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术前确诊的单发最大直径小于4cm的26例行颈前超低位小切口切除的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传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被完整切除,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超低位小切口组患者的疤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费用低、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不断颈前肌群、上极切断后结扎的手术方法对经典甲状腺术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185例甲状腺病人施行低位小切口、不断颈前肌群、上极切断后结扎的改进术式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 ,出血少 ,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此方法对于单侧良性甲状腺瘤、双侧良性甲状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再次手术的甲状腺病人均适用 ,具有减少出血及神经的损伤、创伤小、愈合快 ,并发症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抵钉座体外置入法在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手术(NOSES组),26例行传统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共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环周切缘情况、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后疼痛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均P<005)。 结论抵钉座体外置入法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且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经典甲状腺术式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不断颈前肌群、上极切断后结扎的手术方法对经典甲状腺术式改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1996年2月-2002年2月收治的185例甲状腺病人旅行低位小切口、不断颈前肌群、上极切断后结扎的改进术式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出血少,无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此方法对于单侧良性甲状腺瘤、双侧良性甲状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再次手术的甲状腺病人均适用,具有减少出血及神经的损伤、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甲状腺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术)和观察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每组各75例,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8 h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美观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区感觉异常、疼痛,切口粘连,皮下结节,吞咽不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具有疗效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   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4例患者中, 102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2例患者加用垂直胸骨劈开切口, 无手术死亡患者, 所有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2例, 甲状腺腺瘤41例, 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 甲状腺滤泡癌1例。   结论   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可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 加强术前影像学检查、娴熟的手术技巧、完善的术后管理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进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滤泡状癌伴气管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的占85.19%,颈部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的占11.11%,开胸入路并颈部领式切口的占3.7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其中术后伤口出血较为常见,占42.86%。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是可行的,它容易操作且安全可靠,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液体量、手术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效果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收治的1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组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每组74例。VATS组采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MT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T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低于VA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和MVV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和MVV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VATS组患者指标均高于VA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升高,且VATS组三项评分均高于VA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VATS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栓塞、心律失常和并发症发生总人数均低于VA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治疗组,60例行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开腹手术患者相比,腹腔镜患者的手术时间更长,手术切口长度明显更短,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次数均少于开腹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清扫淋巴结总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总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开腹组(36.67%)(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发生率明显更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吻合口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在2组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佳,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横切口和纵切口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优缺点,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最佳切口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Halsted-Meyer纵梭形切口和Stewart横梭形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4例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结果:Ⅰ期愈合率:横切口86.7%(64/74),纵切口70.9%(64/90)(P〈0.05);皮瓣坏死率:横切口13.5%(10/74)纵切口28.9%(26/90)(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横切口97.3%(72/74),纵切口80.0%(72/90)(P〈0.05)。结论:横梭形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清扫满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皮瓣坏死率低,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可作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首选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及留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能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调节疼痛情况,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切口小,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纤维瘤(距乳晕边缘>3.0 cm)采用乳晕边缘切口的可行性.方法 把220例乳腺纤维瘤(距乳晕边缘>3.0 cm)患者,分为采用乳晕边缘切口的实验组(120例)和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切口的对照组(100例).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疤痕大小、以后能否哺乳、术后血肿或瘀斑大小等.用SPSS 13.0软件包,采用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有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6~7 d 拆线.对照组切口瘢痕≤0.2 cm 20例(20%,20/100),实验组乳晕边缘切口瘢痕≤0.2 cm 90例(75%,90/12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0,P=0.00).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乳晕边缘切口可使瘢痕减少,但不能哺乳的发生率、血肿或瘀斑大小与传统切口相似.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距乳晕边缘>3.0 cm)手术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是安全可行的,能取得治疗及美容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胸骨前人路(sternumapproach,S组)与锁骨下入路(infraclavicularapproach,I组)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行胸骨前人路(S组)140例和锁骨下入路(I组)45例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美容评价。结果:185例均手术成功。S组和I组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0.1±10.2)min和(92.2±12.6)min(P〉0.05);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3±12.4)rain和(128.5±22.7)min(P〈0.05)。美容评价分别为(9.0±0.2)分和(9.7±0.1)分(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5.8±11.6)ml和(99.6±21.2)ml(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89±0.88)d和(6.03±0.75)d(P〉0.05)。两组均无中转手术,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两种入路均安全有效,术后美容效果均较理想。胸骨前入路对双侧叶病灶更易暴露,但美容效果略差。锁骨下入路对于对侧甲状腺病灶暴露欠佳,操作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微创及美容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住院的21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腔镜辅助微创手术组109例,传统手术组10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2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微创组少于传统组(P〈0.01)。术后引流量微创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美容满意度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无并发症发生。病理结果均为良性病变,病理报恶性者改变术式,不在统计范围。结论:对于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疾病,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创伤小、有一定美容效果、病人易于接受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和美观效果。方法选取8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性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试验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小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美观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85.4±3.7)min和(60.5±8.4)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和4.7%(P>0.05)。试验组患者的乳晕感觉正常情况、双乳基本对称情况以及瘢痕可接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小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美观效果好,患者的幸福指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和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关节镜和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及关节镜手术技术的探讨。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7月,对63例123侧臀肌挛缩症行手术治疗,其中34例65侧行关节镜下手术和29例58侧行切开手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抗生素用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患者美观满意度、止痛药的运用、术后并发症、康复时间、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1.2个月。两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妒〉0.05),抗生素用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患者美观满意度、术后疼痛和止痛剂的运用、康复时间5个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关节镜下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有切口小而美观,使用抗生素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截石位时取脐下正中小切口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结果。[方法]150例Ia2~Ⅱa期宫颈癌患者,均开腹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其中67例行膀胱截石位,切口位于脐下,称为截石位手术(1ithotomyposi-tionoperation,LPO)组,83例行水平仰卧位,切口绕脐左上,称为仰卧位手术(supinepositionopera-tion,SPO)组,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LPO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SPO组相当,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SPO组,有显著性差异fP〈0.05);LPO组与SPO组术后相比,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有显著性差异(P〈O.05)。LPO组没有发现膀胱截石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膀胱截石位时行脐下正中小切口完全能够满足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在内的宫颈癌根治术的要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仰卧位手术,对早期宫颈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