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疱性皮肤病可并发内脏恶性肿瘤,且为内脏肿瘤的皮肤标记。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李某,男,64岁。因皮肤起红斑、水疱伴瘙痒2月余,于1984年7月9日入院。蚕豆大水疱初发在左胸、腋下及脐周,渐泛发至胸背和颈部。水疱易破,糜烂面愈后留红斑并附淡黄痂皮。胸部红  相似文献   

2.
黑棘皮病又名黑色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食管粘膜黑棘皮瘤样改变尚未见报告,我院近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1996年4月因患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2年后无明显诱因发现颜面、颈部、腋下、脐周、外生殖器、肛门部皮肤粗糙、肥厚,皮肤沟纹变深加宽,有色素沉着及针头状丘疹,口、眼周皮肤增厚,皮肤纹理明显,伴有乳头瘤样增生。曾行右腋下皮肤活检,病理诊断:(右腋下)皮肤黑棘皮病。近期自感进食时胸后阻塞,疼痛不适。胃镜检查见食管粘膜粗糙,色苍白,血管纹理不清晰,呈“桑葚”样…  相似文献   

3.
《新医学》1989,(4)
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住院号69577。患者于1985年1月中旬无何诱因,全身皮肤逐渐变黑,以口唇、腋下、乳头、外生殖器明显,伴疲乏无力、腰酸胀痛,尿频欲解不尽。发病以来食欲差,腹胀,体重减轻,头昏失眠,性欲减退。症状逐渐加重,于5月17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右腋下深筋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腋下深筋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程传耀,谢林芝(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475002)恶性黑色素瘤(以下简称恶黑)是来自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以皮肤多见。皮肤以外如口腔、肛管及阴道,眼葡萄膜、脑膜等处发生者少见。原发于软组织者更少见。今我们遇到...  相似文献   

5.
例1男性,29岁。因皮肤变黑8月,腹胀,消瘦2月于1987年6月来院就诊。患者于8月前出现面部、四肢皮肤变黑、粗糙、增厚伴痒感。食欲好,全身无不适。服中药治疗,皮肤损害逐渐加重。近2月腹胀、大便稀,2次/日,无脓血,体重明显减轻,乏力。经皮肤活检认为黑棘皮病,来我科行胃镜检查。体检:全身皮肤有黑褐色色素沉着,尤以腋窝、腘窝皮肤皱折处为著,皮肤粗糙,有疣状增生。双眼睑皮肤增厚,口唇及口腔内有乳头瘤样增生。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腹部平坦,未扪及肝脾、肿块。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上消化道钡透示胃窦癌。胃镜检查:胃窦部近幽门小弯侧、前壁,大弯侧粘膜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农民,住院号872040。因腹胀,纳差,乏力,皮肤巩膜黄染45天,加重7天,于1987年7月23日入院。患者于1987年6月上旬始,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饱胀,进食后尤甚,无暖气、反酸,随后出现皮肤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9岁。因进行性全身皮肤变黑7个月,咳嗽、胸闷5个月入院。患者7月前发现周身皮肤发黄、转黑、瘙痒,以头面、上肢、腋下、背部、会阴为著,2月后咳嗽、胸闷、活动后气促,无咯血,伴乏力、纳差、消瘦。体查: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以头面、腋、背、乳头、乳晕、阴囊、肛周及会阴部为著,散在粟米至一分硬币大小灰黑色结节状或疣状突起,背部4cm×5cm大小褐色丘疹3块,呈轻度苔藓样变,双腋下、阴囊、会阴部皮损大片融合,呈炭黑色,皮纹变深变宽,表面粗糙,呈丝绒状增生,无分泌物(封3 附图)。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余肺呼吸音正常。无杵  相似文献   

8.
张梅 《现代护理》1999,5(8):63-64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药物过敏,继发于其它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1]。我科于1998年7月23日收治1例将青霉素加入甲硝吐溶液中静点引起红皮病的患者。护理中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重点抓住了对大剂量长期使用激素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收到较好效果,观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6岁。因颈部长一疖肿在当地卫生院以青霉素800万U加入甲硝叹250ml溶液中静点4天后,颈部、腋下、乳房下等皮肤皱缝处出现潮红、浸润、肿胀、并附灰白色细碎鳞屑,自觉蓬痒,未经任何处理。数天后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皮肤镜对皮肤色素性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皮肤色素性肿瘤的超声特征和皮肤镜特征,其中包括46个黑素细胞痣(MN)、29个脂溢性角化病(SK)和41个基底细胞癌(BCC),并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超声、皮肤镜及两者联合诊断皮肤色素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良性色素性肿瘤组(n=75)与BCC组(n=41)在累及层次、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特征及表面回声有无间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皮肤镜及两者联合诊断皮肤色素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95%CI 0.812~0.936)、0.838(95%CI 0.758~0.900)及0.911(95%CI 0.844~0.956),以联合诊断效能最佳,优于超声(Z=2.042,P=0.0412)、皮肤镜(Z=2.619,P=0.008 8),其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0.24%,准确度为91.37%。结论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皮肤病变的形态结构,为鉴别BCC和常见良性色素性皮肤肿瘤提供影像依据,超声联合皮肤镜可提高皮肤色素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周霄 《康复》2021,(4):38-39
防晒:皮肤防护的"终身功课" 人在婴幼儿时期,拥有吹弹可破的柔嫩皮肤,当年过50之后,皮肤便开始粗糙、松弛,出现皱纹,各种色斑和痣会在脸上出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施伟民说,皮肤的老化除了与自然衰老的因素相关外,还与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光线有关. 生命需要在阳光下才能生长,但是它对皮肤并不友好."肤色越浅的人,越不能耐受阳光的照射."施伟民介绍说,阳光不但可能晒伤皮肤,而且还可能造成痣、斑、疣等皮肤色素问题,更是皮肤老化的直接诱因.在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光老化".  相似文献   

