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环境样品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大口径毛细管技术检测实验方法.方法:以苯为萃取试剂,环境样品中的固体样品用振荡10 min或超声5 min的方法提取,水样用振荡10 min的方法提取,萃取液经氮气吹扫至干后用苯溶解,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应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样测定.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0.008~0.128 ng,检出限为0.006 4 ng,定量检测限为0.021 ng,平均回收率为91.2%~96.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6%~5.5%和3.4%~7.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并成功应用于毒鼠强环境污染事件中.  相似文献   

2.
田晓露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315-2316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检测疑似毒鼠强中毒样品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气相色谱(带NPD)测定中毒样品的毒鼠强。结果3例疑似毒鼠强中毒样品,经气-质联用仪确证2例为毒鼠强中毒,1例排除。结论气相色谱(带NPD)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可用于毒鼠强检测的初筛实验,确证需经气一质联用仪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中毒患者常见中毒食品中毒鼠强的方法。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中毒食物中的毒鼠强,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毒鼠强的线性方程,最低检出限和精密度。结果用乙酸乙酯提取毒鼠强的回收率为81.2%~90.5%,RSD=3.55%(n=9);毒鼠强线性方程为y=1.7965x-1.0122,r=0.9885;最低检测限为1.0mg/kg;结论运用气相色谱法对毒鼠强中毒样品的测定速度快,用样量少,灵敏度、准确度高,峰形无干扰,实用可靠,可用于突发食物中毒可疑样品的毒鼠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毒鼠强中毒患进行血液灌流(HP)与既往常规治疗的8例患进行比较。结果 HP患意识清醒时间和抽搐停止时间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心肌酶谱明显下降。结论 HP治疗毒鼠强中毒较常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进行血液灌流(hemoperifusion,HP)与既往常规治疗的34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P后患者血液毒鼠强浓度、心肌酶谱、脑电图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控制时间缩短。临床治愈率提高。结论HP治疗毒鼠强中毒较常规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中毒往往病情发展迅猛,死亡率高。采 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中毒患者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 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毒鼠强中毒患者30例,其中血液净化治疗17例,未行血液净化常规治疗13例,按患者转归分为治愈(元后遗症)和非治愈(死亡或留有认知障碍)进行疗效总结。结果:净化治疗方法中以HP(血液灌流)+HD(血液透析)效果较单纯HP疗效好,较早实行血液净化效果明显;血液净化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比较,神志转清醒及抽搐停止时间均显著提前(P<0.01)。结论:较早实行综合血液净化治疗对解救毒鼠强中毒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黄育强 《华夏医学》2003,16(1):83-84
毒鼠强属剧毒灭鼠药 ,它对人畜具有剧烈毒性且能引起二次中毒及极强的环境污染。我科对 2 7例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患者应用血液灌流 (HP)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7例为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患者 ,均采用 G.C定量法在患者胃液、血液和尿液中检测出毒鼠强 ;临床表现均有昏迷、癫痫样阵发性抽搐或持续性抽搐 ,伴大小便失禁 ;合并休克 8例 , 型呼衰 8例 , 型呼衰 12例 ,有 4例为中毒后心跳呼吸停止经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32…  相似文献   

9.
血液净化治疗毒鼠强中毒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利平  钟玲  刘玲  雷建蓉  张玲 《重庆医学》2005,34(10):1461-1462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与血液透析(HD)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血液净化方法治疗16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疗效总结,并将CVVH与HD进行疗效比较.结果HD与CVVH治疗后患者心肌酶谱,Glasgow评分,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CVVH可以更有效、更快地缓解毒鼠强所致的神经系统、心脏、肝脏的损害.CVVH治疗优于HD.结论HD与CVVH治疗毒鼠强中毒均安全有效,病情较重者优先选择CVV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方法治疗毒鼠强中毒。方法 重度毒鼠强中毒19例,女12例,男7例;年龄17~63岁;均为口服中毒;发病时间为服毒后5~30min。在常规洗胃、气管插管、综合治疗、严密监护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血流量控制在150~200raL/rain,每例患者均进行2~4次血液灌流,间隔8h做一次,每次持续2h。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第1次血液灌流后清醒,第2次灌流后抽搐停止,住院4~10d后痊愈出院,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血液灌流可迅速降低血浆毒鼠强浓度,切不可忽略血液灌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GC/MS测定尿中雄烯二酮相关代谢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了更好地监控运动员 ,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保证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寻找尿中雄烯二酮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利用GC/MS法对尿中相关甾体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单剂量口服雄烯二酮后引起了强烈的代谢反应 ,尿中各相关甾体激素浓度如雄酮、苯胆烷醇酮、5α3α雄烷二醇、5 β3α雄烷二醇、表睾酮、睾酮、雄烯二醇、雄烯二酮及脱氢表雄酮的结合物的浓度迅速增加 ,并且出现睾酮与表睾酮的比值 (T/E)大于 6的现象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IOC)将T/E >6作为判断滥用外源性睾酮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证明T/E大于6 ,也可能是外用了雄烯二酮。但外用睾酮使尿中睾酮浓度增加而且对表睾酮的影响不大从而导致T/E比值升高。本实验可以看出 ,口服雄烯二酮后表睾酮的浓度也迅速升高 ,并出现表睾酮的浓度大于IOC限定的 2 0 0ng/ml的范围。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 ,5 β代谢物的浓度明显高于 5α代谢物 ,导致雄酮 /苯胆烷醇酮 ,5α3α雄烷二醇 /5 β3α雄烷二醇比值减少。 结论 :对运动员的尿样进行日常监控是控制运动员滥用内源性甾体激素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可分离及鉴别人体尿液中巴比妥类药物的程序方法。方法①用Toxi-tube提取人体尿液中的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衍生物(DMF-DMA)。②运用GC/MS﹑SIM系统及药品定量软件系对人体尿液中巴比妥类药物:布他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巴比妥,苯巴比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GC/MS对人体尿液中司巴比妥最低检出浓度为30 ng/mL,对布他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苯巴比妥最低检出浓度为200 ng/ml。②在实验的运行操作中该方法 /程序显示很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论此检测方法选择性好﹑检测简便﹑灵敏﹑定性定量结果准确,可用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及巴比妥类药物滥用的临床检验诊断。  相似文献   

