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重症药疹诱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并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成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收治的15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高血糖的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1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包括:监测血糖,加强对皮肤黏膜的护理,予合理营养并辅以心理护理。结论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积极监测并控制血糖,行有效的皮肤黏膜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重症药疹诱发高血糖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总结13例糖尿病患者发生重症药疹的护理。重症药疹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血糖的控制和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加强损伤皮肤及黏膜的护理,做好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13例患者血糖控制满意,药疹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重症药疹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措施。方法:寻找和彻底去除过敏原,重视消毒隔离,加强对皮肤及黏膜的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结果:2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重症药疹的护理重点在于对皮肤黏膜、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细致全面的观察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4.
正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指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1])。重症药疹是皮肤科常见危急症之一,临床上常将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红皮病型或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症药疹,其危害性大,死亡率高达25%~35%[2]。本病一经诊断,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对糖尿患者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及临床护理的难度。本院于2014年4月收治1例糖尿病合并重症多形红斑  相似文献   

5.
《中国临床护理》2008,(6):355-355
重症药疹患者的皮肤黏膜护理,16例抗癫痫药物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光化学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及护理研究进展,2例毛囊闭锁三联症患者的护理,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6.
郝建侠  樊桂莲 《全科护理》2011,9(27):2454-2455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8例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皮肤、黏膜护理,指导合理饮食,预防感染和合并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1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重症药疹的护理重点在于皮肤黏膜护理、预防感染和合并症、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腔口及皮肤护理在重症药疹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近年来收治重症药疹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制定重症药疹病人的腔口及皮肤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28例重症药疹病人中24例治愈,占85.7%;4例合并皮肤感染,占14.3%,无一例继发腔口感染。结论 及时有效的腔口及皮肤护理,对预防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别嘌醇具有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如对其过敏,往往会引起重症药疹,若无合理的治疗及有经验的护理易导致患者死亡。笔者总结了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例老年别嘌醇药疹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65~75岁,平均(71±3·3)岁,病程21~25 d,平均(23.1±1·3)d。2例患者分别有高血压病史15年和20年;1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4年;另3例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药疹类型均表现为重症多形红斑型。临床表现:全身皮肤出现豌豆大至蚕豆大圆形和椭圆形的水…  相似文献   

9.
曹备  徐宗秀 《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507-1508
目的探讨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引起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对11例以川崎病为首发症状的重症药疹患儿,采取密切的临床观察、严格的消毒隔离、细致的皮肤、口腔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11例重症药疹患儿,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77例住院重症药疹患者采用1/10000高锰酸钾浸浴,观察皮疹消退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治愈67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0%。结论:高锰酸钾浸浴可有效治疗重症药疹。  相似文献   

11.
本院皮肤科自1994年7月~1997年2月收住了8例重症药疹病人。其中大疮性表皮松懈坏死型药疹3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例,多形件红斑型药疹3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在7~70岁之间。8例病人均有以下共同特点:①发热:入院时体温腋下最低者为3入8℃,最高者为40C,其中38℃以上有5例;②眼睑结膜不同程度充血、红肿,有较多黄白色分泌物;③鼻腔粘膜糜烂,个别有结俪;④口胶粘膜溃烂,张口及进食困难;⑤全身皮肤水肿、发红、糜烂,特别是大抱性松懈坏死型药疹患者,全身可见大小不等木疙,尼氏征(+),…  相似文献   

12.
赵玉芳 《全科护理》2012,(18):1672-1673
[目的]总结成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对重症药疹病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9例重症药疹病人采用成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为病人实施连续、全程、无缝隙临床护理。[结果]9例重症药疹病人除1例高龄病人自动出院外,余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且住院时间短,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达100%。[结论]重症药疹病人护理质量好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成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方法能有效保证重症药疹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之一,做好相关护理工作和预防感染发生尤为关键[1-2]。本研究对6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探讨,并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本科收治的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均符合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诊断标准[3]。6例患者在入院时均表现为皮肤弥漫性潮红、伴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别嘌呤醇过敏所致的重症药疹,通过对症治疗、观察和护理,成功地治愈8例重症药疹。由此可见,周密的观察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2006年9月,我们对12例重症药疹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10~68岁,平均39岁。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5例,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4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3例。入院后皮肤黏膜糜烂面感染3例,心肌损害2例,肾功能损害1例,肝功能改变1例。1.2方法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应用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患者体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并发高血糖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成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收治的15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发高血糖的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包括:监测血糖,加强对皮肤黏膜的护理,予合理营养并辅以心理护理.结论 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积极监测并控制血糖,行有效的皮肤黏膜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重症药疹诱发高血糖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症药疹患者早期给予甲强龙80~100 mg/d治疗,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同时给予皮肤、口腔黏膜、会阴及眼部等一般护理,并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0 d后病情基本控制、皮疹全部消退,激素用量减至40 mg/d,并逐渐减量直至停药,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重型药疹患者实施皮损护理、换药及支持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8.
夏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45-1146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9例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8例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全身用药的观察,加强皮肤、腔口的护理,给予支持疗法是提高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疹患者有增长趋势.近年来,我们通过对27例住院重症药疹患者施以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