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小体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作用,分析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炎症小体之间可能的上下游关系。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含25 mmol/L浓度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损伤组(HG):含35 mmol/L浓度的高糖完全培养基;高糖+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组(HG+MitoQ):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5 μmol/mL的MitoQ;高糖+ NLRP3抑制剂MCC950组(HG+MCC950):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高糖组+MCC950+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Rotenone(ROT)组(HG+MCC950+ROT):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和0.5 μmol/mL的ROT。各组心肌细胞干预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CellRox和MitoSox荧光探针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内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NLRP3、GSDMD和CleavedGSDMD(GSDMD-NT)等焦亡相关重要因子的蛋白表达和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 < 0.01),心肌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 < 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 < 0.01)以及焦亡相关因子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P < 0.01)均明显升高,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下降(P < 0.01)。与HG组相比,HG+ MitoQ和HG+MCC950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 < 0.01),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 < 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 < 0.01)以及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 0.05),GPX4蛋白表达增高(P < 0.01)。与HG组相比,HG+ MCC950+ROT组细胞活性和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HG+MCC950组相比,HG+MCC950+ ROT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 < 0.01),ROS荧光强度、NLRP3炎症小体免疫荧光以及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X4蛋白表达降低(P < 0.05)。结论MitoQ直接抑制线粒体ROS的产生减轻了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减少焦亡和铁死亡的发生;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线粒体ROS的产生;线粒体ROS和NLRP3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筛选分析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基因寻找临床治疗间盘退变的新靶点。方法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临床采集到的椎间盘退变患者(IDD,n=4)和非IDD(n=3)椎间盘样本,筛选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筛选在IDD进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最后使用qRT-PCR技术对上述识别到的部分显著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识别出512个显著差异基因(DEGs),GO数据库主要将这些DEGs主要富集到角化、细胞外基质(ECM)构成、生长因子结合以及炎症趋化作用,而KEGG富集分析的前10通路分别为:阿米巴病、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ECM受体的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选取的13个作为qRT-PCR验证目标的DEGs在两组间表达具有差异显著性(P < 0.001),且所有的DEGs的表达趋势均与RNA-seq结果一致,其中3个基因组间差异倍数不显著(Log2FoldChange≤1),其余10个基因具有差异显著性(Log2FoldChange>1)。结论ECM、生长因子、胶原纤维蛋白组分、炎症趋化因子以及TNF-α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IDD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椎间盘退变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分别沉默神经元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磷酸酶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论证它们在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OGD)损伤后的功能调控作用。方法构建并筛选靶向HIF-1α及PTEN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提取并将原代神经元分为4组:(1)NC组,仅加空载病毒;(2)NC+OGD组,加空载病毒后缺氧;(3)Si-hif-1α+OGD组,加Si-hif-1α病毒后缺氧;(4)Si-pten+OGD组,加Si-pten病毒后缺氧,均在培养第3天感染病毒,第7天OGD损伤模拟细胞缺氧。缺氧后24 h行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干扰效率,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及AnnexinV-FITC/PI检测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沉默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HIF-1α沉默后,缺氧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加重,PTEN蛋白的表达升高,p-PTEN、p-AKT、NR2A及VEGFa表达降低(P < 0.05);PTEN沉默后,缺氧细胞的损伤及凋亡有所减轻,p-PTEN、p-AKT表达升高(P < 0.05),HIF-1α、NR2A及VEGFa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沉默神经元HIF-1α及PTEN的表达,逆转神经元缺氧损伤中HIF-1α升高对PTEN活性的抑制,参与神经元损伤调控。  相似文献   

4.
