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及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妊娠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妊娠合并SLE患者,其中选择性妊娠18例,非选择性妊娠13例,妊娠期予不同剂量泼尼松控制病情。分析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的结局。结果选择性妊娠组中6例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非选择性妊娠组的13例均出现较为严重的狼疮并发症。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新生儿存活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则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而言,妊娠和SLE互为不利因素;在SLE病情缓解期选择发妊娠并合理治疗将使母婴安全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后的狼疮活动情况与妊娠结局。方法将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依据患者妊娠后狼疮病情发展控制情况,分为狼疮活动组11例与狼疮控制组26例。结果狼疮活动组并发症发病率高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低于34孕周分娩患者显著多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组终止妊娠平均孕周低于狼疮控制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少于狼疮控制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SLE合并妊娠时,病情出现进展活动,SLE患者妊娠时对其病情进展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孕期检测,控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其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33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选择性妊娠19例,非选择性妊娠14例,分析比较患者妊娠病情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其中选择妊娠组妊娠期病情加重9例(47.4%),胎儿丢失4例(21.1%)。非选择性妊娠组有12例(85.7%)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加重,11例(78.5%)胎儿丢失。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较选择性妊娠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患者中,15例(45.45%)出现产科并发症,狼疮。肾炎12例(36.3%)。结论SLE患者需在产科和内分泌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在疾病缓解期受孕,加强母儿监护,适时结束分娩,重视产褥期监护及重视患者避孕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治的24例妊娠合并SLE的病例资料。结果24例妊娠合并SLE中缓解期妊娠10例,其中有4例妊娠后活动,孕期首次诊断并SLE活动14例,妊娠及产后可使SLE病情加重,活动期SLE妊娠产科并发症增加,妊娠结局不良。结论SLE患者应掌握好妊娠时机,孕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母儿监护,可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文杰 《安徽医药》2010,14(8):928-93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孕产期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期SLE病情活动者13例(活动组),非活动者22例(非活动组)。活动组患者子痫前期发生率38.46%,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69.23%,非活动组发生子痫前期0例,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3.64%,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组患者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及胎儿丢失率均高于非活动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SLE患者易出现产科并发症,加强孕期母婴监护,正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郭俭  朱蕾芳  夏晓艾 《江苏医药》2012,38(22):2738-273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2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资料.结果 28例中,妊娠诱发SLE发病4例(14.3%),妊娠诱发SLE活动10例(35.7%),病情稳定14例(50.0%);28例妊娠中出现产科并发症16例,治疗性引产或人工流产4例,活产24例.病情活动期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结论 SLE患者妊娠可诱发SLE病情活动,母婴并发症增加.应早期对患者加强监护,合理用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妊娠时机的选择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孕期病情变化的因素及不同妊娠时机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非选择性妊娠者(8/24)SLE病情活动、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选择性妊娠者,新生儿质量显著低于选择妊娠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选择合适妊娠时机,孕期严格监测,合理用药,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同妊娠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7年2月我院由妇产科医师和风湿科医师共同收集的42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妊娠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随意妊娠组)和研究组(指导性妊娠组),每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病情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病情活动率分别为42.86%、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死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时机对SLE合并妊娠患者在孕期是否出现病情活动、各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影响较大,因此应在病情稳定后计划性妊娠,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原有疾病的变化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12月瑞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SLE患者共83例。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为诊断标准,分成三组:A组妊娠发生在SLE稳定6个月以上,蛋白尿<0.5g;B组妊娠时距SLE活动期<6个月;C组妊娠期新发SLE。结果在A组中,76.47%的孕妇妊娠到足月,80.39%活产。B组和C组的妊娠结局差很多。B组的妊娠复发率高达42.19%。妊娠期新发的SLE的妊娠结局比较差,但在妊娠晚期发生的SLE的结局改善很多。SLE在妊娠期的复发率较高,即便是在稳定期内妊娠,复发率可达33.33%。结论 SLE患者妊娠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几率在SLE病情活动时明显增加,建议在病情稳定半年以上受孕,可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徐亚君 《河北医药》2002,24(11):901-90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式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而产生的结局。结果:统计同期妊娠分娩数1146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3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1:318次妊娠。孕早期及中期通过妇检及B超而发现者7例(19.44%),孕晚期B超而发现者10例(27.78%),剖宫产时发现19例(52.78%)。良性畸胎瘤占61.76%,与文献报道一致,未见恶性肿瘤。分娩期梗阻产道1例。结论:早孕期应进行三合诊盆腔检查,必要时B超辅助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卵巢肿瘤,孕期严密监护,期待至孕晚期。但对有症状、混和性、实性肿瘤及有并发症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1.
