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高电位治疗慢性疼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电疗组采用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组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等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电疗组治愈率达71.1%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结论:高电位治疗仪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局部正骨推拿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腰屈曲活动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19年8月-2021年5月,选取9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9)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49)予以针灸联合局部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以及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观察组NRS评分与M-JO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屈曲范围、腰椎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局部正骨推拿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屈曲活动度,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研究磁化矿泉浴配合按摩治疗由软组织损伤致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磁化矿泉浴配合按摩治疗由软组织损伤致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患者139例,与单纯矿泉浴配合按摩治疗139例对照,用功能恢复程度评价疗效。结果磁化矿泉浴配合按摩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8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磁化矿泉浴配合按摩是治疗由软组织损伤致飞行人员颈肩腰腿痛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39例接受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证候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受限、肿胀、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Barthel指数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和关节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某院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14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针灸理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颈椎相关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评分标准(CASCS)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采用针灸理疗配合中药熏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关节功能,减轻患部疼痛。  相似文献   

6.
张弓 《临床医学》2022,(1):121-123
目的 分析平衡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平衡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法(Neer)评...  相似文献   

7.
孙静  李静敏 《妇幼护理》2022,2(7):1669-1672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中老年女性颈肩腰腿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中老年女性 颈肩腰腿痛患者中任意选择 70 例参与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 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 理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老年女性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 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颈肩腰腿痛行中药熏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较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中药熏蒸治疗颈肩腰腿痛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425-4426
目的研究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单纯针灸治疗;试验组40例,行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与针灸联合辨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活动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感、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活动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高于试验组,JOA评分、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除痹通络经验方熏蒸联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效果显著,可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对颈肩腰腿痛疗养员疼痛改善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78例颈肩腰腿痛疗养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法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和腰屈曲活动度。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屈曲范围、腰椎曲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推拿能有效缓解颈肩腰腿痛疗养员疼痛程度,改善腰屈曲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外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颈肩背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治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外治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颈肩背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电磁疗与中药热敷分别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但电磁疗与热敷相结合疗法对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观察电磁疗与中药热敷相结合疗法促进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置入治疗5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固定后按照不同的康复疗法随机分成3组,电磁疗组、中药热敷组和电磁疗与中药热敷结合组,每组19例。于康复治疗8周后进行X射线摄片检查,根据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对各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电磁疗与热敷结合组患者下肢活动改善明显,局部疼痛感较轻或消失,X射线摄片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愈合程度显著好于单纯电磁疗组或中药热敷组患者(P〈0.05),电磁疗组与中药热敷组患者骨折愈合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电磁疗与热敷结合疗法促骨折愈合作用优于单纯电磁疗或中药热敷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中药组予安子合剂口服,对照组予黄体酮20 mg/d肌内注射治疗,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各症状(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夜尿频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0,P=0.028)。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安子合剂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临床上诊断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患者100倒,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仅一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用有特别疗效的中药方剂。经过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种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54.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纤维化指标变化和腹部超声下影像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有效办法,经济实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回医特色烙灸疗法配合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疼痛及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骨伤科201 1年5月至2013年9月RA住院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治疗组46例.2组患者取穴均采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对照组由医生采用温针疗法,30 min/次,1次、d,常规护理;治疗组由专职中医护士采用回医铁质灸具,直接灸腧穴部位,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度,30 min/次,1次、d,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结合说理开导、情感相胜、暗示转移、定志安神等中医心理护理指导.均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 d,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等级量表(NPR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情绪状况,应用放免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和TNF-α含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4.4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NPRS、SCL-90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NPRS、SCL-90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血清IL-2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IL-2和TNF-α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配合中医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RA患者的疼痛状况,缓解心理焦虑,提高血清IL-2、TNF-α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症康复.  相似文献   

16.
王咏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824-2825,282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泼尼松治疗,实验组应用泼尼松结合温针灸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手功能及整体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16例,好转45例,总有效93.85%;对照组显效10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70.77%。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在水肿、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减轻,但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无实用手,且失用手与辅助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辅助手47例,实用手11例,对照组辅助手42例,实用手5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消除水肿,有助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可推广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艾灸联合热奄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医院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匹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刺艾灸联合热奄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艾灸联合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腿痛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开斌 《中国康复》2012,27(2):93-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感觉障碍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均给予Bobath法、运动再学习、Rood技术等常规运动及感觉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注射等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法的感觉和运动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0d后,2组FMA评分感觉及运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1%、76.92%,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综合治疗不仅有利于感觉功能恢复,而且对提高运动功能及改善血液黏稠度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中风后肩痛患者90例,随机分3组,各30例。3组均行基础康复治疗,针刺组选取患侧肩髃、肩髎、肩前、肩贞、阿是穴并配以循经远端取穴;中药外敷组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侧肩关节并配合TDP照射治疗;针药组予针刺(同针刺组)结合中药外敷疗法(同针药外敷组)。各组治疗均1次/d,每次30min,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患者血清IL-1β含量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显著增高(P<0.05),血清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增高幅度大于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P<0.01),血清IL-1β含量降低幅度大于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P<0.01),针刺组及中药外敷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与针刺及中药外敷疗法相比,针药联合疗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可降低患者血清IL-1β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