» ໍ           &#x;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11):1649
目的旨在获得GH/tPA双转基因小鼠,并比较分析小鼠乳腺中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表达水平和个体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利用2只tPA单转基因雄性小鼠(P03、P05)与经超数排卵处理的正常非转基因雌性小鼠交配,受精卵显微注射线性化的GH质粒、胚胎移植而获得后代小鼠,PCR检测基因整合情况,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比较单、双基因表达tPA水平,监测转基因小鼠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来分析GH基因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P03系小鼠共获得286枚受精卵,移植受体母鼠后,顺利产仔77只,经PCR检测获得16只tPA单转基因小鼠(7♂,9♀),13只GH/tPA双转基因小鼠(8♂,5♀),双基因整合率为16.9%;P05系小鼠共获得175枚受精卵,移植受体母鼠后,顺利产仔34只,经PCR检测获得12只tPA单转基因小鼠(5♂,7♀),7只GH/tPA双转基因小鼠(3♂,4♀),双基因整合率为20.6%。单、双转基因小鼠乳腺中表达tPA的最高量分别为82.5 μg/mL、674 μg/mL,GH/tPA双转基因小鼠乳腺中表达tPA的量明显高于tPA单转基因(P < 0.05)。在小鼠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单、双转基因与正常非转基因小鼠的体质量增长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GH/tPA双转基因小鼠,结果表明GH基因导入小鼠体内能够显著地提高目的基因tPA的表达水平,且不会对转基因小鼠的生长发育造成任何明显的影响,这为将来制备高表达转基因动物生产医药蛋白及其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整合多组学数据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中鉴定潜在的与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多能性相关的基因。方法收集了mESCs的多组学数据,包括转录组、组蛋白修饰、染色质可及性、转录因子及结构蛋白在染色质上的结合等信息,比较了已知的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多能性基因与其他基因的信号差异。整合这些多组学数据,基于包含随机森林在内的多种机器学习分类器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了5折的交叉验证。输入的样本中2/3作为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剩余的1/3作为测试集用于独立测试来衡量模型的表现。最终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细胞活力测定、克隆形成测定及细胞周期分析等细胞功能实验对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已知的多能性与自我更新基因在多组学数据中有显著区别于随机基因的特征。使用这些数据的算法中随机森林构建的模型具有最好的表现,交叉验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0.018,独立测试的AUC为0.880±0.028。该模型鉴定出了893个潜在的自我更新与多能性相关基因,这些基因在基因功能注释上与已知基因类似,而敲低其中新发现的基因Cct6a会导致mESCs的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 0.0001),形成细胞克隆的数目显著减少(P < 0.01),处于G1期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 < 0.01)而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 < 0.05)。另外,敲低Cct6a基因的mESCs无法被碱性磷酸酶染色。结论基于多组学数据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预测潜在的自我更新与多能性相关调控因子且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构建的模型发现了潜在的自我更新与多能性调控基因如Cct6a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38的表达,及其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炎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正常人(健康对照组)、35例RA患者(RA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RT-qPCR法检测Linc00638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构建Linc00638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转染至RA-FLS中;CCK8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法检测Linc00638的过表达和干扰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IgA、C4显著升高(P < 0.05),Linc00638表达显著降低(P < 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91.86%,Linc00638的最佳截断值为0.7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Linc00638与年龄、病程、DAS28、ESR、C反应蛋白、RF、anti-CCP呈负相关,与IL-4,SOD呈正相关(P < 0.05)。关联规则分析表明Linc00638的下降与年龄(>60岁)、病程(>10年)、ESR、RF、anti-CCP的升高,与IL-4、SOD的降低具有强关联。过表达Linc00638能够抑制细胞活力,干扰Linc00638能够提升细胞活力。过表达Linc00638组能够显著升高Linc00638、IL-4、SOD水平(P < 0.05),降低IL-6、ROS表达(P < 0.05);si-Linc00638组能显著降低Linc00638、IL-4、SOD表达(P < 0.05),升高IL-6、ROS表达(P < 0.05)。结论Linc00638在RA患者中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和氧化应激参与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组织免疫细胞亚群特征及六味补气胶囊改善其免疫炎症失衡的机制。