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8岁。遭雨淋感冒后.于晚间出现双侧对称手足阵发性疼痛。3天发作3-4次。大多在中午及晚间温热环境中发作,每次持续15min左右。发作时双手足发红发热,出汗。无麻木蚁行感,无抽搐及手足活动障碍。自眼“止通活血药’于效。查体:T37℃.P100次/分,R25次/分.W22kg。胸部正侧位片示正常心、肺、膈。实验室检查:WBC;8.8×109/L,分类:L0.36,NO.64,HGB126g/L。类风湿因子检查及抗‘O’均为阴性。干疼痛消失后作微循环检查,左手甲襞做血管模糊不清,渗出明显.微血管管径无明显扩张.汗腺导管增多.微小汗滴多…  相似文献   

2.
先证者(Ⅲ6)女。26岁。13年前始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发作不分场合。约5分钟左右,发作后头昏、恶心、全身疲乏,间隙期如正常人。每月发作,有时日发多次。曾查头颅CT正常,脑电图显示阵发性棘波及棘慢波发放。用丙戊酸钠治疗1年症状控制,后维持治疗。1998年结婚停药,怀孕时再发,但较稀少。第1胎小孩出生2个月即开始发作,脑电图显示广泛棘波及棘慢波异常。用药物治疗,但不规则,10个月时因癫痫持续状态,未及时送医院而死亡。第2胎4个月时反复发作,呈全身强直阵挛状态,后家庭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3.
先证者 ( 1 0 ) 男 ,18岁 ,学生。因发作性睡眠 1年伴猝倒发作 10天入院。患者于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白天发作性睡眠 ,多在白天上课时 ,有时会在进食中或饭后静坐时 ,突感睡意浓厚 ,随即不可克制地入睡 ,每次发作持续约 30分钟左右 ,多伴自醒 ,偶为唤醒 ,每天发作 3~ 5次。近 10天前与同学笑谈时 ,突感双下肢无力 ,随即跪倒在地 ,无意识丧失 ,持续约半分钟好转。患者否认有失眠症 ,既往无脑炎及脑外伤史。内科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 CT、脑电图均正常 ,空腹血糖、血清钾、钠、氯、钙、磷、T3、T4均正常 ,脑脊液、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舒加  杨莉  黄显奋 《解剖学杂志》2004,27(5):501-504
目的:了解线粒体功能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癫痫发作时,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中线粒体蛋白质翻译延长因子Tu和Ts表达的变化。结果:(1)在大脑皮质和海马中,EF-Tumt表达随癫痫发作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癫痫发作后4h时EF-Tumt的表达数量达到最高值,在48h时其表达又下降。在大鼠纹状体中0.5、4和48h表达均升高。(2)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EF-Tsmt表达随癫痫发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癫痫发作后4h达到最高值,48h又有所下降。纹状体中的EF-Tsmt表达则一直呈上升趋势。结论:癫痫持续发作可导致大鼠有关脑区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孪生兄弟同患以摇头为症状的癫痫1宗报告弓文忠毛永军杨建民孙兰英1病例报告例1男6岁,1995年6月某日在吃午饭过程中因呛食突然摇头,其后在行、住、坐、卧时均出现无规律地发作。其特点为头向左右中幅度摇摆,持续数秒钟,发作时伴意识一过性朦胧,呼之不应,亦...  相似文献   

6.
病历报告患者,女,46岁。反复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感6年,加重一周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阵发性眩晕,视物旋转感,持续4—6min,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无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发作后无明显不适。发作时间无规律,可4~6天一次或一日数次,间歇...  相似文献   

7.
表现为幻嗅的癫痫2例报告高梅霞宋新华1病例报告例1男,51岁。诉1年前突然嗅到自身周围有一种恶臭味,随即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持续约10min左右症状缓解,异味感消失。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过后身体无其他不适,未给予药物治疗。数天后又出现类似症...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岁,主因间断抽搐半月来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夜间睡眠中突然一声尖叫,口眼抽搐,随之意识丧失,牙关紧闭,全身骨骼肌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最短半分钟,最长5分钟,每次发作均是晚上睡眠半小时至40分钟左右开始发作,发作时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经任何处理可自行缓解,发作后自觉乏力,后缓解逐渐入睡。查体:生长发育好,心肺腹(一),神经系统检查颅N(一),  相似文献   

