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回药伊消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2组患者均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加用回药伊消方,两组均连续用药半年为一个疗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当中Leptin、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Leptin、TNF-α、IL-6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eptin、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回药伊消方可通过降低脂肪组织中的Leptin、TNF-α、IL-6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变化及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病例组)按照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7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3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25-(OH) D3、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清TNF-α、IL-6、SCr、BUN及UAE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血清25-(OH) D3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TNF-α、IL-6、SCr、BUN均明显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均0. 05),血清25-(OH) D3均明显低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均0. 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 D3与TNF-α、IL-6及肾功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 0,P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L-6、25-(OH) D3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 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 D3明显降低,且与炎症反应及肾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连用15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同时观察空腹血糖、血脂2、4h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减少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和hs-CRP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延缓糖尿病肾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8B(IL-28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11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IL-28B及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以肝气郁结证所占比例最高(43.8%),其次依次为瘀血阻络证(18.8%)、湿热蕴结证(11.6%)、水湿内阻证(10.7%)、脾肾阳虚证(8.0%)、肝肾阴虚证(7.1%)。肝肾阴虚证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IL-28B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均<0.05)。结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血清IL-6、IL-28B、TNF-α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12):1703-1705
目的:通过观察归龙汤对阳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归龙汤对DPN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阳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内服归龙汤,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2.51±1.13)μg/L、IL-6水平(7.59±3.84)μg/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归龙汤较对照组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明显降低患者的TNF-α、IL-6水平从而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6例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结果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患者血清TNF-α、IL-6、FBG、FINS水平及BMI、HOMA-I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NAFLD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BMI、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NAFLD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与肥胖及以高胰岛素血症为主的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脂饮食饲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DM)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给药4周后观察大鼠血清TNF-α、IL-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血清TNF-α、IL-1、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中药组与二甲双胍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连用15 d.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观察空腹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减低DN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平煎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in)、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取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糖平煎大(HTPJ组)、小剂量组(LTPJ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大鼠血清FFA、Leptin、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平煎能明显降低血清FFA、Leptin、IL-6、TNF-α,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糖平煎可以改善T2DM大鼠脂毒性,降低血清炎症因子(Leptin,IL-6,TNF-α)的水平,这可能是其影响机体脂代谢过程,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s-CRP、TNF-α及IL-6变化.结果: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治疗12周后,hs-CRP、TNF-α及IL-6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与格列齐特可显著降低hs-CRP、TNF-α及IL-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糖尿病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24周。测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IL-6及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前,糖尿病组FBG、2hPG、HbA1c、HOMA-IR、IL-6、TNF-α、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IN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BG、2hPG、HOMA-IR、IL-6、TNF-α、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HbA1c逐步降低(P均<0.05),FINS显著升高(P<0.01)。结论利拉鲁肽可通过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数。方法:将NAFLD患者13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即脾虚湿痰证(32例)、肝郁脾虚证(30例)、痰瘀互结证(30例)、湿热内蕴证(34例)和肝肾不足证(4例,因样本数太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并以同期不嗜酒的30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NAFLD不同中医各证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中医各证型间按脾虚湿痰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依次升高,湿热内蕴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痰瘀互结型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脾虚湿阻证、肝郁脾虚证(P0.05),但肝郁脾虚与脾虚湿痰两证型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消渴发病机理与血清IL-6、TNF-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以研究消渴的发病机理.方法分设消渴组 (消渴患者 )与对照组 (健康人 ),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 IL- 6、 TNF-α.结果不同空腹血糖水平的消渴患者血清 IL- 6、 TNF-α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IL- 6、 TNF-α水平与消渴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检测11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AngⅡI、L-6和TNF-α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其水平增高(P<0.05);AngⅡ与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血清AngⅡ是影响IL-6、TNF-α的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血清水平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IL-6和CRP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观察对象血清中IL-6和CRP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IL-6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2型糖尿病组IL-6和CRP具有相关性。结论CRP和IL-6参与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且在发病中二者起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与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3例不同中医证型急性乳腺炎患者外周血清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18例健康体验者进行比较。结果:10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医证型中,热毒炽盛证最多,其次为正虚毒恋证,而气滞热壅证最少。与对照组比较,急性乳腺炎组IL-6、IL-10及TNF-α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3例急性乳腺炎组患者的证型分组中,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6表达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证、气滞热壅证、正虚毒恋证各组的IL-10、TNF-α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毒炽盛证组的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气滞热壅证组、正虚毒恋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及TNF-α水平可作为急性乳腺炎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肾衰泄浊汤治疗43例CRF患者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时检测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CRF患者血清TNF-α及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CRF患者经肾衰泄浊汤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均得以改善,其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后CRF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0.01,P<0.05).结论:1、TNF-α及IL-6在CRF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2、肾衰泄浊汤对CRF的治疗有确切疗效;3、降低CRF患者血清TNF-α与IL-6水平可能是肾衰泄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的免疫损伤的关系.方法:将93例RA患者分为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阴虚型、肾气虚寒型5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的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与该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周围神经病变组,无周围神经病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糖尿病组,体检正常者70例作为正常组。ELISA法分别测定3组TNF-α、IL-6、IL-1β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水平。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与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周围神经病变组和糖尿病组FPG、2h PG、Hb A1c、TNF-α、IL-6、IL-1β、MDA、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6、MDA对初诊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独立作用,且MDA与SOD呈负相关。结论氧化应激和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