方法基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COPD相关研究的单细胞测序数据,使用R软件中Seurat包分析获取COPD免疫细胞亚群特征,以构建COPD的各免疫细胞亚群的“免疫细胞亚群-差异基因”关系;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平台获取六味补气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基因,将靶基因映射到COPD各免疫细胞亚群的差异基因,构建“六味补气胶囊-免疫细胞亚群-靶基因”网络,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研究该网络中靶基因的显著富集的通路, 并获取显著富集通路间关联的靶基因。经六味补气胶囊干预COPD大鼠模型实验研究,分析其对COPD大鼠的肺功能和肺组织病理改变,血清IL1B、NF-κB、TNF-α的表达情况,及肺组织IKBα、JNK、c-JUN、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COPD和正常对照中均存在巨噬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18种免疫相关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相比,COPD患者肺组织中巨噬细胞、cDC1、pDC、肥大细胞、T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占总细胞数比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补气胶囊靶向多个免疫细胞亚群,且靶基因主要富集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免疫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其中CXCL8、IL1B、JUN、NFKBIA、MAPK8、FOS等可能是显著富集通路间的关联基因,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六味补气胶囊可有效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病理改变,并降低COPD大鼠血清IL1B、TNF-α、NF-κB(P<0.05)和肺组织肺组织JNK、c-JUN、c-FOS(P<0.01)蛋白的表达,升高肺组织IκBα蛋白表达(P<0.01)。结论六味补气胶囊可能通过靶向COPD患者肺组织中多种免疫细胞亚群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差异基因模块及其枢纽基因,并对差异基因模块进行生物功能注释。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测序数据,根据基因的相关性,当关联系数阈值设定为0.85时,参数β=8,以此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计算模块基因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筛选出与AD显著相关的基因模块,根据模块内的连接性筛选枢纽基因;利用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对模块进行功能注释。进一步建立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在模型组和对照组中检测枢纽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共构建了10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brown和turquoise模块与AD组显著相关(brown:r=0.66,p < 0.001;turquoise:r=-0.68,P < 0.001);结果显示48个基因在共表达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生物注释功能发现,两模块中的基因主要富集在DNA损伤修复通路和代谢相关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显示,DNASE1、TEKT2、MTSS1L等基因在AD组中高表达,ACP2、LANCL2、GMPR2等基因在AD组中低表达;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在Aβ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过程中DNASE1、TEKT2、MTSS1L表达上调(P < 0.01),ACP2、LANCL2、GMPR2表达下调(P < 0.01)。结论brown和turquoise模块与AD高度相关,并从模块中筛选出MTSS1L、GMPR2、ACP2、ACTG1、LANCL2等枢纽基因,可能通过调节DNA损伤和修复参与AD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分析其对RA发生骨侵蚀的作用,探讨CXCL9和CXCL10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105例RA患者、90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 HC)血清CXCL9、CXCL10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其与RA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性及骨侵蚀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XCL9和CXCL10水平与RA患者骨侵蚀的相关性。结果RA组患者血清CXCL9、CXCL10水平显著高于OA组和HC组(P < 0.01、P < 0.01),RA患者血清CXCL9水平与肿胀关节数(swollen joints, SJC)、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呈正相关(P < 0.05),血清CXCL10水平与压痛关节数(tender joints, TJC)、SJ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A、IgM、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PA)呈正相关(P < 0.05)。此外,血清CXCL9、CXCL10水平均与RA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 DAS28)呈正相关(P=0.013、P=0.006),且高疾病活动度组(DAS28≥5.1)的血清CXCL9、CXCL10水平显著高于中低疾病活动度组(DAS28 < 5.1,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长、高疾病活动度及血清CXCL9水平升高与RA患者发生骨侵蚀相关(P < 0.05)。