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又称胃瘫、胃麻痹、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等,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正确诊治和护理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FDGE病程有着重要意义。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科诊治腹部手术后并发FDGE病人共26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了胃肠功能,无一例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舒亚 《上海护理》2008,8(6):66-68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又称胃瘫、胃麻痹、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等,术后FDGE目前多被称为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和胰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方式、检测手段及诊断标准不同,PGS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文献报道,胃手术的PGS发生率在0.40%~5.0%左右,  相似文献   

3.
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D(正)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非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FDGE),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大部切除术后。2000年1月-2006年12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了9例FDGE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患者应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后胃排空时间及营养指标等方面的监测,分析不同营养方式对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3年收治的27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FDGE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4d.经保守治疗9.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非手术疗法效果好,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度治疗。方法:对1996年7月-2004年6月诊治的28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姑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在腹部手术后4~12d。27例(96.4%)经非手术治疗后12-42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4周内治愈25例(89.3%),6周内治愈2例(7.1%),1例(3.6%)术后半年仍恢复不理想,行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多因素所致,消化道造影度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压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用综合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必要时手术治疗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16d,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有效。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患者自身体质、精神因素、手术种类/术式、创伤大小和饮食改变有关,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16d,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有效。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患者自身体质、精神因素、手术种类/术式、创伤大小和饮食改变有关,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2003-01/2007-12治疗的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tionall Delraged Gastnic 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1].随着外科手术数量增加,高龄特别是有并发症的中老年病人以及其他危重症病人手术增多,近年来FDGE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我院1990~2006年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DGE)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指患者术后非因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FDGE),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各种术式的胃大部切除术后[1].2000年1月~2006年12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共收治了9例FDGE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主要表现为胃动力异常,致胃排空障碍,病人上腹胀痛,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又称之为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术后胃无张力症、胃麻痹、胃瘫。易误诊为炎症性或机械性肠梗阻,给病人的治疗和恢复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自2000年~2005年共诊治术后FDGE9例,现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吴日英  黄英隆  黄丽霞 《护理研究》2006,20(32):2962-2963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又称胃瘫、胃麻痹、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等,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正确诊治和护理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FDGE病程有着重要意义[2]。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科诊治腹部手术后并发FDGE病人共26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恢复了胃肠功能,无一例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39岁~82岁,平均年龄61.2岁。胃癌根治术后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后腹膜巨大肿瘤切除术后1例,结肠癌根治术后1例,直…  相似文献   

15.
廖伟敏  张陵武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82-198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10年10月治疗的腹部手术术后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利用胃镜及促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避免再次手术.[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由多种因...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de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近年来诊治FDGE病例共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徐伟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6):777-777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是指胃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是胃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易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正确及时的诊治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胃手术224例,其中9例发生FDGE,发生率4.0%。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1998/2006年FDGE患者进行病因和治疗分析。结果: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再手术。结论:FDGE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应尽量避免再手术治疗,治疗上应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和加强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物用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红霉素等交替或间断应用,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腹部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均在34d内治愈。结论: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综合因素所致,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约有0.47%~3.60%的患者术后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 delayed gastric empty,FDGE).FDGE属于自愈性并发症,多数在2~4周内恢复,个别可持续6周,精心的护理对促进疾病痊愈、减少其他并发症至关重要.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共治疗术后FDGE 10例.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