9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及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9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2例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中选择阴道试产74例,选择剖宫产18例。其中择阴道试产74例中试产过程剖宫产18例,阴道分娩56例;阴道试产率80.43%(74/92),试产成功率75.67%(56/74);阴道分娩率60.86%(33/92);剖宫产率48.64%(36/74)。所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均未出现母婴不良结局。结论疤痕子宫妊娠产前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完善的孕期检查,对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的详细了解,正确判断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良好的产时监护及护理,行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互影响,终止妊娠的时机、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1例为本次妊娠初次发病,4例为控制期或缓解期受孕。17例处于SLE活动期。除2例病情稳定外,其余病例孕期及产后均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SLE病程5个月~13年,平均(4.97±3.49)年。21例妊娠中,9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8例平产分娩,1例产钳助娩。足月产12例,早产6例,先兆早产3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9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3例,无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SLE患者妊娠及分娩可促使SLE活动,应在缓解期或控制期受孕,根据母胎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在整个孕期和产后应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加强围生期保健,以期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适宜的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共28例SLE患者妊娠结局,选择适宜的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的时机。结果28例SEE患者分为两组:选择性妊娠组22例患者,在病情控制1年以上(缓解期)妊娠;非选择性妊娠组6例,其中3例患者在病情活动期未经医生同意自行妊娠,3例患者妊娠期首发SLE。两组患者共分娩活婴24例,无一例新生儿死亡,未发现新生儿狼疮,其中早产儿9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结论SLE患者妊娠期给予适当合理的药物治疗,并加强监护,在病情缓解期选择性妊娠,其安全性明显提高。在药物治疗无好转威胁母婴安全情况下,或胎儿已成熟时,应适时终止妊娠,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妊娠成功率及围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年来3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资料。以良性成熟性畸胎瘤最常见,占51.43%;其次为浆液性囊腺瘤,占14.29%;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率51.43%。结果 35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行肿瘤剔除术16例(45.71%);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9例(54.29%);除3例人工流产外,余32例妊娠经过顺利。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发生率高于非孕期,卵巢肿瘤随孕期不同处理上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6例分娩结局分析及围生期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生期护理监护方法及心脏矫治术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6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类患者能获得良好母婴预后的围生期护理经验。结果76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娩方式以剖官产为主(63例,占82.9%),孕产妇死亡t例(占1.3%),围生儿死亡1例(占1.3%);小于胎龄儿(SGA)8例(占10.5%),早产儿11例(占14.5%);心脏矫治术25例(占32.9%),矫治术后孕产妇分娩结局良好。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严密的围生期观察及护理下能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心脏矫治术后孕产妇心功能良好者,可获得较安全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围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病情活动组(17例)和病情稳定组(3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情活动组分娩前病情重,累及脏器多,2例死亡.病情活动组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丢失及早产的发生率高于病情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情活动组终止妊娠的孕周明显早于病情稳定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病情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情活动组活产率为64.7%,提前终止妊娠多见,新生儿死亡率高达36.4%.结论 SLE患者妊娠病情活动者妊娠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梅毒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将80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40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结果8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1例(1.3%)、二期3例(3.7%)及潜伏梅毒76例(9S.0%)。治疗组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7例(17.5%);未治疗组流产8例、死胎8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容易误诊。(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度血小板减少症( sever thrombocytopenia,STP)对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产科并发症影响.方法 对2006至201 1年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SLE性ST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妊娠合并狼疮患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40× 109/L)11例(中位数为28×109/L,范围为5~38×109/L).STP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常合并多脏器损害.该组病例中4例胎儿丢失(包括治疗性引产3例.治疗性流产1例),余7例活产,其中早产儿5例,低体重儿4例,新生儿体重中位数为2212 9.结论 SLE相关的STP患者全身系统性病变严重,经过及时处理,在严密的围产期监测下,注意防治妊娠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患者在妊娠时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在对2011年1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的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在50例SLE患者中共妊娠56次。医生按照选择性妊娠与非选择性妊娠分为两组,选择性妊娠组29例,活产24例,早产3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6例;非选择性妊娠组21例,活产12例,早产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妊娠期疾病出现活动11例。选择性妊娠组活产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妊娠组,早产率明显低于非选择性妊娠组,妊娠期间疾病活动明显少于非选择性妊娠组。结论由于SLE患者选择适当的妊娠时机,并在妊娠期间加强风湿免疫科及产科的监护,这不仅可以提高活产率,也大大降低妊娠期间病情活动和早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中脐动脉S/D值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围生期脐动脉S/D值监测的双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D值差异分为差值〈0.4的对照组孕妇及差值≥0.4的观察组孕妇,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发育及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胎儿存活率(88.89%)、发育均衡率(64.86%)明显低于对照组(97.78%、93.33%);胎儿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4.32%)明显高于对照组(4.44%)(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脐动脉S/D差值≥0.4可能预示着不良的胎儿发育情况及最终结局,应加强孕期监测及干预,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