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术(CTA)在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AES患者的CTA资料,其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CTA图像可清晰显示8例患者动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均可见异常走行的腓肠肌内侧头及其肌腱或纤维组织束压迫动脉。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狭窄闭塞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循环形成情况及动脉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CTA诊断PAES准确率100%,明确病因诊断优于DSA。  相似文献   

2.
目的量化评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各分支图像质量,探讨冠状动脉CT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102例患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男60例,女42例,平均年龄(57.8±9.4)岁,平均心率(62.8±10.2)次/min。心率〈60次/min(n=40)为I组,60~70次/min(n=35)为Ⅱ组,〉70次/min(n=27)为Ⅲ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扫描原始数据以间隔10%在20%~80%时相分别回顾性重建冠状动脉图像,用横断面、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方法对冠状动脉显示率评估。用曲面重建方法测量冠状动脉各分支长度及近段和远段对比噪声比。结果①冠状动脉各分支平均显示长度:左主干(10.9±3.0)mm,左前降支(130.3±29.7)mm,左回旋支(82.8±19.8)mm,右冠状动脉(150.5±27.5)mm;②Ⅰ组60%和70%为最佳时相图像质量优,Ⅱ组60%时相为最佳时相图像质量优,Ⅲ组RCA较优的时相为40%,LM、LAD、LCX较优时相为60%。③所有冠状动脉分支平均对比噪声比10.9±3.2。结论16层螺旋CT有较好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心率和时相影响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鉴别高危胸痛的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笔者医院住院及急诊胸痛患者38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47~76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等。检查时,心率要求70次/分以下,心率快者给予含服倍他乐克,心率符合要求后扫描。应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先行胸部CT平扫,然后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胸部CT增强扫描。应用VR、CPR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情况,应用电影显示、VR、MIP等方式观察肺动脉情况,应用MPR、CPR、VR等方式重建并观察主动脉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一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段以上分支、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34例,肺动脉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2例。从冠状动脉各支显示情况来看,显示最清晰的是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再次为各主干分支,38例患者冠状动脉共显示247支,其中发现狭窄47支。肺动脉4、5、6级分支应用MIP、VR及电影显示均可清晰观察,共发现肺动脉栓塞4例,2例为一侧肺动脉干栓塞,其余均为两下肺动脉4、5级分支多发栓塞。结论16排螺旋CT一次动脉期增强扫描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对胸痛病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Moyamoya病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oyamoya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Moyamoya病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42.60岁。发病高峰中30~40年龄段为12例,40~50年龄段10例。做16层螺旋CTA,扫描参数为:250kV,250mA,螺距15,扫描层厚1mm。同时6例又行DSA检查,将其CTA结果与DS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共27例,占总例数的90.0%,受累段均为颈内动脉末段。病变累及双侧者26例(占总例数86.7%)。30例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及迂曲扩张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动脉,狭窄血管显示率100%;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28例,异常血管网显示率93.3%。30例中有6例同时行DSA检查,两者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Moyamoya病脑血管改变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及脑底异常血管网,可以考虑作为Moyamoya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术(CTA)在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AES患者的CTA资料,其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CTA图像可清晰显示8例患者动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均可见异常走行的腓肠肌内侧头及其肌腱或纤维组织束压迫动脉。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狭窄闭塞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循环形成情况及动脉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结论CTA诊断PAES准确率100%,明确病因诊断优于DS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20排CT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解剖的研究价值。方法:对144例支气管动脉CTA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后处理,观察并记录支气管动脉的分支类型、起源及开口位置等解剖信息,并将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图像融合,更加直观、立体显示支气管动脉的三维空间结构。结果:144例共显示支气管动脉393支,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77支,左侧支气管动脉216支,支气管动脉分支类型以R_1L_1型最多,占45.8%;右侧支气管动脉多与肋间动脉共干,占54.2%,左侧支气管动脉多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占87.5%;右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右侧壁和前壁,左侧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胸主动脉前壁;气管隆突定位时,左右支气管动脉多开口于气管隆突上2 cm至隆突下1 cm区间内,分别占88.1%和84.7%。