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出血病人108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轻者鼻涕中带血,重则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出血部位大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前部,青年人大部分以鼻腔前部为多见,老年人出血多在鼻腔后部,此可能与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有关.我科自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鼻出血患者108例,由于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均治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其出血可呈阵发性,有时出血较为凶猛.处理以控制全身疾病、鼻腔填塞为主,如伴有鼻中隔偏曲,出血部位往往位于鼻中隔偏曲后方或棘(嵴)突附近,且导致鼻腔填塞止血难以奏效.既往老年鼻中隔偏曲多不主张手术,我们对老年鼻出血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出血间歇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对预防再出血及鼻出血的止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出血,对于医生来说。只不过是一个症状,多是由鼻腔疾病引起,有时也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故而更多地去重视引起出血的原因,而不是出血的现象。相反,对于患者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患者及其家属常把鼻出血看做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尤其是第一次见到鼻出血,精神上会十分紧张,这种情形易发生在高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身上。鼻出血的部位大部分在鼻腔中隔前部的易出血区,医学上称这个地方叫黎氏动脉丛和克氏静脉丛。儿童患者几乎全部发生在该部位,青年患者也是以该部位较多见,少  相似文献   

4.
鼻出血,也叫鼻衄,为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于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器官,受到外伤的机会多,加上鼻腔的粘膜血管丰富,特别是鼻中隔前下方有四个大血管的分枝交织成网,形成易出血区,一旦碰伤后就可发生鼻出血。夏天气候炎热(血管容易扩张),春秋季节气候干燥,也容易造成鼻腔出血。经常挖鼻孔或鼻部疾病(如慢性鼻炎、痿缩性鼻炎、鼻腔及鼻窦的肿瘤等)也会引起鼻出血。另外,患有其它疾病,如感冒发热、某些急性传染病、风湿热、血液病和血管疾病等,也容易发生鼻出血。鼻出血多数是单侧,但血液常常绕…  相似文献   

5.
鼻出血又称鼻紐,是耳鼻喉科鼻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诸多疾病的并发症.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多为单侧出血,也可双侧;可表现为反复出血、间歇性,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发病原因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大类.鼻外伤、挖鼻过重、用力擤鼻、鼻腔异物、鼻腔手术、鼻粘膜干燥充血、炎症、肿瘤或因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轻者反复涕中或咳痰带血,可导致贫血,重者可由一侧或双侧鼻腔同时流血,甚至从口中吐出,患者因失血过多出现失血性休克,危机病人生命.出血点可发生于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方(黎特尔氏区)易出血,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鼻后部出血多见于40岁以上的老年人;双侧反复出血者,多由全身疾病引起.根据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寿》1996,(6)
鼻出血也叫鼻衄,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是由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引起的。老年人鼻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全身性疾病造成的,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多见。一般情况下,鼻出血多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立氏区。该区域毛细血管稠密而表浅,故易出血。如该区域出血时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10分钟,出血多可止住。老年人鼻出血的部位多为鼻后孔及鼻咽静脉丛出血。鼻咽静脉丛位于下鼻道外侧壁后方,由怒  相似文献   

7.
鼻出血是广大群众所熟悉的一种病状,在临床上非常多见。鼻出血可以是局部和全身各种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又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可能是短期内大量持续出血,亦会是长期少量的间断性出血。少量出血对人体毫无影响,大量出血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鼻腔各部位都可能引起出  相似文献   

