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护士职业防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现状,以期提高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意识,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方法 对医院临床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院90名临床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职业防护情况.结果 在调查8项操作中采取防护措施292人次,占总人次的40.56%;未采取防护措施428人次,占总人次的59.44%;其中,掰安瓿未采取防护措施达到95.56%,为最高;静脉采血和针头覆帽均达到91.11%,位居第2.结论 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证防护用具配备齐全,减少职业暴露,减少职业危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采血时环境拥挤,互相碰撞;长时间工作或一人同时为2名献血者采血;操作中双手回套针头,护针帽脱落,传递过程中被带血针头刺伤及采集小样针头放置不当,易导致采血护士针刺伤。2006年未设置防刺破试管座前,采血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80%;采用不锈钢试管座后未再发生针刺伤。结论采血护士易受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影响,针刺伤是其职业暴露的主要方式。应加强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3.
探讨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增强采血护士对感染性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预防血源感染性疾病对采血护士造成的伤害.加强对采血护士进行感染性职业暴露自我防护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流动采血车上日常采血过程中规范的防护管理,有效避免锐器伤所致的血液对皮肤(黏膜)接触,有效地避免血源感染性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才能在保障献血者安全的同时保证血液质量,满足临床供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护士职业病危害因素(意外危害、物理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及心理-生理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管理者应将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行为列为常规性的培训和考核内容,使之形成稳定的防护习惯与职业行为,是提高院前急救护士防护意识的重要手段;提供较好的防护用品,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院前急救护士职业病危害的重要途径;加强护理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职业安全防护氛围,在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同时培养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帮助院前急救护士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转化为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急救护理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5):376-381
目的通过关注护士医院安全氛围感知对护士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的预测作用,探讨促进护士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的机制。方法运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葛森医院安全氛围量表(C-HSCS)及护士职业危害防护量表对524名三级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安全氛围感知总评分为(86.57±16.90)分,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总评分为(96.41±12.3)分,评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医院安全氛围感知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越好;医院安全氛围感知及其各维度与职业防护危害行为及其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医院安全氛围感知对护士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4,外因变量医院安全氛围可以解释内因变量护士职业危害防护行为总变异的55%。结论三级医院护士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现状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护士职业危害防护的相关培训,创建良好的医院安全氛围,使护士们能够坚持标准预防,保护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同时了解ICU护士对职业危害认知、职业防护现状、教育需求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本院38名ICU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培训,调查培训前后的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CU护士对职业危害的知晓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ICU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可以增强ICU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ICU护士职业防护的依从性,避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病的危险,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6周年以来,血站采血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采血程序不再是采集血样检验合格后采血,而是仅仅做HBsAg快检后即采血,采后再检验。这样,采血护士面临的生物性损伤概率加大,加上领导对采血护上的职业危险性认识不够,采血护士本身防护观念不强,而且至今没有统一的防护规范,所以采血护士的生物性职业损伤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现就采血护士的生物性损伤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对职业防护相关认知水平及护士自我防护现状的调查,有效落实职业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在编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的调查,观察职业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培训,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加以落实。结果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培训后较培训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晓度情况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实施情况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加强肿瘤专科各层级护士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可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意识;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规范,可有效落实各种防护措施,降低病人之间的辐射和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萍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688-2690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了解肿瘤科护士的防护意识及防护现状,通过健康教育减少肿瘤科护士的伤害。方法采用白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院肿瘤科护士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行为较差,标准预防的实施情况较差。结论应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彭耿英 《现代保健》2010,(33):88-89
目的分析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有效地防护措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到供应室护士在工作中长期存在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健康水平,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做好自我防护,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是防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为采取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防护措施,降低手术室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2008-2009年医院手术室38名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测评。结果 38名护士中接触血性传播性疾病达68.42%;受伤率78.9%,缝合针居首位;护龄<5年的低年资护士锐器伤占76.67%;大多数损伤发生在整理或清洗器械占36.67%;职业危害相关知识测评中,主要问题是对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不清,不了解、不遵从标准的行为仍普遍存在。结论手术室护士接触血源性病原体概率高,锐器损伤概率大,血源性疾病传播危害性大,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迫在眉睫,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护士职业的暴露危害,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分析口腔门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制定的防护措施成功减少了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结论:物理危害、心理危害、生理危害是口腔门诊护士主要的职业暴露所在,而针对其危害制定的防护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口腔门诊护士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新护士职业防护知识认知状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新毕业临床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结合现状提出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可行性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新毕业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及相关内容.结果 59.2%的新护士不知道医院中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知道安全注射的仅有41.2%,91.0%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标准预防,可见新毕业临床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不全面;25.0%的人不知道受到伤害后如何处理及上报程序,说明面对职业危害时缺乏有效,完善的应对措施.结论 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定期组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医院管理者要加大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的力度,加强相关措施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桂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84-1585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河北省涞源县医院随机抽取的130名护士进行临床工作中职业损伤现状及自我防护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物理性危害占28.5%,化学性危害占33.1%,生物性危害占34.6%,心理社会性危害占39.2%;护士在洗手、隔离等自我防护行为方面均有欠缺。结论临床上应关注护士职业损伤状况,加强相关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尽量避免护士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应届毕业护士AIDS职业防护意识及应对能力。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评估某三甲医院89名应届毕业护士AIDS职业防护认知水平、职业暴露应对处理及防护行为。结果护士艾滋病职业防护认知总分为52.8分,其中职业防护基本知识得分76.4分,职业暴露应对认知得分33.1分;本科护士得分均高于大专。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手卫生3题,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标本时带手套正确率最低(71.6%);防护用品使用3题正确率总体不高(53.3%~63.2%);锐器物处置3题,以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正确率最低(78.5%),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者次之(85.7%)。结论应届毕业护士职业危害认知较低,防护意识不高,日常操作中存在不安全行为。应积极研究合适的职业防护课程和实践培训,同时医院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的工作场所,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回顾性总结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针对一系列危害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需要强化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各项防护措施,使手术室职业危害降到最低或消除。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客观存在,必须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血站采血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避免采血人员在工作中的职业暴露行为。方法针对本站采血人员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职业安全防护和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详细调查,对于采血过程中危险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采血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仅为8.9%,相比往年同比下降了61%,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结论应当加强采血人员的职业暴露的预防工作,从而减少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8.
党翠芬 《现代保健》2011,(36):134-135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危害的常见因素,以提高护士职业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职业防护措施及发生职业危害后的处理流程,预防或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结果护理人员通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效减少因不规范操作所致的职业危害。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只要护理人员能够认真、严格、规范操作,提高防护知识,加强自身锻炼,时刻自我保护,完善防护措施,即可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为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感染经血传播疾病是血站人员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2008-2010年本站发生7名采血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特对7名职业暴露进行原因调查.1 原因分析1.1 针刺伤 被针头擦伤或者刺伤5人,占71.43%;3人发生在标本管负压不够而打开插有针头的标本管盖重留样时,2人发生在大型采血活动血导管热合封口后拔除标本管盖上针头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应防护措施.方法:从生物、物理、化学和精神心理四个方面分析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工作负荷、职业风险、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护患关系等是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血透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意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危害,保护血透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