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保留生育功能是影响年轻女性患者选择宫颈癌治疗方式的重要因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年轻女性患宫颈癌的病因、特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卵巢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年轻患者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年轻良性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40例(蒂扭转组)于蒂扭转复位后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与同期就诊的行择期卵巢肿瘤剥除术的良性卵巢肿瘤未扭转患者40例(未扭转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共80例患者均治愈。未扭转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蒂扭转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蒂扭转组(P〈0.01)。结论保留卵巢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年轻患者良性卵巢肿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如能在未出现肿瘤蒂扭转时手术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于年轻切盼生育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应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本文报道2例年轻早期卵巢癌患者,行保守治疗后均辅以化疗,并随访。结果:1例患者随访1年,无肿瘤复法倾向;另1例患者术后2年死于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年轻切盼生育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可应用保守性手术治疗保留其生育功能,但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对2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卵巢交界性肿瘤多发生于较年轻妇女,平均年龄42岁,多为临床早期,其中Ⅰ期患者占91.7%,13例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4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0例患者术后未行化疗,22例无瘤存活。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首选治疗。年轻早期患者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早期患者不提倡化疗。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 辅以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靶向治疗等。随着内镜设备的进步, 对新技术的不断挑战, 以及人们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追求, 手术范围、手术路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等方面均有较多进展。年轻患者保留卵巢功能、Ⅱ期选择全子宫切除术、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的推广、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在分期手术中的创新、宫腔镜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发挥作用, 使治疗决策更趋向个体化, 为寻求患者更大获益仍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保留生育功能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观察本院17例年轻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的同时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的配合方式及方法.结果 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手术护士各施其职,严格执行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的操作规程,手术才能顺利进行,患者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获成功随访的30例年轻女性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并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均保留了生育能力,其中20例患者行一侧附件切除,7例患者行一侧附件切除加对侧卵巢活检,3例患者行一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及阑尾切除。术后均行PVB方案或PEB方案2~6个化疗。结论: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只要子宫及对侧卵巢未受侵,不论肿瘤期别早晚均可保留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在有生育要求的宫颈原位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宫颈原位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均经阴道镜检查证实,均接受了宫颈电刀锥切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密切随诊,39例(92.5%)未见有肿瘤复发,正常妊娠.1例(2.5%)患者复发,接受全子宫切除手术,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宫颈原位癌患者可行单纯的宫颈锥切手术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效果良好.对于术后复发者可改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方式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兰 《疑难病杂志》2008,7(2):65-66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20%~30%,其中30%~50%发生于育龄女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晚育,更加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日益增多。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子宫肌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肌瘤剔除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采用保留子宫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肉瘤35岁以下未生育患者的病历及病理检查资料,搜集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生育情况、病情转归等信息,探讨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适用范围及安全性。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有6例,平均年龄26岁(20~34岁);6例均接受子宫肿瘤切除术。病理类型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有2例,2例病理检查均提示肉瘤病灶局限在子宫平滑肌瘤内未侵及切缘,其中1例术后自然受孕并足月分娩1健康婴儿;另1例术后28个月未生育,因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肉瘤病灶。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有4例,其中3例术后2~6个月复查B超,再次发现子宫肿物并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术后2个月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结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年轻未育患者,若肉瘤组织局限于子宫平滑肌瘤内且未侵及切缘,有可能通过保留子宫的手术治疗保留其生育能力;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采取子宫肿瘤切除术不易一次性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切除干净,难以达到生育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