结论RA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的表达水平升高,与RA疾病活动性及骨侵蚀具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及骨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肿瘤患者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在其疾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直肠癌(n=85)、结直肠腺瘤(n=65)和健康人(n=40)粪便中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3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别,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2%和62.4%,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1.2%;在结直肠腺瘤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1%和43.1%,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69.2%。结直肠癌组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组(P < 0.001,P=0.001)和健康对照组(P均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结直肠癌组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术后是否出现肿瘤复发有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结果显示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患者组无复发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组(P=0.0002,P= 0.007)。其他因素均校正的情况下,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的复发有关(P=0.01,P=0.03),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粪便ITGA4和SFRP2基因甲基化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较低,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弥补了单独检测的不足。ITGA4和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肿瘤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NOXS/ROS/NLRP3信号通路探讨獐牙菜苦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法构建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7、14天分别按大鼠体质量腹腔注射干预制剂。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DPN模型组、獐牙菜苦苷治疗组、NOXS抑制剂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DPN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獐牙菜苦苷治疗组:给予5 mg/kg獐牙菜苦苷;NOXS抑制剂治疗组:给予10 mL/kg二苯基氯化碘盐。在给药完毕30 min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触觉过敏试验,采用ELISA检测NOXS/ROS/NLRP3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的NOXS/ROS/NLRP3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PN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出现痛觉过敏(P < 0.001),促炎因子TNF-α以及IL-6表达升高(P < 0.001),抑炎因子TGF-β表达下降(P < 0.001),NOXS/ROS/NLRP3通路各因子表达升高(P < 0.001)。獐牙菜苦苷干预后有效减轻触觉过敏(P < 0.001),且抑制促炎因子TNF-α(P=0.03)以及IL-6(P=0.002)的表达,促进抑炎因子TGF-β的表达(P=0.04);并且下调NOXS(P < 0.001)、ROS(P < 0.001)以及NLRP3(P= 0.002)通路各因子的表达水平。獐牙菜苦苷对炎性因子及NOXS/ROS/NLRP3通路各因子的表达影响与NOXS抑制剂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獐牙菜苦苷有效缓解触觉过敏,治疗DPN,通过抑制NOXs/ROS/NLRP3信号通路表达,纠正DPN炎性因子失衡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0例样本ABO血型抗原表达减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微柱凝集法及盐水试管法进行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对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及其上游启动子区域PCR产物直接测序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1例样本通过家系分析可以确定其基因型(1例ABO*A2.01/ABO*B.01,1例ABO*A2.01/ABO*O01.01,1例A1.02/B3.04,2例B3.04/O.01.01、2例B3.02/ O.01.02,4例Bw.12/O.01.01);3例样本在ABO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35_-18位的碱基缺失,通过家系分析,提示该变异发生在B等位基因;1例样本在ABO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119位C > T变异;1例样本发生第7外显子1054位点缺失碱基C;4例样本在ABO血型基因1-7外显子及其调控区域未发现变异。结论启动子区域-119位C > T变异及Exon7 1054del变异可能是导致ABO血型抗原异常表达的新变异;部分ABO亚型可能与内含子异常或mRNA合成异常有关;本地区B亚型明显多于A亚型。  相似文献   

13.