9.
熊维江 《医学信息》2006,19(8):1477-147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发作性右下胸部剧烈疼痛7d而就诊。疼痛位于右下季肋部,呈间歇性发作,1~2次/d,每次持续10min~1h不等,呈剧烈的刀割样痛。疼痛发作时伴有呼吸困难、头痛、头晕,自诉有频死感。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无任何不适。曾在发作时在当地诊所就诊,予以止痛、抗炎治疗效果不佳,仍频繁发作而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手术治疗癫痫对其远期疗效及智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9例伴癫痫的TS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发作症状学、EEG及头颅MRI的特点,随访远期发作的控制情况及智力水平。结果:术后随访24~30个月(平均26.1个月),EngleI级8例,EngleIV级1例。8例手术治疗有效的患者中,5例智力水平显著提高,IQ平均增高18.2,手术时平均年龄为5.7岁。3例无明显变化,IQ平均增高2.3,手术时平均年龄为20.3岁。结论:在一部分TSC患者,当发作症状、MRI上的结节的部位、EEG痼样放电的部位一致时,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控制发作。手术时年龄较小的患者随发作的控制智力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儿童失神癫痫(CAE)的治疗和预后,为CAE的合理用药和评价远期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10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市3家医院为研究CAE易感基因收集的CAE患儿的治疗用药、疗效及预后进行随访。CAE诊断标准参考1989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提出的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并制定了统一的CAE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根据CAE的选药原则进行治疗,评估CAE患儿的远期预后。结果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ILAECAE诊断标准的患儿339例,其中296例符合本研究制定的CAE纳入标准。296例患儿中有56例患儿因失访未得到远期预后随访结果,有随访结果者240例(81.1%),其中男94例(39.2%),女146例(60.8%)。失神发作起病年龄为3岁3个月至12岁,其中4~8岁174例(72.5%)。39例(16.2%)有热性惊厥史,18例(7.5%)有热性惊厥家族史和(或)癫痫家族史,5例(2.1%)有失神癫痫家族史。失神癫痫发作频率为每日5~50次,其中每日发作10~30次占80%。出现失神持续状态1例。伴全面强直一阵挛发作12例(5.0%)。所有患儿发作期EEG均表现为双侧对称同步的3Hz棘慢波爆发,头颅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治疗首选丙戊酸234例,其中217例(92.7%)于服药后3d至6个月发作完全控制,15例加用另一种药物(其中氯硝西泮7例、硝西泮4例及拉莫三嗪4例)后发作控制,余2例单用丙戊酸2年后仍有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首选拉莫三嗪4例,其中3例发作控制,1例服药1年发作未控制,改用丙戊酸1周后发作控制。2例首选托吡酯治疗,其中1例发作控制,1例服药5个月效果不明显,改用丙戊酸2个月后发作控制。240例患儿随访时间为2~7年,158例(65.8%)已停用抗癫痫药物,其中停药1年以上者96例,停药后均无复发;82例尚未停用抗癫痫药物患儿中,80?  相似文献   

12.
于春平  房月明 《医学信息》2005,18(6):589-58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3岁,自1999年11月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伴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及小便失禁,持续约2.3分钟后自行缓解,缓解后对发作过程无记忆。有时为发作性意识障碍及头部向右外侧抽搐,无四肢抽搐,发作前无明显征兆。开始为6个月发作一次,逐渐增加至1个月发作一次。曾多次在院外诊治,考虑“癫痫”并给予对症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3.
跳舞诱发癫痫发作1例报告高梅霞,宋新华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19岁,酒店服务员,半年来曾在晚间8点半左右与舞伴跳舞时先后3次晕倒,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四肢抽搐,持续5~7min自行缓解。缓解后全身冷汗、面色苍白,处于嗜睡状态。最后一次发在19...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11岁,因“发作性恐惧、心跳加快、面红及四肢阵挛10年”于2008年8月6日来诊。10年前(患儿1岁时)突然出现惊恐状态,扑向家人怀中,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四肢抖动,喉部发出嗡嗡的声音,持续30-40s自行缓解,意识存在。以后每隔7个月左右在1个月内反复发作,开始发作次数少,后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到半个月时发作达高峰,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 患者陈某某,女、8岁,小学生。因睡眠中反复发作性哭泣10余次而就诊。患儿于2004年8月某日无明显诱因夜间睡眠中突然情感失禁,不自主大声哭泣,持续5~10min,问之不答,无抽搐,次晨如常,对发作过程无记忆。每周发作2~3次,病情反复发作,以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患儿系足月顺产,否认二系三代精神障碍史、头部外伤史及家族史。查体:神清,合作。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26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吞咽、摸索,有时游走,持续1~2 min恢复,1~2个月发作1次。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持续约3 min抽搐停止,发作前多有预感。5年前出现发作性愣神,双眼发直,呼之不应,无肢体动作,持续10~20 s缓解。曾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MIR示:左侧颞极异常信号影,T1低信号,T2/  相似文献   

17.
儿童局限性脑蛛网膜炎1例报告赵贵青1病例报告患儿男,10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1年,加重伴恶心1周就诊。患儿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为前额部胀痛或全头痛,晨起时著。持续1~4h不等,伴恶心,未予治疗。继后头痛发作频繁,每天或间隔1~2天发作,蹲位或...  相似文献   

18.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个亚型、临床并不少见,据统计占焦虑症的41.30%[1]。笔者收集1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CCMD-2-R惊恐发体诊断标准的病例,对其误诊情况逐一分析.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使同类患者得到及时而合理的诊治。1资料与结果1.116例患者男5例,女11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5岁。工人5例.知识分子4例.农民3例·其它4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0例·初中以下6例。阳性家族史4例.焦虑敏感素质12例·有明显发病诱因13例。1.2患者临床表现呈发作性·16例发作持续时间最长2小时·最短5分钟;发作频率最高每天1次.最低每年2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冬春季儿童、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1、IFA3、IFB)、副流感病毒(PIF1、PIF3)、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和嗜酸细胞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及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76名,采用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NPS)中七种病毒抗原进行监测,并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及进行鼻咽分泌物和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1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NPS中,79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44.9%。其中RSV 66例,感染率为37.5%、IF7例(4.0%)、ADV6例(3.4%)及PIF4例(2.3%)。RSV占79例病毒感染患儿的83.5%;4例患儿同时测定出RSV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这些病毒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检出率与年龄呈反比,小年龄组的患儿病毒感染多;检出病毒的患儿病情重,伴发热的患儿显著多于未检查出病毒的患儿。病毒感染与非感染组的NPS中嗜酸细胞数目检测无明显差别;但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较病毒测定阴性的患儿明显减少(t=2.67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冬季近半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其中RSV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感染病毒,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3岁,右利手,汉族,退休工人。因“发作性右眼视物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0d”入院。入院前10d开始出现发作性视物不清、黑朦,伴头晕,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续10分钟左右可以自行缓解,每日发作1~2次,无意识丧失。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2次脑梗死病史,遗留右侧肢体轻偏瘫及肌张力增高。糖尿病病史5年。无吸烟嗜好。血压血糖控制好,予以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