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特种蛋白分析仪对10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和84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IgG、IgA、IgM检测。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IgG、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gG、IgA含量检测低下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成分有一定含量。在患某些疾病时,血清中的一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或补体C_3每有升高或降低。国内各地关于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的正常值已有许多报道。为了解肇庆地区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本地区195名正常成人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_3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探索婴幼儿时期体液免疫发育过程对肺炎发病的影响及疾病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我们于1978年春季选取了45名具有典型支气管肺炎症征的婴幼儿,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制作的免疫板依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其血清IgG、IgA、IgM含量,其中1~2岁者所得数值并与22名同龄正常儿相比较。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析本地区66例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对30例患儿作出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自身对照表明发作期IgG,IgA降低,恢复期无明显上升,提示应用免疫调节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及婴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5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95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婴幼儿血清IgA、IgG、IgM水平。将两组婴幼儿根据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年龄段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0~6个月组的血清IgG、IgA及IgM平均水平均低于7~11个月组,而7~11个月组均低于1~3岁组。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血清IgA、IgG、IgM低于正常婴幼儿;不论是正常婴幼儿还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球蛋白水平较前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婴幼儿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及临床补充人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30例,均分成三组,A、B二组为体外循环组,A组为术后补充人免疫球蛋白组,B组则不补充。C组为非体外循环对照组。三组病人均在术前、术后检测免疫球蛋白。结果体外循环可引起婴幼儿免疫球蛋白显著卡降,术后补充人免疫球蛋白可快速提升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可使免疫球蛋白下降1周,术后早期补充人免疫球蛋白能使患儿术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快速恢复正常,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RRI)与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微量元素(Zn、Fe、Ca、Mg、Cu)、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C3、C4)的水平关系。方法采用日本-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20例患儿(RRI组)血中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含量,并与118例健康儿作对照。结果发现RRI组血清Zn、Fe、Ca、Mg、IgG、Ig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同时C3、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提示Zn、Fe、Ca、Mg元素低水平,IgG、IgA免疫球蛋白功能异常低下以及高水平C3、CRP,与婴幼儿RRI感染关系密切,是诊断婴幼儿RRI首选检查手段的生化指标,同时对RR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有些地区作过正常人群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人群血清中IgG、IgA、IgM的含量有些差异。Hall等报道正常人群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存在种族差异。为了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正常人血清IgG、IgA、IgM的水平,我们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了这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婴幼儿静脉采血的困难,设想用末梢血来代替静脉血测定小儿免疫球蛋白.我们在1979年2~3月进行了末梢血(毛细管采血法)与静脉血单向扩散法免疫球蛋白(Ig)的对比. (一)标本来源取自病儿及少数正常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佝偻病血清硒及免疫指标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佝偻病患儿的硒营养状况,探讨硒与佝偻病的免疫关系。方法:对婴幼儿佝偻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硒含量和免疫水平的检测。结果:佝偻病婴幼儿和正常婴幼儿的血硒差异存在显性,佝偻病组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显低下,结论:婴幼儿佝偻病患时存在缺硒和免疫功能低下,缺硒可能与婴幼儿佝偻病的免疫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介绍:临床最好使用本地区、同一条件的正常值。为此,我们于1981~1984年间对本市区和市郊各年龄组健康人血清中三种免疫球蛋白(简称“Ig”)G、A、M 和总补体 CH_(50)及补体 C_3含量的测定。一、对象:凡在我院健康体检,经检查后各项指标正常的工人、农民(系献血员)、知识分子、学生、儿童(入托体检)等按年龄大小分组。新生儿(正常足月产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微量元素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疗程的关系,通过对284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末梢血微量元素锌、铁含量检测,统计婴幼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探讨微量元素锌、铁含量缺乏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程的影响。方法:284例1月~3岁患儿经检查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检测其末梢血微量元素锌、铁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将患儿锌、铁含量缺乏与否分成两组,在药物治疗原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疗程进行对比,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婴幼儿支气管肺炎锌、铁含量缺乏组与微量元素锌、铁含量正常组比较,疗程分别为(9.5±1.42),(7.16±0.8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微量元素锌、铁含量缺乏时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疗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100例正常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水平检测.并及时地做好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御、改善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措施.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组机体免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1);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5).营养调理前与营养调理后及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营养调理效果显著,并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2 132名0~3岁婴幼儿末梢血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包括锌、铁、钙。结果本地区半岁内婴儿缺锌较严重,达到42.82%;0~3岁婴幼儿缺钙最严重,达72.79%;随着年龄的增加,缺锌、铁比例逐渐减少,缺钙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婴幼儿期容易缺锌、铁、钙等元素,应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及时添加合适的辅食,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经大量研究证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PFV)和腺病毒(AD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为了解病毒性肺炎病源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我们对72例临床确诊为肺炎的婴幼儿进行RSV、PFV_(3)和ADV_(7),特异性抗体测定,同时测定急性期免疫球蛋白水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邓燕  刘东  黄清明  廖琼 《广东医学》2005,26(4):539-540
目的 评价小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免疫球蛋白(IgG ,IgE ,IgA)、细胞因子(IL - 2 ,IL - 4 )含量测定对重症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 8例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儿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 ,并将BALF进行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测定。结果 BALF中IgE ,IL - 4高于自身血液水平的1/ 8,IgG ,IgA均低于自身血液水平的1/ 8,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婴幼儿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可明确感染性质和程度,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用放射免疫测定下颌智齿冠周炎和正常健康人受到刺激后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以研究SIgA、IgG与冠周炎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周炎组SIgA、Ig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作者认为,唾液中SIgA、IgG含量下降,是冠周炎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美罗华与CHOP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对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分为2组,每组1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美罗华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CHOP方案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正常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渐下降,3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免疫球蛋白M的下降最为明显;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A、G、M含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下降不明显,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3月后,所有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G、M含量都恢复正常.结论 美罗华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虽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期间机体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含量会显著下降,患者免疫功能的降低会大大增加感染发生的几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随即纳入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221例,A组109例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B组口服5%葡萄糖112例作为对照。结果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总有效率(87.16%),高于口服5%葡萄糖对照组(74.36%,P〈0.01)。结论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效,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是衡量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用植物血凝素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作为一种T细胞的机能试验,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目前国外关于小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的正常含量及植物血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