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制与课程设置调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谨就1994年以来护理专业学制与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结合我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略陈管窥之见,以求与同道商榷。1教学时间的比较单从学制上进行比较,4年制学制增加了1年,加强和强化了人文学科,增加了毕业实习时间,无疑学生动手及技能教育的时间长了,其整体素质一定会有不同的提高。然而从护理专业招收3年制初中生来说,一般学生入学都在15~16岁,毕业在18~19岁,而4年制则在19~20岁,学生毕业年龄每提高1岁,这对迫于再继续求学和面对中专就业非常困难的中专生来表1教学时间(课堂教学及实习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北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为今后卫生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样信函问卷方式.结果:全省17所招收护理专业的卫生学校,仅3所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结论:卫生学校对护理专业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1994年以来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围绕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状况,对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设计调研问卷,分析调研结果,形成基本观点,对制定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KAQ模式从建构维度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3方面,从分析高职护理专业KAQ培养模式入手,探讨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职护理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根据卫生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培养医疗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高职护理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和实干、创新精神;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护理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了医科院校BME专业人才培养类型与理工科院校BME专业人才培养类型有所不同,并着重介绍了医科院校BME专业人才培养类型、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8.
对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晖  蒋桂莲 《医学教育探索》2005,4(2):121-121,12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将教育思想、观念、目的和宗旨等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要实施护理教育的改革,其核心问题便是课程的改革。此项改革应该符合以人为本、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培养目标、重视素质及能力培养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在对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服务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研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国内各院校护理信息学课程设置现状,阐述我国护理信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护理专业教育者对护理信息学教学内容尚未形成共识、教学队伍人才不足、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构建有待完善,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四年制护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采用调查问卷,对本校大学护理教师、在校学生、四年制护理本科毕业生及所在科室护士长进行调查。93%的被调查者认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合理;86%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设置具有护理特色;93%的被调查者认为护理专业课程学时安排、理论/实践安排合理;4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本校护理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是还需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  相似文献   

12.
杨宗发  杨元娟  刘晓颖  何静  许燕 《重庆医学》2013,42(16):1915-191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涉外护理人才.方法 以三年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为实践对象,从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模块式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结果 构建的四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结论 三年制高职高专四阶梯式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在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口临床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济宁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方案,阐述课程设置特点,目的是增进各高校间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中等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优劣,对2007年颁布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并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手段.方法 ①通过对省内外176家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归纳分析护理岗位需要的人文素质内涵和培养目标;②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明确人文课程开设课目,实施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③在实践中探讨人文课程的评价机制.结果 ①结合岗位需要重新界定了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归纳出护理岗位对护士思想品质、人文知识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具体要求;②根据分步骤、分阶段实现目标的原则,设置了由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专业课程组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立体交叉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③通过教改促使人文显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护理专业针对性,教学方法和评价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④通过建立人文素质档案等手段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明确量化.结论 构建了密切结合岗位需要的体现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完善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并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手段.方法 ①通过对省内外176家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归纳分析护理岗位需要的人文素质内涵和培养目标;②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明确人文课程开设课目,实施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③在实践中探讨人文课程的评价机制.结果 ①结合岗位需要重新界定了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归纳出护理岗位对护士思想品质、人文知识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具体要求;②根据分步骤、分阶段实现目标的原则,设置了由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专业课程组成的较为完整、系统、立体交叉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③通过教改促使人文显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护理专业针对性,教学方法和评价更能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④通过建立人文素质档案等手段使得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明确量化.结论 构建了密切结合岗位需要的体现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完善了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彦  何坪  邓宇  李曼霞 《重庆医学》2015,(19):2721-2723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改革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思路,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的服务方向[1‐2],是教育教学体系的中心环节,故而其制订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作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能够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达成该目标,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对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院校结合和系统化教学改革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改革,为了科学评价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本研究采取综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试题150题,对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平行班、院校结合班、系统化教改班学生在第4学期末同步测评,了解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核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并对比我校四年制和五年制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为实施教学改革和修订护理本科生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为框架设置问卷,对我校四年制和五年制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各89人进行调查。结果四年制毕业生在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方面总体得分(4.17±0.51)稍高于五年制毕业生(4.01±0.74),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职业态度两个条目上明显优于五年制毕业生(P〈0.05,P〈0.01);四年制毕业生在知识方面得分(3.58±0.68)略低于五年制毕业生(3.63±0.61),但无显著性差异;四年制毕业生在技能方面得分(3.48±0.30)略低于五年制毕业生(3.63±0.25),尤其外语运用能力明显低于五年制毕业生(P〈0.01)。结论我校毕业生质量总体较好,但在护理职业态度、中医护理、文献检索、信息管理、抢救配合及应急护理能力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医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适应"双证"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职业教育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医学职业需求为价值取向而进行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发展以劳动就业预备教育为主体的医学职业资格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医学专业技术,获得就业资格的同时,提升就业选择的本领和机会[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