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药物组成:硫磺50克,白砒、地肤子、蛇床子各20克,百部、杏仁、苦参各10各。擂细。用时加樟脑20克,凡士林150克,搅拌成油膏备用。  相似文献   

2.
治冻疮方     
肉桂、冰片、樟脑各2g,炙乳香、炙没药各10g,凡士林适量。将上药分别研细后拌匀,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先以淡盐水清洗溃疡面,再将此膏涂于患处,2~3天涂1次。治冻疮方@孙妍妍$山东省威海市米山卫生院!264200  相似文献   

3.
皲裂     
<正> 处方:苦楝子果肉50份,羊毛脂10份,蜂蜡5份,凡士林35份,樟脑1份,香料适量。用法:将苦楝子洗净加水适量,用瓦锅煮沸半小时,捣烂过筛,除去皮核,以稠厚糊状为宜,加入O.2%苯甲酸钠作防腐剂备用。羊毛脂、凡士林、蜂蜡、樟脑加温熔  相似文献   

4.
王尊 《河北中医》1984,(3):42-42
方药组成:雄黄、明矾、枯矾各60克,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各15克,肉桂8克,乳香、没药各5克,凡士林500克。制用方法:先将上药轧成细粉过8号箩去渣,然后与凡士林调成软膏,即成为50%的结核散软膏,装瓶备用。用时将软膏摊于油纸上,敷贴患处,隔日一次。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法 梅花针叩刺法:以梅花针轻叩患部及周边1cm区域内,以见到小血珠渗出为度,ld1次,10次为1疗程。敷药法:药物制备;樟脑、内桂、蔓陀罗叶粉各2g,布洛芬片或消炎痛片10片,凡士林50g,前4味药共研粉,用凡士林调匀后贮瓶中备用。操作:每次梅花针叩刺后,以竹签挑药膏小指头大一团敷于肿痛处,外以敷料盖好,胶布固定,12h后取下。10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瘰疬消湿敷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使用瘰疬消肉桂60g,天南星80g,牙皂20,樟脑2g,阿魏10g,共研细末,适量凡士林调成软膏后制成药贴,凡士林药粉比例8:2,分15贴),外敷肿块处,1次/d。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肿块大小、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0%。[结论]瘰疬消湿敷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2001年5月~2002年4月间用自制复方氧化锌软膏治疗湿疹5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药物制备氧化锌15 g,皮康霜40 g,白凡士林95 g,取凡士林隔水加热溶化后缓慢加入氧化锌细粉,边加边用玻璃棒搅匀,最后加皮康霜40 g搅匀,配成150 g复方氧化锌皮康霜软膏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上标油(薄荷脑、薄荷油、樟脑、肉桂油、丁香罗勒油等)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肉桂油、丁香罗勒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CGC对樟脑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结果:TLC和G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CGC法进行含量测定,樟脑在0.1018~0.1832μg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2.3%;薄荷脑在0.5947~1.3875μg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4%.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上标油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遗尿又称尿床,多指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3岁以下小儿或年长儿偶有发生不属病态。遗尿主要由于脏腑虚寒所致,或病后体虚、肺脾气虚不摄所致。中药贴敷治疗:菟丝子30g,桂枝12g,五味子12g,车前子12g,石菖蒲12g,樟脑3g。用法:将以上药物研细末,调拌凡士林或姜汁,贴敷于关元,然后温灸。辨证加减:(1)肾虚遗尿:加牡蛎12g,金樱子30g;选穴:加腰眼、涌泉。(2)膀胱失约:加蝉蜕12g,地龙20g;  相似文献   

10.
近10多年来,笔者用秦伯未所著《中医临证备要》中的红灵酒治疗冻伤50例,均获良效,兹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药用当归、肉桂各60g.红花、花椒、干姜各30g樟脑、细辛各15g.浸泡于75%酒精1000mL1周后备用.治疗时用棉签蘸药酒擦患处.注意事项:容易冻伤的患者,应提前在小雪节前开始外擦手足和耳部;严重的冻伤造成肉死形损者,应按溃疡处理.  相似文献   

11.
跌打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及慢性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病。我们和推拿科共同研制的消肿止痛涂膜剂,试用于临床一年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处方 鸡骨草45g,生川乌45g,生草乌45g,海桐应23g,五加皮23g,透骨草18g,黄柏18g,生桑白皮51g,生薏苡仁307g,地榆炭102g,肉桂10g,自然铜粉10g,樟脑5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g,聚乙烯醇缩甲乙醛150g,乙醇丙酮混合溶剂(1:3)加至1000g。2 制备 将生川乌和生草乌粉碎成粗粉,加4倍量的  相似文献   

