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对169位肾病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1肾病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常模(t=7.397~15.288,P0.001);2男女肾病患者的精神质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男性患者t=4.577,P0.001;女性患者t=4.494,P0.001),内外向得分与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患者的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4.933,P0.001),男性患者神经质得分与常模无显著差异(P0.05);3精神质与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均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07~0.334,P0.01),内外向与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存在显著地正相关(r=0.180~0.276,P0.05或P0.01),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都存在显著地正相关(r=0.456~0.637,P0.01);4神经质对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均分都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内外向对躯体化、敌对、偏执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或P0.05),精神质对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有明显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肾病患者心理健康总体处于较差状态,其人格特征以孤独、固执、缺乏同情心、情绪稳定性较差为主要特征,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状况,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225名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t=3.13,2.18,1.95,P0.05);②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的EPQ中神经质维度分高于中国常模(t=2.27,P0.05),内外向和精神质维度分均低于中国常模(t=1.81,3.05,P0.05);③民族院校大学毕业生EPQ中神经质维度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与敌对、偏执两因子分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偏执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民族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单应对方式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态度量表,对469名某军医大学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军校护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女性得分;除强迫、恐怖因子外,均低于国内普通大学生和军校学员得分。(2)军校护生SCL-90总均分与人格维度中的内外向、掩饰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相关最为密切(r=0.655)。(3)军校护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4)军校护生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自尊程度、自我态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军校护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塑造其良好人格,加强社会支持,培养积极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悦纳水平,以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新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88个项目)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37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内外倾向(E)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329,P〈0.01),神经质(N)和精神质(P)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643,P〈0.01;r=0.352,P〈0.01);2多血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低,其次是粘液质类型的大学新生,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高(F=49.16,P〈0.01)。结论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医学院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情绪智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428名医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自我妨碍与情绪智力、内外向显著负相关(r=-0.117,-0.189;P0.05或0.01),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1);情绪智力与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r=0.304,P0.01),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内外向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r=-0.192,P0.01);2内外向和神经质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智力通过内外向、神经质间接影响自我妨碍。其中神经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间的中介作用最大,占情绪智力总效应的56.5%。结论:人格特质在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中有中介作用;内外向和神经质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疗养院54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量表测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和军人常模(t1 =-6.12,P<0.01;t2=-11.14,P<0.01);本科生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显著低于专科生(t=-4.28,P<0.01);非现役护士SCL-90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组(F=3.54,P<0.05);SCL-90总分与忧虑性、紧张性等呈显著性正相关(r1=0.42,r1=0.44;P<0.01).结论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留守类型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马鞍山市农村中小学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3种不同类型的儿童在内外向(F=9.075,P<0.001)、神经质(F=36.632,P<0.001)及精神质(F=4.530,P<0.05)人格维度、心理健康总得分(F=71.694,P<0.001)上均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内外向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209,P<0.01),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r=0.680,0.352;P<0.01).③内外向性人格特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得分(β=-0.158,P<0.001),神经质人格特质和精神质人格特质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得分(β=-0.647,-0.345;P<0.001).④留守类型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交互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显著(β=0.322,P<0.01),留守类型与内外向人格特质、精神质人格特质的交互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留守类型在留守儿童神经质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关系之间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1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t=4.44,5.11,3.96,3.43,2.41,3.63;P<0.05)多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②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医学生EPQ的N分均较高(U=3.19,2.45;P<0.05),女生的E分、L分均较低(U=1.98,P<0.05;U=2.39,P<0.05);而男生的P分较高(U=2.02,P<0.05);③EPQ各量表分与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呈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格内向、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体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企业员工人格特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选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17名企业员工工作倦怠和人格特质进行测查,并根据MBI-GS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倦怠组和非倦怠组。