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测疏肝健脾方联合解毒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pG2 IL-6和IGF-IR影响。[方法]使用疏肝健脾方、解毒抗癌方和HpG2细胞株共同培养24h、48h、72h和96h后进行MTT、IL-6 ELISA和IGF-IR ELISA检测,使用顺铂作为对照组。[结果]MTT抑制率11.1%,解毒抗癌方为72.8%,顺铂为74.7%。疏肝健脾方和解毒抗癌方(χ2=1.600,P=0.0000.01)。顺铂与HpG2(P=0.001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8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比较,(P=0.7520.05)。IGF-IR,顺铂与HpG2(P=0.001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4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P=0.8600.05)。IGF-IR,顺铂与HpG2(P=0.0010.01);解毒抗癌方与HpG2(P=0.0040.01)。疏肝健脾方与HpG2(P=0.860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和解毒抗癌方对HpG2细胞株的作用不同,解毒抗癌方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其作用可能是抑制IL-6和IGF-IR的分泌而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疏肝健脾方对HpG2细胞株无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疏肝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11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采用吗丁啉和疏肝化浊解毒方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63%(P<0.05)。结论疏肝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散结法防治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阴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含紫杉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静脉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散结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散结法防治三阴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胆道感染、胆石病的防治,针对发病原因通降不利,清浊不分,治疗重于疏肝利胆,清热通下。临床上对气郁型治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肝阴不足型治以养阴柔肝,疏肝利胆;蕴热型治以疏肝清热,通下利胆;湿热型治以清热利胆,化湿通下;热毒型治以泻火解毒,养阴利胆。预防以调理饮食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与调肝化浊解毒方对NASH大鼠模型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并于造模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第8周末进行血清ALT、AST、TG、HDL-C、LDL-C及肝组织SOD、MDA、GSH-PX的测定,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疏肝方及调肝化浊解毒方均能够明显降低血清ALT、AST(P<0.01);健脾疏肝方能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P<0.05);调肝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血清HDL-C、LDL-C含量(P<0.05);此外,健脾疏肝方与调肝化浊解毒方均能显著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1),而健脾疏肝方能同时升高肝组织GSH-PX水平(P<0.01).病理切片示:与模型组相比,健脾疏肝方与调肝化浊解毒方组肝小叶内空泡变性、脂肪样变均减少,炎细胞浸润得到改善,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健脾疏肝方与调肝化浊解毒方均能明显降低NASH大鼠肝酶、调节脂代谢、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虽然在指标干预上略有侧重,但又有交叉,均在防治NASH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荣  李耀新 《光明中医》2010,25(8):1393-1394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服用1年,疗程结束后复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HBV-DNA,记录病人的主要症状、体征。结果 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基本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9%,取得较好疗效。并总结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探讨乙型肝炎的病机和该法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8.
刘小利  王清平 《陕西中医》2016,(10):1277-1278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早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疏肝解毒消痈汤并用药渣热敷患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8.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毒消痈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6例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法,对照组20例给予护肝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HBeAg、抗-HBc转阴率分别为61.11%和27.78%,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验证靶点和有效物质间相互作用,探讨该组方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挖掘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的基因表达谱(GSE83591)数据获取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疏肝健脾解毒方中郁金、柴胡、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的活性成分,筛选条件为: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疏肝健脾解毒方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再将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取交集且可视化构图.利用Cytoscape进行药物-疾病靶点基因所编码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并对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对药物-疾病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以180≤NW≤500,OB≥30%,DL≥0.18为筛选条件,筛选疏肝健脾解毒方中的791种成分,并与有靶点蛋白的活性成分进行交叉对比,筛选出重合物质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活性成分82个,获得对应靶点239个,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PPI网络通过拓扑分析共筛选出21个关键基因.疏肝健脾解毒方抗乳腺癌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原癌基因c-Fos、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等有关,疏肝健脾解毒方抗乳腺癌的生物过程与对活性氧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有关,疏肝健脾解毒方主要通过调节放松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年龄-年龄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号通路、安非他明成瘾信号通路等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Stigmasterol(豆甾醇),Cubebin(荜澄茄素),3β-acetoxyatractylone(3β-乙酰氧基苍术碱)可能作用于ADRB2基因;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可能作用于JUN基因;luteolin(木犀草素),quercetin(槲皮素)可能作用于MMP9基因;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可能作用于PRKCA基因;quercetin(槲皮素),kaempferol(山奈酚)可能作用于STAT1基因;quercetin(槲皮素)可能作用于BIRC5基因.结论: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了疏肝健脾解毒方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靶点及药效基础物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吕茂新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77-1177
用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基本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9%,取得较好疗效。并总结疏肝解毒益气化瘀法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探讨乙型肝炎的病机和谊法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2.
曾毅  曾宁 《河南中医》2012,32(8):1003-1004
针对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理变化和症状表现,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有清热利湿法,治宜清化湿热为主,兼以疏肝和胃,方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益气活血法,治宜益气化瘀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方以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治之;益肾解毒法治宜健脾益肾为主,佐以化湿解毒之品,方以自拟益肾解毒汤加减治之。均可取佳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解毒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刘翔川 《陕西中医》2003,24(5):390-391
目的 :观察活血、疏肝、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红藤败酱益母煎 (红藤、败酱草、益母草、莪术、川楝子、元胡等 )辨证治疗本病 5 0例 ,结果 :总有效率 96%。提示本方具有疏肝益肾、行气化瘀、解毒散结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成药》2020,(7)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疏肝方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及化浊解毒疏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85、1.7、3.4 g/kg),构建小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检测小鼠体质量(1次/周),糖水偏好、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疏肝方高剂量组小鼠糖水偏好分数升高,体质量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多,反向站台潜伏期缩短,NCAM、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化浊解毒疏肝方可能通过提高海马内NCAM和GAP-43蛋白表达来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无菌性脓疱类皮肤病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无菌性脓疱类皮肤病的治法。方法32例病人应用疏肝凉血解毒汤加减配合心理治疗厦西医支持治疗。结果32例病人全部近期治愈,3个月内均无复发。结论疏肝凉血解毒汤加减配合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无菌性脓疱类皮肤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文报道疏肝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药物性肝损害伴发热病案1则。该案患者胁痛辨证为邪犯少阳、湿热郁遏,治以疏肝健脾、活血解毒、清热祛湿为主,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拟小柴胡汤合升降散为主加减治疗17 d,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魏凤琴 《江苏中医药》2005,26(10):56-57
笔者采用解毒祛瘀、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疏肝利胆;山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凉血解毒,蒲公英清热解毒,丹参、川芎活血通瘀、理气止痛,四药共为佐药解毒化瘀;白芍、甘草柔肝缓急为使药;诸药合用可使湿热除、胆腑畅、瘀毒解、腑气通,而起到防治胃肠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湿热发黄是临床常见病,我经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总结,发现运用宣上发表,开泄湿热;畅中渗湿,疏肝利胆;导下解毒,消热化浊三法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