   í«  &#x; ý  »    &#x;  &#x;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12):1816
目的检测唾液标本幽门螺杆菌(Hp)的16S rRNA基因及cagA基因,了解消化道疾病患者口腔中Hp存在情况及致病情况。方法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设计Hp 16SrRNAcagA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Hp 16SrRNAcag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重组克隆质粒构建标准阳性对照品;收集15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提取唾液标本中细菌DNA,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检测Hp 16SrRNA基因及cagA基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检测Hp 16SrRNA基因及cag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较高,最低检测线为103 copies·μL-1;重组质粒pGMT-16s和pGMT-cagA,可作为鉴定Hp的标准阳性对照品;检测Hp感染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唾液标本,口腔携带Hp 16SrRNA基因的阳性率为87.2%,cagA基因阳性率为23.1%。结论Hp感染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口腔唾液标本中存在Hp,口腔中存在Hp可能是诱发消化道Hp感染及治疗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 &#x;         &#x;ß      ì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41(12):1899
目的对一例因不明原因胎儿期水肿的流产组织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为该家系产前诊断以及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孕妇外周血进行血常规、Rh血型和TORCH检测。采集羊水细胞用于细胞培养和G显带核型分析。提取胎儿引产组织基因组DNA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采用Agilent''s SureSelect XT Human All Exon V6进行文库制备和外显子捕获, 并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对胎儿及其家系成员DNA行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s-WES),并利用SIFT、I-mutant2、PolyPhen-2及PROVEAN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蛋白功能预测。利用Alpha Fold 2和PyMOL软件对CDAN1的结构进行建模和可视化分析; 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突变检测和验证。结果胎儿17周超声提示胎儿全身皮下广泛水肿,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肝脾增大,胎盘增厚,心包缺损。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结果均正常; 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CDAN1基因:c.2140C>T(p.Arg714Trp)和c.1264_1265delCT(p.Leu422Glyfs*16)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自先证者父亲和母亲,生物信息学预测为可能致病性突变,对应的疾病为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1型。结论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该胎儿为先天性红细胞生成障碍性贫血(CDAN1基因突变)导致的胎儿期非免疫性水肿,其中CDAN1基因c.1264_1265delCT为首次报道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V转化为HCC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探索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5092GSE84044GSE121248的mRNA微阵列数据,其中包括119个HBV相关的HCC组织和252个HBV相关的非肿瘤组织。“sva” R包用于去除批间差。进行整合分析,获取HBV相关肝癌和HBV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相互作用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挖掘最重要的模块和关键基因。cBioportal用于分析hub基因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和Oncomine数据库对TCGA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验证,探讨hub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通过逆转录定量PCR(RT-qPCR)实验验证17对临床肝细胞癌样本与邻近非肿瘤组织中hub基因的表达。结果共获得121个DEGs(P<0.01),鉴定出3个遗传标记,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和核分裂周期蛋白80(NDC80),与细胞周期、嘧啶代谢和DNA复制有关,这3个基因高度相关(P<0.05)。UALCAN数据库证实这些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获得相关预后信息。Kaplan-Meier表明,它们与HCC患者的低存活率相关。CDK1、CCNB1和NDC80与肝癌分级相关(P<0.05),RT-qPCR实验证实CDK1、CCNB1和NDC80的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CDK1、CCNB1和NDC80基因可作为HBV相关肝细胞癌的预后标志物,在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κb(NF-κB)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MPTP)激活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和机制,进而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慢病毒MIF-shRNA感染Bv-2细胞,敲低MIF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PP+干预的Bv-2 NLRP3和MIF表达水平、转染病毒后细胞NLRP3、p65、caspase-1表达水平及细胞核、浆蛋白p65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IL-18表达水平。将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培养MN9D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H蛋白表达水平。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构建PD小鼠模型,向中脑黑质致密部立体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MIF-shRNA(AAV-MIF-shRNA)敲低MIF表达。对小鼠进行旷场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行为学评估,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数目和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黑质MIF、NLRP3及TH表达情况。