结论:320排CT容积扫描可以在满足低剂量的同时,很好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起始、分支数目、开口位置等情况,为经支气管动脉开展的介入治疗提供详尽的三维影像解剖信息,具有很好的解剖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APE)模型,应用64排心电门控CT评价APE对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通过自体血栓注入法复制APE模型,分别于APE前及APE后2 h、4 h、8 h行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CT图像重建,应用Volume 及View软件计算出APE前后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 R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 RVEDV)、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 RVESD)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 RVEDD),CT图像寻找肺动脉血栓并与解剖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APE后2 h、4 h及8 h各时点RVEDV、RVESV、RVEDD及RVESD明显增加(P<0.01),LVEDV及LVEDD明显减少(P<0.05),左、右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 和RVSV)减少(P<0.05)。64排CT肺动脉成像显示较大的肺动脉血栓表现为偏心充盈缺损,而较小的动脉血栓为肺动脉分支缺损;与解剖比较,发现较大动脉血栓的准确率达100%。结论: 家兔APE后右心室明显扩大,左、右心功能均受损,2 h后维持相对稳定。64排双源心电门控CT扫描对于判断APE后心功能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影像、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的比较,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17例脑AVM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0~73岁,平均年龄35.8岁。对其行64排螺旋CTA.对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范围、供血动脉的分布及引流静脉的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A共发现17个病灶,与DSA和手术所见比较,1个直径1.2cm的病灶被漏诊。CTA诊断脑AV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4%、100%、94.4%。CTA在显示细小供血动脉的清晰程度低于DSA,其判断脑AVM供血动脉的敏感度为83%。CTA对引流静脉的显示与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A能够清晰显示直径〉1.5c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和引流静脉。已接近并达到DSA的水平,能够作为诊断脑AVM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不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细小分支。  相似文献   

9.
右肋间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研究右肋间支气管动脉三维影像解剖特征,为临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3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CTA清晰显示右支气管动脉的病例,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分析肋间-支气管动脉干、右支气管动脉及肋问后动脉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68.9%(91例)右支气管动脉源自肋间后动脉,除1例与左侧第4肋间后动脉共干外,其余90例均与右侧肋间后动脉共干;右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后动脉的共干类型有8种,最为常见的是与右侧第3肋问后动脉共干;共干起点多平对T5~T6椎体,除1例起源于主动脉弓外,其余90例均起源于降主动脉右侧壁;以降主动脉血流方向为顺行方向,肋间一支气管动脉干与降主动脉间平均逆行角度为102.6°;共干起点与支气管动脉起点间距为0.3~4.2 cm不等,平均间距为2.3 cm;右支气管动脉从肋间-支气管动脉干上发出方式多样,与远侧肋间后动脉可呈锐角、直角,甚至钝角,平均夹角为90.7°;所有肋间支气管动脉开口对应于T4~T6椎体范围,且多位于椎体正前方,向两侧均不超过肋骨小头,其开口与肋骨小头平均问距为4.1cm.结论右肋间支气管动脉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对骶前区血管网三维成像的效果,并评价减少对比剂用量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5月间于本院就诊的40例因盆腔良性病变常规行MRI检查的成年女性患者,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比剂剂量为钆浓度0.5mol,L20ml,B组为40ml。采用ACHIEVA3.0TX双源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行盆腔e-THRIVE3D等体素动态增强MRI序列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重组(VR)后处理技术进行骶前区血管网重建成像,观察骶前区血管的正常解剖及走行,计算骶正中动脉、骶前区横干静脉显示率和骶正中动脉横径。以骶正中动脉为靶点,分别对两组MIP图像质量采取5分制主观评价方法,通过测定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的客观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图像中骶正中动脉均显示清晰,成功率为100%;骶前区横干静脉的总显示率为72.5%(29/40),其中A组显示率为75%(15/20),B组显示率为70%(1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e-THRIVE序列横断位图像上A组骶正中动脉横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0.06)mm比(1.38±0.07)mm,P=0.117]。A组骶正中动脉MIP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评分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5±0.69)分比(3.10±0.66)分,P=0.479]。A组骶正中动脉MIP图像质量客观评价SI、SNR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719.63±124.91比811.66±170.60,SNR:61.71±17.35比74.97±27.91,均P〉0.05),而CNR低于B组(45.68±13.35比62.41±23.37,P〈0.05)。结论采用体素动态增强成像序列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骶前区血管网。0.5mol/L20ml钆双胺的剂量同样能达到双倍剂量的显像效果,均可显示骶正中动脉及横干静脉的形?  相似文献   

11.
