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手术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在手术中,应备好手术中所需的各种物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过程,主动传递手术器械,做到准确快捷,尽量缩短心脏阻断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患者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18倒手术病人均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在手术中,应备好手术中所需的各种物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过程,主动传递手术器械,做到准确快捷,尽量缩短心脏阻断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王欣  刘娟  郝素芳 《现代养生》2014,(14):194-19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经严密观察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方法:306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并随时描记心电图,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预后.结果:306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有79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5.8%),经相应治疗后76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为96.2%.结论: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重视术前改善全身状况,术中保护心肌组织和术后有效的监护与治疗,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实施心脏瓣膜置换直视手术时,主要选择使用深低温循环方式,但该方式存在手术时限短、患者出血量较多并且无法保障安全性等缺点,因此在临床使用时常存在较多限制,而实施体外循环后,可以有效改善该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效果。但是在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直视手术后,患者的血液有形成分会遭到大量破坏,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术后患者可能再次需要进行开胸止血,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所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会出现提升,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实施有效的血液保护,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就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直视手术实施过程中,采取血液保护研究现状及进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65岁以上老年心脏瓣膜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115例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全麻下采用中度血液稀释,中高流量灌注,鼻咽温降至30~32℃左右,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高钾停搏液首灌,低钾停搏液复灌,停机后常规行改良超滤,部分在转流中合并负平衡超滤.结果 全组病例体外循环时间(90.6 ±38.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9±24.5)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 ~ 80 mm-Hg;自动复跳91例(79.13%),超滤后血钾3.5~5.3 mmol/L,血细胞比容30% ~51%,总滤液(2657.6±653.9) ml.术后死亡1例,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主动脉根部出血再进胸止血5例.结论 为提高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体外循环管理质量,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及并存疾病,控制血液稀释度,保证有效的组织灌注,加强心肌保护,同时应用合适的超滤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不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研究组使用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停机后多巴胺用量、心肌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的多巴胺用量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停机后24 h的cTnⅠ、 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停机后48 h的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29.79%(P <0.05)。结论 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发挥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马玲波 《中国卫生产业》2014,(8):45+47-45,47
目的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瓣膜置换术的6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术后护理,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治愈60例,术后1例并发心理失常、1例低心排,术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给予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手术治疗预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硬脑膜外血肿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作者共发现硬脑膜外血肿6例,均经解剖及/或开颅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硬脑膜外血肿6例,术前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脑电图检查均属正常。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15.0±4.0(11~22)岁;平均体重27.6±11.0(19~46)kg;转流时间88.2±23.0(45~108)min,病种为法乐氏四联症4例,室缺2例。 体外循环采用相对高流量,非搏动性灌注,中度血液稀释,心局部深低温。预充液内甘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和经验。方法:1998.7~2002.10中共159例病人用该灌注方法,即在常温或浅低温下、上下腔静脉阻断、心脏在有持续血供、主动脉阻断或不阻断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阻断时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结果:所有病人全部安全脱机,一例因术后出血、一例因低心排而死亡,死亡率1.26%,余均康复出院,未发现气栓并发症。鼻温≤30℃与鼻温>30℃两组病人室颤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转机时间≤60分钟与转机时间>60分钟患者血尿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方法由于心肌有持续的氧合血供应,不存在心肌缺氧过程及再灌注损伤,且体外循环辅助时间短,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有利于各器官的保护。但浅低温、主动脉不阻断、视野回血较多吸引破坏增加,又使该方法表现出潜在的危险性,故临床应用有一定的范围,特别在术中回心血多的病人要注意,且应用范围与手术医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 32例麻醉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3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麻醉的总结,阐述了将传统的麻醉前给药方式—肌肉注射改为口服,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文章强调复合用药可使麻醉诱导与维持更趋平稳,术中加强监测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期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7年10月130例年龄在60~94岁.超声心动图符合老年退行性瓣膜病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总检出率为22.4%(130/580),80~94岁组检出率(34.3%),〉70~79岁组(25.2%),〉60~69岁组(13.6%),P〈0.05;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发生部位以主动脉瓣最多见(77.7%),较常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次累及二尖瓣(10.0%),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亦可同时侵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12.3%);高血压的程度与退行性瓣膜病关系密切。结论增龄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重要危险因素及促进因素。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引起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猝死的重要原因。