8.
谢淑琴  李文 《药物与人》2007,20(5):28-28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一般鼻出血发生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则多见鼻腔后部,而且与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鼻子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鼻部和全身性疾病都可引起鼻出血。出血原因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同。 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鼻出血,都不要紧张。对鼻出血的应急处置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鼻子若出血了,应该马上去医院,以便有针对性地治疗。 鼻子出血最常见的是鼻中膈前端动脉血管网破裂出血。由于动脉出血比较猛,往往堵上这个鼻孔,又从另一个鼻孔出,两个鼻孔都堵上,还会从嘴和眼角流出。遇到这种情况,町先用冷毛巾或冷水袋、冰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2列鼻出血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72列鼻出血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鼻出血再次复发率降低,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普及鼻出血预防与出血相关疾病知识、鼻腔卫生知识、出血时的应急处理是减少大量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老年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其出血可呈阵发性,有时出血较为凶猛。处理以控制全身疾病、鼻腔填塞为主,如伴有鼻中隔偏曲,出血部位往往位于鼻中隔偏曲后方或棘(嵴)突附近,且导致鼻腔填塞止血难以奏效。既往老年鼻中隔偏曲多不主张手术,我们对老年鼻出血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出血间歇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对预防再出血及鼻出血的止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鼻出血也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鼻出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许多情况下,仅是全身疾病的一个常见的症状。因此与全身关系甚为密切。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高年龄段病人的鼻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者以全身性病因为多。小儿与青年人主要的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也就是鼻前庭的稍上方。该区血管丰富,分布表浅,粘膜较薄。在一定条件下,可因气流急剧撞击,摩擦或用力后擤鼻,使该区粘膜血管自动破裂出血。在干燥环境下过  相似文献   

13.
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腔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腔出血可导致贫血。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由鼻中隔偏曲引起或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约占15%-20%。现将我科两年来治疗的该种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有的孩子看起来很健康,但反复发生鼻出血,让家长着急不已。鼻子出血看似小问题,但如果被忽视了,也许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孩子鼻出血有的发生在上课或玩耍期间,有的则发生在晚上睡眠中;有些孩子则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发生鼻子出血。  相似文献   

15.
严格来讲,鼻出血是症状,而不是单独的疾病。但临床上也常把以其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急症直接诊断成“鼻出血”。这类病人多发病突然、出血量大,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严重恐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常常来不及仔细分析病因或完善检查,只能对症施治,先止血,避免因出血量大引起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作出“鼻出血”或“鼻出血,原因待查”的诊断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更倾向于后者,其描述更为准确。当出血止住后,再查找引起出血的病因,  相似文献   

16.
正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其发病率难以精确统计,总体男性女性。国外报道6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Narual报告鼻出血总人群中随机样本的发生率为10%~13%。春季  相似文献   

17.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其病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另一类是由局部疾病引起的。局部疾病中,以鼻中隔前方易出血区黏膜的外伤、干燥及糜烂等引起者多见,这种出血较易治疗。在局部疾病中主要应排除鼻及其邻近器官的肿瘤,如延误诊断则可危及生命。下面就介绍一下临床上较常见的引起鼻出血的局部肿瘤。  相似文献   

18.
小儿鼻出血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是小儿鼻科急症之一。小儿鼻出血的病因较多,包括环境、外伤、疾病、饮食等因素,可表现为鼻涕带有血丝、鼻腔少量出血,严重时血流如注,不易止住,因此急救与预防尤为重要,小儿鼻出血的急救与预防又与成人鼻出血有所不同。家长们需了解小儿鼻出血的病因、表现、急救及预防知识,降低小儿鼻出血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在小儿各种疾病的过程中 ,由高热引起的鼻出血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 ,现就小儿高热鼻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 6 2例 ,均为儿科住院病人 ,男 34例 ,女 2 8例。1~ 3岁 10例 ,6~ 12岁 18例 ,原发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 2 8例 ,各类肺炎 19例 ,川崎病 8例 ,伤寒 5例 ,风湿热 2例。除风湿热鼻出血发生于疾病的早期外 ,其余病例鼻出血时均为原发疾病的高峰期。体温在 38 5℃~ 41℃之间 ,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 ,以左侧鼻孔出血为多见。本组病例均作血小板计数检查 ,其中 5例肺炎患儿和 2例风湿热患儿血小板…  相似文献   

20.
李燕  王文君 《现代保健》2008,(31):52-52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多为单侧出血。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也可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血。多数出血可自止或自用卫生纸等物填塞后停止,出血不止者往往需采用鼻腔填塞术。对利特尔区及其附近可窥见区域内的出血可以通过鼻腔填塞术有效压迫出血点止血,对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致估计出血部位的鼻出血,传统的鼻腔填塞术往往不能奏效,而需反复填塞或行后鼻孔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传统的鼻腔填塞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