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辅助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8例重度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88例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88例接受健康检查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检查试剂实施血清IgG、IgM及IgA等指标的检测,比较三组IgA、IgM、IgG水平;比较治疗后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意义。方法:检测对比观察组、健康体检者IgG、IgA、IgM水平,治疗后改善者、未改善者IgG、IgA、IgM水平。结果:观察组甲组IgG、IgA、IgM水平观察组乙组对照组,经治疗,改善者IgG、IgA、IgM小于未改善者,且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4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IgG为(11.12±2.13)g/L,IgM为(1.50±0.42)g/L,IgA为(1.86±0.68)g/L;观察组IgG为(15.27±3.45)g/L,IgM为(2.96±0.54)g/L,IgA为(3.12±0.95)g/L;观察组IgG、IgM与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观察组患者预后,未好转者IgG、IgM与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可对乙型肝炎患儿病情予以准确反映,对患者预后有指导价值,可作为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9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正常组,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其排列顺位依次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IgG、IgA、IgM指标水平高低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是反应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对患者肝细胞的受损程度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可随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对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研究其对于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确诊为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分为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观察一组和一般乙型肝炎患者观察二组。观察一组有重型乙型肝炎患者50例,其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在23~57岁,体质量47~82 kg。一般乙型肝炎患者观察二组共有患者50例,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25~60岁,体质量在49~85 kg。选择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组成对照组,其中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4~60岁,体质量在48~86 kg。分析三组IgG、IgA、IgM水平情况。结果观察一组的IgG(17.73±3.12)、IgA(2.67±0.57)、IgM(2.79±0.68)和观察二组的IgG(13.99±2.86)、IgA(2.23±0.5)、IgM(2.12±0.32)均高于对照组的IgG(11.4±2.05)、IgA(1.68±0.3)、IgM(1.48±0.2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分析情况是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所体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8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70例及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受试对象,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CHB组和SHB组三组患者的IgG、IgA及IgM水平成逐级增高关系,即SHB组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观察后发现,病情好转患者IgG、IgA及IgM水平低于未好转者,PTA水平高于未好转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反映患者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269例作研究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验并对比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G、IgM、IgA、IgE分别是(16.23±2.19)g/L、(2.77±0.45)g/L、(2.63±0.37)g/L、(157.61±23.15)U/m L,对照组患者的IgG、IgM、IgA、IgE分别是(11.40±2.03)g/L、(1.44±0.21)g/L、(1.72±0.29)g/L、(74.15±16.33)U/m L,2组指标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便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治,可作为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临床诊治中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组,其中将轻型慢性乙型肝炎者32例纳入A组,将重型乙型肝炎28例纳入B组,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的静脉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包括IgA、IgG、IgM三项指标,同时检测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A),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gA、IgC、IgM三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A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后,有效者的检测结果优于无效者(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可准确判断乙肝肝炎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也具有良好评估效果,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8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按照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肝衰竭)和对照组(轻度衰竭),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A(IgA)、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水平,比较观察组不同时期各临床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IgG为(28.02±3.68)g/L, IgM为(12.50±2.05)g/L, IgA为(13.28±2.31)g/L, TBIL为(582.31±150.1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9.52±2.01)g/L、(3.04±1.05)g/L、(3.62±1.12)g/L、(31.02±8.3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为(32.18±10.21)%, ALB为(18.92±5.62)g/L,低于对照组的(85.01±9.62)%、(42.30±2.09)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31~45 d IgG、IgM、IgA、TBIL低于发病1~10 d, PTA、ALB高于发病1~10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展现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真实了解自身的肝脏情况,获取更好的治疗,值得被应用和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病患者15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3组,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IMMAGE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IgG、IgM及IgA.结果 急性肝炎组患者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G、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等肝病中可作为检查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于诊断肝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罗氏诊断MODULAR DPP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重氮比色法测定总胆红素;采用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CA-7000 自动凝血分折仪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慢性乙肝组以及慢性重型乙肝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肝组较慢性乙肝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水平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治疗无效患者的PTA值显著低于有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A、IgM和TBIL水平无效组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清TBIL、PTA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动态观察相应的指标来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IgA、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了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21例)共211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结果通过检查对比发现观察组的乙型肝炎患者IgG、IgM、IgA等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从治疗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治疗好转患者IgG、IgA、IgM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也低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直接反映出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的程度,以便更好的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做出全面判断,从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改善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自城  代娟 《抗感染药学》2019,16(11):2000-2002
目的:评价宁泌泰胶囊配合头孢曲松钠对妊娠期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尿路感染患者8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宁泌泰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腰虚酸软)评分值及血清免疫球蛋白三项指标即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腰虚酸软)评分值、IgA、IgG和IgM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尿频、尿急、尿痛和腰虚酸软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IgA、IgG和IgM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频、尿急、尿痛和腰虚酸软的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IgA、IgG和IgM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宁泌泰胶囊配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妊娠期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有效改善了其症状和免疫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及IgG、IgA、IgM水平的检测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60例2018年1月-2020年12月时段进入新里程安钢总医院诊治的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验,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观察组不同疾病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高低,总结临床诊治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两组,每组40人。并随机抽取40名无乙肝病症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3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进行对比。在对观察A、B两组患者进行1个月的治疗后,根据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对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和血酶原活动度水平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而未改善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和血酶原活动度水平都要明显高于改善组(P<0.05)。结论:乙肝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准确的反映该患者的肝细胞受损状况,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的评估,是对乙型肝炎患者确诊的充分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我院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为研究主体对象,50例正常体检者为A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B组、5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C组,再结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划分为改善组及非改善组,一组53例及另一组47例,对比3组受检验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观察改善组及非改善组IgG、IgA、IgM、PTA及TBIL的指标变化幅度。结果经统计,A组及B组IgG、IgA及IgM各项指标与C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3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经统计,改善组IgG、IgA、IgM、PTA及TBIL各项指标与非改善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实行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帮助其疾病诊断及预后治疗,具有其他诊断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变化对于激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7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同期收治的无肾病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采取免疫比浊法对于两组患儿的血清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开展检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Ig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IgM则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gG明显低于正常,IgM明显高于正常,而IgA无明显改变。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对治疗效果观察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肝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肝衰竭时期不同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每组15例;另选择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研究组不同肝衰竭时期的IgG、IgA、IgM水平及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IgG(23.52±5.61)g/L、IgA(13.21±3.61)g/L、IgM(12.62±4.10)g/L、总胆红素(382.43±32.64)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20±4.31)g/L、(4.02±1.23)g/L、(3.76±1.21)g/L、(13.61±7.64)μmol/L,白蛋白(28.61±8.49)g/L、凝血酶原活动度(34.61±8.59)%低于对照组的(37.12±9.31)g/L、(91.35±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IgG(26.37±9.12)g/L、IgA(17.58±6.4...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9,(3):465-467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CHB患者69例资料设为肝病组,根据肝病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6例)和重度组(18例);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资料设为参照组,比较肝病组、参照组研究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各指标即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测得值的差异,以及肝病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肝病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肝病组中的重度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测得值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测得值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CHB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助于诊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