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上海国际肝癌与肝炎会议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上海国际肝癌与肝炎会议于1月15~17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这次会议得到国内和国际肝癌与肝炎学术界的重视,我国著名肝癌专家汤钊猷教授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国际及沪港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肝癌和肝炎防治研究水平,由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组织委员会(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卫生局)和程思远国际肝炎研究基金会(香港)联合主办,定于2004年2月14-17日在香港召开“2004年沪港国际肝癌肝炎会议。  相似文献   

3.
HCV感染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已渐明确,但HCV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目前少见报道,为了了解HCV感染与重型肝炎的联系,我们对55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抗-HCV检测,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 55例均系我院1991年11月~1993年7月住院患者,其中男51例,女4例,年龄11~60岁,平均42岁。根据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符合急性重型肝炎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肝炎40例。 二、方法 抗HC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IA),试剂由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  相似文献   

4.
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纪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纪要汤钊猷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于1996年3月5~7日在上海召开,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国外105人)与会,454篇论文参加交流。一、肝癌方面我国南方肝癌危险因素为乙型肝炎感染,家族肝癌史,饮沟塘水...  相似文献   

5.
汤钊猷  姚光弼 《肝脏》1996,1(2):107-110
1996年3月5日~7日在上海召开了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这是在我国举办的第三次大型国际肝癌肝炎会议。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国外代表105人)参加了会议。国内外著名学者70余人在大会作特邀报告,454篇论文参加交流。[国  相似文献   

6.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组委会和程思远国际肝炎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1世纪的肝脏病学———第四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暨第二届程思远肝炎研究基金会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00年9月23~2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医科大学汤钊猷院士和香港大学林兆鑫教授为大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程思远、吴阶平两位副委员长为名誉主席,国内外9位著名学者担任共同主席并特邀80余人作专题报告,会议规模将达1000人。欢迎国内外从事肝炎和肝癌研究者参加,与会者可获继续教育学分。国内来稿请撰写中、英文摘要,截稿日期为2000年6月3…  相似文献   

7.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肝炎的不常见并发症,晚近认为C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及伴或不伴有慢性肝病(包括肝癌)的散发性肝炎的主要病原。本文旨在了解再障患者中HCV的流行情况,以确定HCV是否导致肝炎后再障。重型再障118例,其中19例(16.1%)与肝炎有关。9例在发生再障前1~6月,有急性肝炎症状伴转氨酶升高;13例入院时转氨酶升高,6例正常。2例经肝活检组织学证实为急性肝炎。118例中61例(52%)为不明原因的重型再障,病前均无输血液制品或肝炎  相似文献   

8.
HCV感染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全球约1.7亿人感染HCV,约70%转为慢性,其中又有约20%~30%在10~30年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可导致肝细胞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已报导,肝细胞癌患者其 HCV 感染较高。一些研究认为:从急性输血后肝炎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时间很长。我们调查了191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抗 HCV 的流行情况及从 HCV 感染到发生肝癌的间隔时间。对来自本院1988年至1993年的191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 HBV 和 HCV 感染指标的检测。148例(77.5%,95%可信度:76%至80%)用第二代抗 HCV ELISA 试剂检测为阳性(用  相似文献   

10.
姚光弼 《肝脏》2008,13(5):361-361
本书作者汤钊猷教授是我大学同窗,他在肝癌早诊早治、转移研究方面极有成就,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相继当选为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院士,是我国大陆惟一当选者。自t986年起,他与我曾在组办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和沪港(我国香港地区)国际肝病会议方面共事22年。  相似文献   

11.
HCV病毒与肝细胞脂肪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董菁 《传染病信息》2003,16(1):14-15
1 HCV肝炎病理特点 HCV病毒是导致肝硬变的主要原因,并最终可导致肝癌。慢性HCV肝炎具有如下特点:①胆小管损害;②淋巴细胞聚集性浸润和肝细胞脂防变性。早在1991年,在确定HCV病毒是1种致肝炎病原,即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之后1年,就有学者研究发现:HCV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病率较高,高达50%~72%的HCV感染者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如Bach等于1992年报道:50名HC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41例肝癌、853例供血者及278例肝炎进行甲、乙、丙、丁四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为供血者抗-HCV阳性率12.7%。各类人群中肝癌抗-HCV阳性率最高,为32.3%。各型肝炎分析表明乙肝最高,混合感染以甲+乙最高(7.2%),乙+丙次之(2.5%)。在肝癌中,抗-HCV(+)组与抗-HCV(-)组的HBV-M阳性率分别为95.4%和89.5%。其结果提示:湖南确有HCV存在,生活密切接触不可忽视,丙肝与肝癌存在一定关系,存在混合感染现象,HCV与HBV无明显互相抑制。  相似文献   

