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东方实蝇蛹俑小蜂 Spalangia eudius 在山西可从4种蝇蛹内羽化出,每只蝇蛹羽化出一头蜂。成蜂6月出现,11月底消失,7~9月较多。主要活动于畜禽养殖场等堆粪场所。适宜宿主为家蝇、厩腐蝇与丝光绿蝇的1~2日龄蛹。该蜂以触角寻找宿主、辨别  相似文献   

2.
<正> 丽蝇蛹集金小蜂在山西省的寄主蝇蛹有13种,其中主要宿主为绿蝇与丽蝇,在野外蝇蛹中总寄生率为42%。该蜂于5月份出现,11月底消失,主要季节为8-10月份。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介绍了蝇蛹寄生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中国已知蝇蛹寄生蜂18种,寄主蝇类20余种,主要蜂种的生态习性,蝇蛹寄生蜂的培养与生产以及自然界寄生情况与释放效果等。  相似文献   

4.
<正> 丽蝇蛹集金小蜂为蝇类蛹期的寄生性天敌,对其寿命与寄生及产仔蜂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该蜂的繁殖与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实验种群的雌雄性比为4:1。雌蜂累计平均寿命为10.42天,平均日存活率为85%。雌蜂3-7日龄对寄生率最高,产仔蜂量也  相似文献   

5.
<正> 丽蝇蛹集金小蜂切触角试验结果表明该蜂触角与寻找、辨别寄主蝇蛹等直接相关。对蝇种与虫态选择结果表明最适寄主为丝光绿蝇与巨尾阿丽蝇,最适的寄主阶段2—3日龄蛹,光线等环境因素对寄生活动具有一定影响,并对生活史,寿命以及产卵过程等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在实验室对宿主蝇蛹对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 Walker)寄生率及产仔蜂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试验所用4种蝇蛹均可被丽蝇蛹集金小蜂寄生,寄生率分别为丝光绿蝇92%、家蝇85%、巨尾阿丽蝇76%、红尾粪麻蝇14%。随蜂蛹比例上升被寄生蛹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蝇蛹是蝇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蝇蛹的形态研究有助于蝇类的形态分类。本文报告丽蝇科常见四种蝇蛹(叉丽蝇,红头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的形态特征,为蝇蛹的分类提供资料。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蝇种其蛹的形态也不相同,蝇蛹的形态可以作为蝇类分类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于1985年8月从山西忻州等地屠宰场采到一批蝇蛹,在实验室内培养中发现有一蛹羽化出1头肿腿蜂,该蜂额部突出成角状。送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承蒙任辉先生协助鉴定为厚额角蜂(Dirhinus pachycerus Masi),寄主由作者鉴定为亮绿蝇(Lucilia iflustriaMg)。该蜂早年在日本有过报告,主要寄主为家蝇等,近年来印度等地也报告寄生于家蝇等,关于该蜂寄生于绿蝇却未见记载,许且国内也尚未见有关于该蜂寄生于蝇蛹的报告。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东方实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为家蝇(Musca domestica)蛹的重要寄生蜂。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 Walker)主要寄生于外栖性蝇类的蛹中。以上两种小蜂的幼虫期均寄生于蝇蛹内,取食蛹内组织,致使蝇蛹死亡。在利用蝇蛹寄生蜂防治蝇类时需要大量的寄生蜂,因此,蝇蛹寄生蜂的大量养殖与保种则成为防治蝇类成败的关键。下面分别将以上两种寄生蜂的养殖与保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蝇蛹寄生蜂的养殖与释放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的寄主蝇蛹,所以养殖与提供寄主蝇蛹对开展蝇类的生物防制是十分重要的。蝇类的生活阶段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形态及其生物特性都不相同,因此,养殖方法也有差异,主要分幼期养殖与成蝇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介绍了常见蝇类生物防制的主要内容、范畴及应用概况,其中包括致病性微生物防蝇作用研究与捕食性生物对蝇类的影响,以及国外对蝇蛹寄生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开展蝇类生物防治,正确评价生防作用以及发挥蝇类综合治理作用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系统介绍了养殖与释放丽蝇蛹集金小蜂的设备条件,蜂口计算以及释放方法等。最适的寄主为巨尾阿丽蝇与丝光绿蝇,蜂蛹比例1:5时产蜂量较多,寿命较长,个体也较大。本文并对养殖中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丽蝇蛹集金小蜂的微生态环境及其对个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蝇蛹体积大小对蜂幼数量具有影响,蜂幼数多时个体小,蜂幼对蝇蛹内组织损耗数成正比,并对蜂幼呼吸器官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等进行  相似文献   