11.
周霄 《康复》2021,(4):38-39
防晒:皮肤防护的"终身功课" 人在婴幼儿时期,拥有吹弹可破的柔嫩皮肤,当年过50之后,皮肤便开始粗糙、松弛,出现皱纹,各种色斑和痣会在脸上出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施伟民说,皮肤的老化除了与自然衰老的因素相关外,还与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光线有关. 生命需要在阳光下才能生长,但是它对皮肤并不友好."肤色越浅的人,越不能耐受阳光的照射."施伟民介绍说,阳光不但可能晒伤皮肤,而且还可能造成痣、斑、疣等皮肤色素问题,更是皮肤老化的直接诱因.在医学上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光老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多波长、多功能皮肤美容激光治疗不同皮肤色素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产四合一多波长、多功能皮肤美容激光治疗不同皮肤色素性损害1 664例,其中雀斑103例,咖啡斑104例,太田痣78例,不理想文眉776例,文眼线251例,文唇线56例,文身189例,色斑107例。针对不同病变类型,根据不同的皮肤状况采用不同波长、能量、光斑的激光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6次治疗,不同的皮肤色素损害有效率分别为:太田痣100%,咖啡斑92.30%,雀斑93.19%,色斑91.58%,文身95.23%,不理想文眉99.60%,文眼线98.79%,文唇线85.70%。结论应用多波长多功能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损害对太田痣、不理想文眉、文眼线效果最好,对文身、咖啡斑、雀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所收集的9例由皮肤色素痣发展为两种不同的皮肤或粘膜恶性肿瘤病例的分析、讨论,认为尽管色素痣恶变为两种肿瘤病因不甚清楚,但可能与种族、创伤、刺激、病毒、日光和自身免疫、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2例是国内,7例是笔者参加援非工作2年期间所收集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宋梅 《华西医学》1998,13(4):448-448
恶性肿瘤常易伴发多种伴癌综合征,低血糖症是其中一种。现将4例恶性肿瘤伴低血糖症报告如下:例1:男性,42岁,因腹胀、消瘦2月于1998年2月6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颈、胸部可见多个蜘蛛痣,肝肋下3cm,剑下8cm,质地硬,腹水(+),A...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女,44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3个月入我院.3个月前洗澡时发现左侧乳腺有杏核大小肿物,无明显红肿、疼痛及其他不适,当时未诊治.后肿物逐渐增大并出现疼痛,尤以月经前明显,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无畸形,皮肤无发红、肿胀,无湿疹、溃疡、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于左侧乳房外下象限触及-2.5 cm ×1.9 cm ×1.5 cm大小的肿物,表面粗糙,边界不清,活动度尚可,左侧腋下及锁骨上、下均未触及明显增大淋巴结;右侧乳腺未见明显异常,腋下及锁骨上、下均未触及明显增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侧腋下皮肤水泡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腋下皮肤水泡的42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患者心理接受程度、身体形态改变、术肢功能位放置不当、肥胖、夏季腋下汗液刺激、胸带摩擦力等因素是造成水泡形成的原因;本组42例患者水泡均消退,创面完全愈合.结论: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疏导,合理放置术肢功能位,注意观察腋下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及减少摩擦的指导,加强巡房与严格交接班可有效防护患侧腋下皮肤水泡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 患者,男性,48岁。于2002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膝以下麻木、无力、疼痛,走路踩棉花感,同时伴有双下肢膝以下水肿,双乳房肿块、阳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逐渐出现周身皮肤发黑、多毛、腹胀、体重减轻,纳差。于2002年3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周身皮肤广泛黑色素沉着,多毛,以四肢远端为重,双小腿可见多个圆形色素脱失斑,浅表淋巴结未触  相似文献   

18.
小肠肿瘤引起的肠套叠中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所致者颇不多见。今将我院收治的二例报告如下。例1 患者男性,31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及明显消瘦两个月,于1982年2月20日入院。发病后症状逐渐加重,有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及黑便。既往于五年前发现左背部有小黑色肿物,破溃两次,在当地医院做过局部切除。二年前左腋下出现肿物亦被手术切除。一年前左腋下又出现肿物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观、损伤小的腋下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皮肤切口位于腋下,分纵行及横行两种,长12-14cm,分开背阔肌及前锯肌之间的间隙经肋间进胸。结果:采用此切口手术27例,包括气胸、血胸、支气管扩张、肺部良性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术后恢复较快,未见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腑下小切口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适用性广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可以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0.
<正>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化形成的高度恶性肿瘤~([1]),尽管其发病率较低,但其转移较早,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MM常发生于皮肤黏膜和色素膜,而发生于腋窝或其他特殊部位的MM患者早期诊断较难。近期我院收治1例以左侧腋下肿物为首发症状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何某,女,66岁,以"发现左腋下肿物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