13.
本刊在长春编委曾于85年12月30日举行年末工作总结和来年计划座谈讨论会。并于86年1月17日乘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之机,请各省市州多位编委叙会并摄影留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美国Abbott公司、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抗—HCV药盒,病毒所抗—HDV HDAg药盒,以及本所生产的乙型肝炎药盒;测定了本所住院的不同肝病病人血清标本135例,其中肝硬化58例,肝癌34例,重症肝炎13例,慢活肝18例,慢迁肝12例。结果发现HCV感染,肝硬化50%,肝癌为41.1%,重症肝炎为15.3%,慢活肝为11.1%,肝硬化、肝癌明显大于其它组,P<0.01;HDV感染:肝硬化17.2%,肝癌11.7%,重症肝炎30.7%,慢活肝22.2%,重症肝炎、慢活肝组高于其它各组。  相似文献   

15.
叶胜龙 《肝脏》2001,6(2):125-127
21世纪的肝脏病学———第四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学术会议暨第二届程思远肝炎研究基金国际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9月2 3~ 2 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由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卫生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程思远 (中国 -国际 )肝炎研究基金 (香港注册 )共同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中国抗癌协会、国际抗癌联盟 (UICC)、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委员会、香港肝病协会等协办。到会代表超过12 0 0人。本次会议是在国内召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肝…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上海国际肝癌与肝炎会议于1月15~17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特邀代表、代表及来宾共500余人,其中来自15个国家及地区的国外来宾135人,国内24个省市代表372人。有346篇论文编入大会文摘集及专题论文集(其中国外学者66篇)和24篇专题进展报告。这些论文均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于1986年1月15~17日在上海举行。这是建国以来在肝病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国际著名肝脏学家 Hans Popper,Kunio Okuda(奥田邦雄)和 FriedricbDeinhardt 及135名外宾、372名国内代表参加,包括15个国家及地区,不少是国际和国内著名的第一流学者。共有论文摘要316篇和专题进展报告24篇编入大会论文集。大会报告的专题进展有: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HBVDNA 的研究,肝细胞肝癌中 HBV DNA 的结构,日本对肝癌的研究现况,新加坡肝癌的概况,泰国的原发性肝癌.德国乙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的研究,铁蛋白与肝癌,病毒迁延发生肝癌时 HBV DNA 的特征,黄曲霉素和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原发性肝癌中的癌基因及 HBV DNA 状态的研究,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18.
采用ELISA法对25例慢性肝炎,105例肝硬化,64例肝癌以及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了HBV标志物及抗-HCV的检测.结果:HBV感染率为80.6%,抗-HCV检测阳性率为46%,二者均阳性的双重感染率为32%.其中肝癌组双重感染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01.单纯抗-HCV检出率为10.8%,说明HBV是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而HCV感染也是致病因素.对有输血史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100例进行抗-HCV检测,其阳性率59%,而102例无输血史的肝病患者抗-HCV检出率为25%,输血组抗HCV检出率明显高于无输血组P<0.001.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输血组抗-HCV检出率亦明显高于无输血组,各组P<0.001.故提示:HCV感染与输血有密切关系.50例HBV标志物阴性的健康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6%.  相似文献   

19.
HCV HBV感染与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肝癌高发地区不同肝病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慢性肝病患者绝大多数已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CV第二代抗体阳性率,肝癌7.3%,肝硬化6.6%,慢性肝炎6.6%和急性肝炎3.4%。两种病毒的复合感染率,肝癌5.1%,肝硬化1.7%,慢性肝炎3.9%和急性肝炎1.1%。在38例HCV抗体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中,ALT异常84.2%,有输血史者占57.9%,HCV-RNA阳性率为71.1%。本研究的资料分析提示,在肝癌高发地区尽管HCV抗体阳性率较低,但HCV感染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 ELISA 法检测了140例肝癌患者的 HBV—M 和抗—HCV(其中38例检测了 HDV—M),并分别与56例非肝病患者和164例肝炎患者比较。结果肝癌病人中有91.2%检出 HBV—M 阳性,32.1%检出抗—HCV 阳性,HDV—M 无阳性检出。在抗—HCV 阳性的肝癌病人中,HBV—M 阳性率达95.6%。经X(?)检验分析,在 HCC 中,HBV—M、抗—HCV 和 HDV—M 的总体率两两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提示 HBV 与 HCC 关系最密切。HCV 次之,而 HDV 关系不明显。HCV 主要与 HBV 以重叠感染方式存在,因而推测 HCV 单独致癌的可能性不太,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协同 HBV 而起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