12.
外用辛热中药对急性炎症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为民 《中草药》1999,(2):126-127
研究中药的抗炎药理多沿用常规的大鼠足肿胀、小鼠耳廓水肿、大鼠皮内染料渗出等方法,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模型的血管通透的影响。而我们在研究药性辛热芳香的中药膏贴剂时,在此类模型上外用出现了与预期效果相反的结果,兹报道如下。1材料1.1药物:止痛贴膏由肉桂、丁香、细辛、川乌、天南星、樟脑、冰片等药材研细粉,加凡士林调和成软膏状,分别为等剂量(药粉-凡士林=1:1)和1/2剂量(药粉-凡士林=1:2)。1.2动物:Wistar大鼠,150~200g,ICR小鼠(20±2)g,雌雄各半,均由江苏省实验动物中…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12月至1992年12月我们运用自制消炎止痛膏(生大黄4000g、侧柏叶4000g、薄荷叶2000g、泽兰2000g、姜黄2000g、黄柏2000g、花粉2000g、白芷2000g,共研细末,过120目细筛,混合调匀。加适量凡士林,加热熬成膏后备用)外治伤外科病人2500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牙痛验方     
台家术 《新中医》2001,33(10):36-36
笔者运用牙痛丹合石膏汤治疗牙痛,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牙痛丹:细辛、樟脑各6g。将细辛碾碎,铺于大铁壶内,再将樟脑撒铺在细辛上,盖上瓷碗,将草纸浸湿后围贴碗口周围,用半干黄泥封固。将铁壶置文火上烘烧,待碗底发热,闻到樟脑味时,将铁壶离火、凉透,揭开盖碗,将盖碗中的牙痛丹取下,密封备用。凡牙痛不可忍者,取牙痛丹绿豆大,放牙痛处,10分钟疼痛即止。石膏汤:生石膏40g,生地黄6g,牡丹皮、防风、荆芥各3g,青皮2g。加减:上正门牙痛加炒黄连24g,麦冬20g;下正门牙痛加知母、炒黄柏各3g;上两边…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 984~ 2 0 0 1年自行研制镇痛散瘀膏于临床运用 ,经过 1 7年的临床运用 ,疗效显著 ,现简介如下 :1 药物组成血竭 50 g,黄柏 50 g,牛膝 1 50 g,细辛 1 50 g,延胡索 1 50 g,侧柏叶 1 50 g,生大黄 50 0 g,生乳没 1 50 g,红花 50 g,透骨草 1 50 g,三七 50 g,威灵仙 1 50 g,生川乌50 g,生草乌 50 g,泽兰 50 g,姜黄 1 0 0 g,土鳖虫 2 50 g,生马钱子 50 g,白芷 50 g。2 制膏方法取上述诸药共研细末 ,每 2 0 0 g药粉加凡士林1 0 0 g,蜂蜜 2 0 0~ 2 50 g,先加热熔化凡士林及蜂蜜后加药粉调匀成膏 ,贮藏备用 ,冬季或陈旧性疾患用时加适量…  相似文献   

16.
<正> 方药组成:赤小豆200g,芒硝100g,冰片10g。上药研末混合,调以800g凡士林,成膏备用。(必要时可适当和些食油以调整其硬度)。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医药学中 ,大黄是临床较常应用的药物之一 ,但多用来内服。本文就大黄配合其它药物自制成膏外用 ,对某些外科疾病治疗经多年临床实践有独到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方药、制法和用法 :大黄 2 g,山栀 2 g,红花 2 g,冰片 2 g,凡士林 40 g,按此比例配膏。大黄、山栀、红花共研极细末加凡士林调成膏装罐备用 ,冰片另磨成极细末装罐密封备用。用时视患处大小剪取一块比患处略大的敷料纱布 ,将药膏摊涂上 ,厚约 0 .2 cm,再加适量冰片末调匀 ,单层纱布覆盖 ,敷于患处 ,胶布固定 ,隔日换药 ,炎症重者每天换药。病例介绍[例 1]吴某某 ,男 ,2 4…  相似文献   

18.
中西药并用治疗面部痤疮9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71年以来用自拟美容霜外擦加内服四环素、灭滴灵、维生素C、维生素B_6等治疗936例痤疮患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大枫子仁30g,木鳖子30g,苦杏仁20g,轻粉10g,冰片10g,樟脑10g,水银10g,防风60g。上药共为细末轧成霜,装入密封容器内备用。 2 用法:早晚洗脸后用适量霜约1g左右,放在手心研匀对准患处上下纵横揉搓1~2分钟,同时内服西  相似文献   

19.
中药直肠点滴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法 赤芍10g,蒲公英15g,败酱草20g。肝郁气加柴胡或郁金,下腹冷痛加乌药或肉桂,有硬条包块加乳香、没药、莪术、三棱。共煎水成100~150ml药液,装入瓶内(空瓶无菌)备用,将药液温度调至38℃左右,为1次直肠点滴用。点滴前须令患者排空大小便,垫高臂部约  相似文献   

20.
自一九七七年以来,我院自拟消肿止痛灵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颇受患者欢迎。药物组成:细辛600g、荜拔300g、黑胡椒300g,生草乌300g,生川乌300g、生半夏300g,生南星300g,蟾酥300g,樟脑100g,薄荷脑100g,75%乙醇10000ml。配制方法:上述药材除樟脑、薄荷脑、蟾酥外,其余分别切碎或粉碎成粗粉,备用。另取蟾酥以适量水煮沸5min(主要原因是为了减轻毒性,不影响疗效),与上述药材粗粉置于同一容器内,加入95%乙醇浸泡一个月后,滤取上清液,加入樟脑、薄荷脑,搅拌溶解,必要时过滤,分装即得。作用与用途:舒筋活络,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