128层螺旋CT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机,对126例CT平扫诊断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颈脑血管成像检查,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yngo Neuro DSA软件系统行多技术处理,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行DSA检查对照分析.结果:128层螺旋CT显示89例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32例未见异常.89例动脉瘤患者中38例行DSA检查,病变部位与病变形态与128层螺旋CT显示一致;32例未见异常者中,8例行DSA检查,发现3例有动脉瘤,5例为阴性.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检查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性、高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患者45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5例,CTA检查显示脑动静脉畸形(AVM)16例,颅内动脉瘤8例,烟雾病8例,无异常发现13例。脑AVM和动脉瘤病例均在手术或栓塞治疗中证实。烟雾病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证实5例。结论:CTA是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内血肿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能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和指导手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间具有完整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起病3d内完成320排容积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价320排容积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颅脑动脉瘤阳性63例,CTA漏诊1例,病灶位于大脑后交通动脉。320排容积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1%、100%。按部位统计动脉瘤数量结果如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4例,大脑前动脉26例,大脑中动脉4例,大脑后动脉8例,大脑前交通动脉10例,大脑后交通动脉5例,基底动脉6例。动脉瘤瘤径为2~22mm。在CTA上,动脉瘤的瘤体位置、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分支和骨性结构的空间关系均能较满意的显示,均与DSA结果相符。结论320排容积CTA诊断颅脑动脉瘤具有较高敏感性,能准确检出颅内的微小动脉瘤,对动脉瘤的空间解剖关系显示更具优势。因此,在临床工作中,320排容积CTA可以成为颅脑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血管造影CT扫描的方法了解大鱼际部的动脉血管分布情况。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临床20例手部外伤的患者实施血管造影,同时用CT三维成像技术获取大鱼际部血管的影像学资料,观察其动脉血管分布情况。结果:20例患者的拇指背侧动脉在第一掌骨桡背侧恒定出现,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来源不恒定:25%(5/20)单独由掌浅支或掌浅弓发出,55%(11/20)由掌浅支与拇主要动脉在掌指关节附近汇合而成,20%(4/20)直接由拇主要动脉发出。结论:拇指背侧动脉多数位置恒定,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来源不恒定,用后者设计大鱼际部逆行皮瓣时应考虑血管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及其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的CT表现,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回顾性分析19例小儿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螺旋CT征象,肺部常规5mm层厚扫描,在16层螺旋CT行0.8mm后处理重组,记录病变的特点及其周围组织改变。结果19例病例CT均能显示粘液栓及周围大叶性肺气肿改变,其中8例粘液栓内含气液平,9例合并有漏斗胸,1例伴右肾缺如及脊柱侧弯畸形(椎体及肋骨多发畸形),1例伴有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管瘤。结论粘液栓及周围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是其典型表现,其伴发的其他畸形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我们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易旭  周华东 《解剖与临床》2010,15(5):307-310
目的:观察椎动脉硬化形态学变化特点,以及椎动脉形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415例患者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椎动脉的形态变化(迂曲延长和狭窄)进行分析.结果:415例中,造影显示椎动脉迂曲延长和狭窄311例(74.9%),其中迂曲延长者176例(56.6%)、动脉狭窄者135例(43.4%);在动脉迂曲延长中,"C"型、"S"型和"O"型迂曲分别为54.5%(96/176)、32.4%(57/176)和13.1%(23/176)."C"型迂曲表现为头昏者占54.2%(52/96),高于"S"型的28.1%(16/57)和"O"型的17.4%(4/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梗塞发生率"C"型与另两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硬化形态学变化越明显,临床表现越严重.椎动脉硬化形态变化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脑动脉瘤血管成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患者全部进行了脑动脉CTA和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估CTA诊断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脑动脉CTA49例共有50个动脉瘤,而DSA检查51例发现52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96.08%,准确性96.5%,阴性预测值75%。结论:64层螺旋CT脑动脉成像诊断动脉瘤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高,可以作为脑动脉瘤筛查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方法,但仍有假阴性,不能完全取代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