结果:1倦怠组的EPQ精神质分和神经质分显著高于非倦怠组(P0.01),内外向分则显著低于非倦怠组(P0.01);2精神质分与情感耗竭(r=0.158,P0.05)、玩世不恭(r=0.257,P0.01)的因子分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内外向分与情感耗竭(r=0.22,P0.01)、玩世不恭(r=0.30,P0.01)及成就感降低(r=0.37,P0.01)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神经质分与情感耗竭(r=0.50,P0.01)、玩世不恭(r=0.34,P0.01)及成就感降低(r=0.16,P0.05)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内外向和神经质是情感耗竭的有效预测因子;精神质、内外向以及神经质均是玩世不恭的有效预测因子;成就感降低由内外向决定。结论:工作倦怠人群的人格特质表现为高神经质、高精神质、低内外向;人格特质是工作倦怠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老人人格和自尊的影响,考察人格、自尊与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自尊评定量表(SES)对随机抽取的321名农村留守老人和298名农村非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留守老人组的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留守老人组(P0.01);留守老人组的外倾性、自尊低于非留守老人组(P0.05),神经质高于非留守老人组(P0.05),精神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外倾性、自尊与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正相关(r=0.57,0.53;均P0.01),神经质、精神质与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负相关(r=-0.58,-0.16;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神经质、外倾性、自尊(P均0.01)有效预测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神经质、自尊和外倾性累积解释49.90%的总变异。结论:人格和自尊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心理健康现状,重点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福州大学6个学院的321名贫困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贫困生的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存在着较高的负相关,呈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 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受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与自尊水平相关较高的3个SCL-90因子为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另一方面,贫困生的自尊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仫佬族地区护理群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名护理人员进行SCL-90、EPQ、SCSQ测评。结果仫佬族地区护理人员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护士的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均与精神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呈负相关(P〈0.05或P〈0.01);强迫、精神病性症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3个症状均与积极应对无关(P〉0.05),恐怖与神经质无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仫佬族地区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和危险行为的关系,并考察神经质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珠海市某中学初中生329人作为被试(男生178人,女生151人)施测父母控制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中的神经质和内外倾分量表。结果: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的抑郁和危险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r=0.30,0.25;P0.01),与神经质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P0.01);父母行为控制只和危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5),与抑郁不存在显著相关;行为控制与神经质无显著相关;神经质与抑郁和危险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73,0.28;P0.01);在控制其他的变量后,青少年的神经质人格在父母心理控制和抑郁关系中呈现完全中介效应,在父母行为控制与抑郁之间起遮掩效应;神经质在心理控制和危险行为以及行为控制和危险行为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控制通过神经质进而对青少年的抑郁和危险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人教育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28名成人教育医学生,利用SCL-90、EPQ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成人教育医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39%,其中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神经质与SCL-90各项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3,P〈0.05)。SCL-90总分与EPQ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以神经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成人教育医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东北地区民工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SCL-90、EPQ,随机抽取东北地区四个城市470名民工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女性民工有5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男性民工(P<0.05);EPQ民工组的P、E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P<0.001),女性民工N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民工(P<0.05).结论 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女性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民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在校男生62人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男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P<0.01)高于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中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P<0.01,或P<0.05);护理专业男生在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常模.结论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医务人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型)对东莞市厚街镇644名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P、E、N及L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PQ量表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因子分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和P分均较高:不同个性类型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率从高到低顺次的个性类型为内向不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外向稳定型和内向稳定型。结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应重视和关注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入狱罪犯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入狱男性罪犯(截止测试,入狱时间在6个月之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新入狱男性罪犯的个性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新入狱男性罪犯在聪敏、同情、从属、波动、自卑、犯罪思维因子及SCL-90总分、各因子上差异显著;文化程度在从属和自卑因子上差异显著(F=5.493,P0.01;F=4.912,P0.01),刑期在波动和自卑因子上差异显著(F=7.092,P0.001;F=3.718,p0.05),犯罪类型在同情因子上差异显著(t=-2.080,p0.05),犯罪次数在犯罪思维因子上差异显著(t=-2.323,P0.05);从属与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恐怖因子显著相关(r=0.28,P0.01;r=0.25,P0.01;r=0.25,P0.01),焦虑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显著相关(r=0.22,P0.01),暴力倾向与躯体化因子显著相关(r=0.27,P0.01)。结论未来应采用纵向研究手段进一步了解罪犯入狱后在不同时间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352名女校大学生样本进行测查,考察了女校大学生大五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①除敌对因子外,女校大学生SCL-90的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t=3.20~16.14,P<0.01);②神经质、宜人性和SCL-90的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神经质和宜人性是女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宜人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