13.
GC/MS法解析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成分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气质联用仪分析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主要成分及杂质. 方法:毛细管柱为PE-35(30 m×0.32 mm,0.1 μm),柱温100 ℃(1 min)以10 ℃/min升至280 ℃(7 min);传输线温度290 ℃,离子源温度260 ℃,进样口温度290 ℃,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量为1.0 ml/min.对样品在分子量为40~450的范围内进行全扫描.结果:在所检测的12粒摇头丸中,发现有1粒MDMA纯度较高,对这纯度较高的摇头丸进行谱图解析发现8种与合成途径相关的杂质.结论:对这8种杂质的存在进行理论解释,确定此粒摇头丸中MDMA的合成方法是胡椒醛为原料还原胺性法.  相似文献   

14.
气质联用法监测尿中睾酮及其相关甾体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更好地监控运动员,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保证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降低滥用睾酮后假阴性出现的几率.方法:利用GC/MS法对尿中睾酮及其相关甾体激素进行检测.结果:在口服安雄后,尿中雄酮、苯胆烷醇酮、5α,3α雄烷二醇、5β,3α雄烷二醇、表睾酮及睾酮的分泌均有增加,特别是雄酮、苯胆烷醇酮、5α,3α雄烷二醇、5β,3α雄烷二醇及睾酮增加幅度较大,在用药后2~6 h内达到最高峰.在6名志愿者的尿样中出现睾酮/表睾酮(T/E)比大于6的仅有2名,有的尿中的T/E即使与未用药前的对照尿样相比有所增加但比值也不大于6,如按照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医学委员会将T/E>6∶1作为判断滥用外源性睾酮的依据,则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结论:雄酮与表睾酮浓度比作为判定的依据之一,再结合睾酮表睾酮比要比单纯用T/E比来判定可减少假阴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青青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甘青青兰挥发油共分离出75个峰,鉴定出其中主要的36个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5.24%.结论:甘青青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石竹烯、桉叶油素、大根香叶酮、(-)-反式-松香芹乙酸酯、杜松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甲基-2-(1-甲基乙基)-苯、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匙叶桉油烯醇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建立溶剂去乳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GC/MS)测定尿液中尼古丁和可替尼的方法。方法 考察GC/MS检测和DLLME条件。取5 mL尿样,用NaOH调节pH至9.0,加入氯化钠振荡溶解后,取100 μL三氯甲烷(含内标物喹啉)和1 000 μL甲醇分别作为萃取剂和分散剂并混合,注入样液中使乳化分散,4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取1 μL下层有机相进GC/MS分析。以DB-5毛细管色谱柱为分离柱,程序升温分离样液中的尼古丁和可替尼,离子监测(SIM)模式质谱检测和内标工作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 尼古丁和可替尼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 ng/mL和0.022 ng/mL,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2%和9.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0%~108.0%和83.0%~110.0%。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尿液中尼古丁和可替尼的测定,能满足人群烟草暴露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花瓦松中脂肪酸的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瓦松中脂肪酸成分,甲酯化处理后,采用GC/MS技术,首次对该植物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发现瓦松中主要的6种脂肪酸,分别是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十七烷酸。结论:本法简单、快速,适合于黄花瓦松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首次对缅甸产樟属两种植物Cinnamomum multiflorum,C.bejolghota(钝叶桂)茎皮中的非极性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并与中药肉桂(C.cassis)进行比较。方法:使用GC/MS法,对这3种植物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IR及MS图谱对所含化合物进行鉴别,根据峰面积计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在鉴定的62个化合物中,C.multiflorum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及其衍生物(53.18%),其中桂皮醛的含量(29.57%)甚至高于肉桂(22.36%)。C.bejolghota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及其衍生物(58.18%),其中丁香酚含量为三者最高。结论:首次明确了C.multiflorum与C.bejolghota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提示C.multiflorum、C.bejolghota可作为肉桂的代用品。本研究结果同时还为该属植物的化学分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花红的香气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tions,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花红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7种化学成分。其中α-法呢烯(67.457%)、乙酸己酯(11.885%)、丁酸己酯(5.952%)为三种含量较多的成分。结论:花红香气中主要成分为烯烃和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苹果籽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苹果籽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是亚油酸(73.836%),其次为十六酸(11.819%)。结论:苹果籽含有有机酸、烯烃、烷烃、醛、酮、酚类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