷修复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边缘适合性的优良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修复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无修复体折断、牙龈变色情况,对照组5颗修复体折断、8颗牙龈有灰线、11颗有黑线,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修复体崩瓷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全瓷修复体,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更佳,且可明显降低修复体折断、崩瓷及牙龈变色的发生风险,有更好的实用价值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本站接诊的90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金属烤瓷牙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试验组采用国产二氧化锆全瓷进行口腔牙齿修复和固定,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牙龈色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好的比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5904,P=0.0059),试验组患者的修复体折断、修复体崩瓷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的牙龈色泽发生改变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9589,P=0.0000)。结论: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修复所用材料分为合金修复体组和二氧化锆修复体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能力和牙龈指数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能力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均较治疗前增高,且二氧化锆复合体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二氧化锆复合体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二氧化锆复合体组患者活力、情绪角色、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合金修复体组,而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肢体疼痛等得分无明显差别;二氧化锆复合体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合金复合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中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镍铬合金与金沉积对前牙烤瓷熔附金属(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全冠修复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入2020年9月-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前牙PFM全冠修复的患者86例(86颗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镍铬合金组和金沉积组,每组43例(43颗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GCF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结果 金沉积组修复体颜色、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及继发龋均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组(P <0.05),在修复体折裂瓷崩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修复6个月后,金沉积组GI、PD、GCF和GCF中TNF-α、IL-6、IL-1β和MMP-2水平水平均显著低于镍铬合金组(P <0.05);金沉积组满意度显著高于镍铬合金组(93.02%vs.74.42%,P <0.05)。结论 镍铬合金与金沉积均是前牙PFM全冠修复的常用材料,而后者对患者局部牙周组织影响较小,在减轻GCF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修复美观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口腔修复患者采取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共计80例(100牙)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0例(50牙).对甲组患者采取普通金属烤瓷修复体进行修复,而对乙组患者采取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修复,对比分析甲、乙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甲组患者的边缘密合性没有乙组好,而且发生修复体折断绷瓷的现象明显要高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在治疗半年后的随访中发现,乙组患者的患牙牙龈全部正常,而甲组患者的患牙牙龈中有18牙出现了异常现象,发生率为36.00%.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孙建军 《中外医疗》2014,(29):98-99
目的探讨和研究全瓷修复体在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所收治牙体缺损患者共138例,依照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复合树脂体修复,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瓷修复体进行修复,治疗6个月后,记录和观察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状况。结果经过治疗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牙体颜色逼真率、正常咀嚼率、牙周正常率和邻接良好率分别为75.4%、92.8%、84.1%和8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1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9.9%,62例)该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牙体缺损的患者,运用全瓷修复体进行修复,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兔 20只,分成4组,选右膝为实验组,左膝为对照组。结果造成软骨缺损后,膝关节腔注射HGF及盐水,于不同时间,对损伤修复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论实验证明HGF有利于软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通过临床579例金属烤瓷修复,对该方法的修复原因、修复部位、修复体类型及数量以及失败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前牙美观需要是主要适应症,牙体预备不当造成修复体脱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修复体制作准备是预防修复体失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修复方式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安市第二医院口腔科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83例行前磨牙根管治疗的患者(共计90颗患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高嵌体修复组、全冠修复组、桩核冠修复组,每组各30 颗患牙。在修复后1年、2年、3年复诊,比较三种不同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 高嵌体修复组、全冠修复组、桩核冠修复组在三年观察期结束时的修复优秀率分别为:92.9%、82.1%、85.2%;成功率分别为96.4%、92.9%、96.3%。各组的修复优秀率、成功率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嵌体、全冠、桩核冠用于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均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高嵌体牙体预备量相对较少,能更多保留牙体组织,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与其它修复方式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进而合理选择修复的适应症,更好的为临床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9倒腕管区严重切割伤病例的诊治,经修复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结合腕管区严重损伤的特点及临床治疗体会,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对腕管区切割伤应高度重视,彻底清创,术中仔细检查及正确修复损伤组织,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腕管区切割伤修复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连续线性医学图象的数字化储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连续线性医学图象的数字化存储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根据Freeman的链符法保存原理,按照扫描、细线化处理、轮廓线追踪、链符法存储等步骤,用电子计算机对92例胎心宫缩监护图象进行数字化储存。结果92例胎心宫缩监护图象从记录纸上转化成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数据文件平均大小从传统扫描图象的5.85M减小为43.6K,并生成包含各种重要信息的参数23项。结论采用数字化储存技术处理连续线性医学图象与传统的简单扫描储存相比大大节省了磁盘空间,使电脑工作站能够保存更多更长期的资料信息。数字形式更易于病案电子化管理,并更方便地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信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CEREC修复系统的临床配合与护理要点,提高CEREC修复的成功率。方法根据CEREC要求的特殊性,操作中严密做好隔湿,粘接过程中动作迅速、准确,与医生配合默契。结果我科2007年至今应用CEREC修复系统完成修复50例,正确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成功率。结论护士在CEREC修复系统中严密做好隔湿,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9.
朱银保 《海南医学》2007,18(12):29-31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修复体产生的并发症,总结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将728例共1168件修复体分为两组,对产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与分析,产生的并发症分为裂瓷、金属冠脱落、基牙折断、桩冠连桩松脱或折断、烤瓷桥松脱及牙髓、根尖周病变6类。第2组中吸取第1组的经验教训。结果第1组金属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38%(28例),第2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为1.23%(9例)。结论严格选择适应症,合理设计,死髓牙加强抗力措施,认真制备牙体,根据基牙情况适当采用个性化处理,加强牙髓保护,有制作缺陷的及时返工,可明显降低烤瓷修复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ialog vario嵌体修复与e-max嵌体修复在牙邻面牙体缺损治疗后对患者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实施牙邻面牙体缺损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Dialog vario嵌体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e-max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咀嚼功能和牙周健康指标。结果修复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龈乳头指数(mSBI)、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治疗12个月后,两组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继发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颜色匹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ialog vario嵌体修复与e-max嵌体修复在牙邻面牙体缺损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Dialog vario嵌体的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和牙周健康相关指标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