14.
粪蝇沟姬蜂Atractodes gravidus Gravenhorst属于膜翅目姬蜂科的昆虫,通常在卵、幼虫、蛹三个阶段寄生于双翅目昆虫蛹体内。成虫以花蜜及植物汁液为食,对人类无害。主要分布于欧洲、浙江等地。有关此蜂寄生于棕尾别麻蝇蛹体内的报道极为罕见。为此,作者将1981年6月在太原市发现粪蝇沟姬蜂寄生于棕尾別麻蝇蛹一例报告于  相似文献   

15.
巨尾阿丽蝇(Aldrichnia grahami Aldrich)属双翅目、丽蝇科、阿丽蝇属。世界性分布,在我国春夏为其高峰期,是与传播疾病密切相关的有害蝇种之一。本室近年来开展蝇类生物防治研究,对该蝇进行长期大量饲养从而得到标准化的成蝇及蝇蛹供试。有关巨尾阿丽蝇的饲养方法在国内尚未见有报导,现将该蝇的饲养方法及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rtipennisWalker)是蝇类蛹期寄生蜂,其产卵量的研究可为其大量释放提供理论依据。实验采用镜下观察产卵量的方法。供试雌蜂517头,解剖蝇蛹2585头。结果发现,丽蝇蛹集金小蜂一生产卵500—600粒,平均每天产26粒,  相似文献   

17.
山西蝇蛹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80~1987年期间对山西代表地区蝇类的寄生性天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共发现21种膜翅目寄生蜂和3种鞘翅目昆虫。调查结果表明:在自然界蝇蛹被寄生性天敌所寄生的平均寄生率为12.0%,同时筛选出两种寄生性优势蜂种,并对其在自然界的寄生率、性比及季节消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东方实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是家蝇蛹的有效生物防制物。为了有效地进行实验室内蜂种的繁殖传代,在野外释放灭蝇过程中有机地控制小蜂数量及羽化时间,作者对该蜂进行了低温冷藏的实验研究,以了解冷藏对该蜂寄生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蝇蛹冷藏处理对蛹寄生蜂寄生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导了以丝光绿蝇蛹和丽蝇蛹集金小蜂为材料的有关蝇蛹冷藏处理对蛹寄生蜂寄生活动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冷藏后接蜂的蛹出蜂率明显低于未冷藏蛹,并且冷藏后接蜂的蛹与先接蜂后冷藏的蛹相比,后者出蜂率较高。同时还发现无论是先冷藏后接蜂或是先接蜂后冷藏的蛹,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出蜂率不断降低。推测蛹内水份丢失是影响小蜂发育和出蜂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常见蝇类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蝇类生物防治包括利用致病性微生物、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与竞争性生物等防治蝇类。中国的蝇类生物防治虽在30~50年代就有研究,但真正的研究是从80年代才开始。研究比较突出的,是利用苏云金杆菌 H—9、蝇虫霉防治家蝇幼虫与成虫等;在捕食性天敌研究方面,建立了巨螫螨与大隐翅虫的实验种群,对其生活史,捕食作用等进行了研究;在蝇蛹寄生性天敌研究方面,建立了四种蛹寄生蜂的实验种群,对其生物学、生态学、行为以及与宿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中并对我国蝇类生物防治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