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直到目标剂量,对照组不用卡维地洛,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糖尿病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在同对照组一样控制血糖,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卡维地洛组在治疗组的标准用药基础上从小剂量开始用卡维地洛,逐步增加至目标剂量进行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左心室功能及肾功能和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均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均有提高(P〈0.05或P〈0.01),但舒张功能均无改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同时能改善糖代谢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赵萍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Z):50-51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18周后.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卡维地洛对治疗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118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59例,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血糖水平及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皮疹、水肿或肾功能恶化等病例;且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对体内糖代谢无明显影响,并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血浆脑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NYHA心功能Ⅱ~Ⅳ级)及1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于入院即刻、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脑利钠肽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并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血浆脑钠肽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其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患者经正规治疗后,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状态,其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病情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9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组44例,缬沙坦治疗组45例,随访180天,以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80天时联合治疗组较缬沙坦组的心功能分级、LVEF、LVDs、LVD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比单用缬沙坦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很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治疗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术后24h和3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明显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张春晗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49-149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住院的心功能Ⅱ~Ⅳ级的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达利全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达利全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心力衰竭的左室射血分数,缩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达利全治疗组这些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达利全或基础药物治疗均有效,合用达利全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叶彩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Z):141-14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2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P、BNP浓度;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结果观察组血浆ANP、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ANP、BNP浓度越高(P均〈0.01);卡维地洛治疗者与常规治疗者治疗满2w后均有血浆ANP、BNP浓度下降,卡维地洛治疗者血浆ANP、BNP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而满3个月时卡维地洛治疗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比常规治疗者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ANP、BNP浓度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卡维地洛可以降低ANP、BNP浓度及改善心脏重构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70例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3g静脉滴注,1次/d,共12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治疗20周后,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LVEF明显提高(P〈0.01),LVEDs和LVEDd显著缩小(P〈0.05,P〈0.01),BNP明显下降(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严冰 《现代实用医学》2014,(3):279-280,3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114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口服治疗,3次/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并评价心功能和心脏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6min步行距离延长,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低,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高,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心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刘军委 《中原医刊》2009,(14):28-29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维地洛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25mg,2次/d,共用90d)治疗。结果卡维地洛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47.8%)和总有效率(91.3%)均较对照组(26.1%和65.2%)显著提高(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卡维地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用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比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观察组,无糖尿病合并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状况、心功能、肠胃反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Ⅳ级、胃肠反应与其他并发症的例数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合并症与心功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1.05,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较为密切的影响,其心功能更差,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5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治疗组口服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服药前后分别行彩超及临床心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率62.96%,差别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应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与常规治疗CHF患者6个月前后I临床疗效、6min步行试验、血压(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7%(P〈0.05);两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临床疗效、6min步行试验、BP、HR、LVESD、LVEDD、LVEF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CHF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应用强心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基础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观察其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P〈0.05)。2组治疗后心率(HR)、血压(BP)、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胡健  张汝  李改丽  王建  王晓湘 《西部医学》2010,22(7):1206-1207,120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6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衰药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评价心功能,治疗前及治疗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联合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6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减小,室间隔厚度变薄,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抑制或逆转心脏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拜文廉 《甘肃医药》2014,33(2):86-87
目的:探讨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容量、左室舒张末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搏出量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处于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为一种安全可靠的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