目前,超声心动图仍是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敏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瓣膜病患者实施心瓣膜置换术后感染预防的方法,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医院收治的行心瓣膜置换术老年瓣膜病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术后感染预防,观察组围术期采用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麻醉清醒、ICU停留、饮食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以及白介素-10(IL-10)血浆含量均明显升高,至停机1h达高峰,停机24h下降,但仍高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TNF-α、IL-6上述时刻血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术后1d和5d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共有1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1.75%,对照组患者术后共有4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机体受到的损伤较大,恢复也较慢,易发生术后感染,因此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患者恢复效率,提高手术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两组分别在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前抽取患者动脉血液样本,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并进行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转流结束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采用超滤,可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提高了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孕期终止妊娠的方式、孕期抗凝以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对32例次有记录换瓣术后妇女妊娠期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次妊娠中,14例次非意愿性妊娠,2例人流后放置曼月乐环效果好;整个孕期均常规应用华发林抗凝,无1例孕产妇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胎儿发生流产3例,死胎1例,畸形2例。15例次晚期妊娠,11例择期剖宫产,其中1例发生产后大出血,1例急诊剖宫产出现产后大出血,3例阴道分娩中1例产后大出血;1例孕妇中孕引产过程中发生心衰,同时产后大出血。结论:换瓣术后生育年龄妇女急需有效控制生育,曼月乐环可能满足她们的需要;孕期单一、小剂量华发林抗凝对孕产妇比较安全;终止妊娠方式宜选择择期剖宫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评价磷酸肌酸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磷酸肌酸预处理组,对照组使用St.Thomas心脏停搏液,磷酸肌酸预处理组于St.Thomas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10 mmo1/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结果磷酸肌酸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体外循环停转流后2 h,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和肌酸激酶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体外循环停转流后12 h,心肌肌钙蛋白含量、肌酸激酶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共对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4例,3例死于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于术后一周出现心包填塞,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余病例全部康复出院。死亡率4.82%。术后随访,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心功能均有改善,其中心功能I级20例,Ⅱ级56例,Ⅲ级4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加强心肌保护和提高手术技巧,严密的术后监护,就可以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住院病死率及其主要死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准备行瓣膜置换术).按其住院是否发生死亡分成死亡组10例和存活组120例.收集其内外科术前临床资料以及合并症和并发症等情况,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住院病死率及其死因.结果 死亡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30.31±19.10)、(22.38±17.34)μmol/L,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9.47±8.61)、(12.92 ± 7.3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术后并发症、脑梗死病史和心肺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为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合并术后并发症是其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加强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 mortality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and major cause of death.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 patients with RHD prepared to take valve replacement from January 2006 to November 2009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ll clinical data: death group (10 cases ) and survival group (120 cases ). The clinical data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hospital mortality and their causes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total bilirubin and indirect bilirubin levels in death group [(30.31 ± 19.10), (22.38 ± 17.34) μmo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19.47 ± 8.61),(12.92 ± 7.30) μmol/L] (P < 0.01).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histor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ea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P <0.01).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ospital mortality (P =0.002). Conclusions RHD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identifie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hospital mortal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treatment and ca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病情况和对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对3896例老年人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性2884例,女性1012例,年龄60~103岁,平均(78±13)岁;调查SDHVD的患病率,并对有或无SDHVD两组心脏重构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SDHVD患病率60~69岁为12.0%、70~79岁为32.6%、80~89岁为61.0%、≥90岁为95.4%,且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SDHVD组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心室内径、右心室舒张期内径、空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内径数值明显增加,与无SDHV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DHVD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SDHVD对心脏重构影响明显,并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规律、量值,以指导临床。方法观察记录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0h内5个时间段,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按术式、血清钾浓度、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胸比、心功能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血清钾〈3.5mmol/L与〉4.0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与〈60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胸比〉0.8与〈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与Ⅱ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多的因素依次为血清钾〈3.5mmol/1、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心功能Ⅳ级、心胸比〉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