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病、证(候)、症等概念的混同在中医学中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倡导的辨证论治有力地引导并促进了中医的发展。然而,辨证论治未能与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有机融合,需要基于辨证论治而提出辨病论治,从而促进和提高中医的科学性。辨证论治是辨病论治的形成基础,后者则是对前者的总结和升华。辨病论治需要注意结合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一方面必须注意辨别病、证(症),另一方面还需要基于病理而进行。整体观下的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要求医者既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相似文献   

2.
慢性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对此病往往束手无策,中医治疗此病多有良策,临床讲究辨证论治。笔者通过论述3例典型慢性泄泻病例的治疗过程,既指出了临床治疗慢性泄泻的原则和方法,也揭示了治疗慢性泄泻"独处藏奸"之理,即个体化、具体化治疗,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色。辨证论治即为治疗本病的特色,也是本病取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吴康衡教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二批师带徒专家。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方面,吴老临证既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又融合了现代医学治疗原则,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兹将其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主要包括: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且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病证不同,闭、崩、癥、瘕表现不一,中医对本病治疗注重辨证论治,胡国华教授根据妇女本病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诊治特色。他认为治疗本病应重视以下几点:(1)病证结合,以证为主;(2)分步调治,因人制宜;(3)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对于本病用药特点有:(1)分病论治,注重虚实;(2)辨证用药,重在配伍;(3)阴阳兼顾,气血分调。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ation简称RAU)是口腔粘膜病中的常见病。根据我院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角度对本病的研究及临床上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有一定疗效;又鉴于麝香熊羚丸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取得的效果,为了探索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病机复杂,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中医对OSAHS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对OSAHS的病机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各中医学家对本病中医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及中医非药物辨证论治的文献,并对OSAHS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物及中医非药物治疗的辨证论治进行研究概述。总结中医治疗OSAHS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现予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阅读与子宫内膜增生症相关的文献及临床跟师学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特点等方面总结时燕萍教授治疗本病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时师认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应立足于肾气阴不足为本,重视湿热瘀阻为标,兼顾个体体质,治疗当以补、清、利(化)、止为主,自拟"加味清肝止淋汤"以补肾益气、清热利湿,佐以化瘀止血,临床应用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月经情况,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胃痛(本文涉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浅表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一常见病症,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内容。我们运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该病7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和几点体会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咳嗽变应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迁延反复,中医称为"咳嗽".王成祥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表里相因,虚实错杂.临床诊断应注意辨邪气属性、辨痰液性质、辨病位;治疗上分清标本缓急,并全程重视疏风散邪,宣降肺气,斡旋中焦,扶正祛邪等治法,使邪去正安,体现了中医病证结合与辨证论治的思想,为临床...  相似文献   

11.
黄文政教授治疗心肾综合征,认为本病病机以心肾阳虚为本,心肾不交和三焦枢机不利为病机关键,提出"扶阳利水,斡旋三焦,交通心肾"的治疗思路,审时度势,运用经方辨证论治,并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烨  王旭 《吉林中医药》2011,31(1):17-18
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从病因病机、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重视整体调节,注重辨证论治与个体化治疗,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陈星  孙钢 《江苏中医药》2019,51(7):42-45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问诊在本病的诊断中尤为重要,既可排除性诊断,又能明确本病来源。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据证灵活用药,以提高疗效。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杜义斌  龙祖宏 《新中医》2016,48(10):177-179
正龙祖宏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早年师从邓铁涛教授,现为云南省中医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三届、第五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龙教授擅长应用中医"和法"治疗复杂性、难治性脾胃疾病,疗效显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并存,求同存异,以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为依据,辨证论治准确,遣方用药合理。既重视先天,又不忽视后天,认为"调和升降,以平为安"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原则。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金丹  刘韦刚 《中医药学报》2011,39(5):100-101
小儿急性肾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累及肾小球的免疫疾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仅为预防及对症处理。而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特色,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文章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病、经方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小儿急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6.
岭南医学博大精深,对于眩晕的认识及治疗既遵循古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又结合岭南气候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从而形成了富于地域特色的理论体系。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历代岭南医家虽有所侧重,但均注重"湿(痰)"及"热(火)"在本病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治疗上,均不离"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后世医家更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眩晕,同时越发重视食疗在本病防治中的作用。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古今岭南内科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童存存 《陕西中医》2011,32(6):724-725
周端教授擅长辨治心衰,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五脏相关。强调心肺同治、心肾同治。主张病证结合、衷中参西、标本兼顾、理效结合、常变有度。既丰富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又拓展了临床辨治心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总结笔者的老师金洪元教授多年治疗本病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此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陈鼎祺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勇  施展  李霁  李海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12-2613
陈鼎祺教授系国家两部一局认定的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临床上擅长治疗冠心病既注重辨证论治,活用经方、时方,又重视专病专方,并在长期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方,施于临床,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减少症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临床中,我们采用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完全用中药治疗本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首先是进行辨证分型,然后依证确定治疗方法,用药时既根据辨证论治,随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