结果感染病毒的细胞MIF mRNA(P < 0.001)和MIF蛋白(P=0.014)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显示,0.2 mmol MPP+使Bv-2细胞NLRP3(P=0.012)和MIF(P=0.019)表达增高。与MPP组比较,MIF-shRNA组NLRP3(P=0.042)和caspase-1(P=0.003)表达减少,细胞总蛋白中p65表达没有差异(P=0.978)。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发现MIF-shRNA组较MPP组IL-1β(P < 0.001)、IL-18(P=0.002)水平降低。与MPP组比较,MIF-shRNA组核蛋白p65表达降低(P=0.016),浆蛋白p65表达升高(P < 0.001)。相较于MPP+的条件培养基,MN9D细胞在MIF-shRNA条件培养基中TH(P=0.01)表达增加。与MPTP组比较,注射MIF-shRNA的小鼠爬杆实验(P=0.024)和旷场实验(P=0.026)评分显著降低,悬挂实验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相较于MPTP组,AAV-MIF-shRNA组小鼠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多(P=0.004),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49)。MIF(P=0.033)、NLRP3表达减少(P=0.045),TH蛋白明显增多(P=0.043)。结论抑制MIF表达可以减少MPP+/MPTP干预所引起的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小胶质细胞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改善MPTP引起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在帕金森病神经炎症方面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有无垫底树脂和不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下颌磨牙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40颗完整离体下颌磨牙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完整牙,②无垫底树脂组,③固位深度2 mm组,④固位深度3 mm组,⑤固位深度4 mm组),对组②~组⑤进行根管治疗、牙体预备与髓腔固位冠设计制作和粘固。所有样本包埋后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断裂强度,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样本折裂模式,扫描电镜观察修复体断裂面微观特征结构。结果组①~组⑤样本断裂强度分别为(3 069.34±939.50) N、(2 438.04±774.40) N、(3 537.18±763.65) N、(2 331.55±766.39) N、(2 786.98 ±709.24) N。使用垫底树脂和不同固位深度对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断裂强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①~组⑤样本可修复型折裂分别为2/8、1/8、1/8、2/8、0/8。有垫底树脂时(固位深度2、3、4 mm)修复体断裂面上止裂线和细小的扭转扭曲较多,裂纹均向根方扩展。无垫底树脂修复体断裂面还可见较多平行于咬合面的横向裂纹,自髓腔固位体中心指向外侧。结论使用树脂基纳米陶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磨牙时,进行树脂垫底和固位深度2 mm,其断裂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Ⅲ期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列线图,以期为肾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256例(训练集175例,测试集8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利用ITK-SNAP软件和PyRadiomics计算平台对肿瘤的容积图像进行分割和特征提取。训练集中,基于lasso-CV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_score;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病理及CT特征为Clinic因素;构建Rad_score、Clinic、Rad_score+ Clinic列线图,并在测试集中进行验证。评估列线图的辨别度和校准度,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用于计算Rad_score。Clinic因素为KPS评分、血小板、钙化和TNM临床分期。在辨别度方面,Rad_score+ Clinic列线图的效能(训练集AUC 0.84,测试集AUC 0.85)显著高于Rad_score列线图(训练集AUC 0.78,P=0.029;测试集AUC 0.77,P=0.025)和Clinic列线图(训练集AUC 0.77,P=0.014,测试集AUC 0.77,P=0.011)。校准度方面,Rad_score+Clinic列线图拟合优度检验为训练集P=0.065,测试集P=0.62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加入Rad_score后的Rad_score+Clinic列线图比单纯Clinic列线图应用价值高。结论基于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预测Ⅰ~Ⅲ期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有较高的效能,可为肾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样本中HYAL2基因Cp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差异,评估其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190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例和年龄、性别配对的甲状腺腺瘤中HYAL2基因启动子区域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另外55对匹配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HYAL2蛋白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评估甲基化水平每降低10% 与早期PTC之间的关联并计算比值比(O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HYAL2基因特定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改变作为分子标志物的效能。结果HYAL2_CpG_3位点低甲基化与早期PTC显著相关(OR=1.51,P=0.001),且该关联在Ⅰ期PTC中依旧显著(OR=1.42,P=0.007)。年龄分层分析显示HYAL2_CpG_3甲基化水平降低与早期PTC关联在年龄小于50岁的人群中显著高于高年龄组(OR:1.89 vs 1.37;P < 0.05),且低年龄组人群中AUC最高,为0.78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早期PTC中HYA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论HYAL2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改变与早期PTC的关联,并为DNA甲基化改变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标志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在胃癌中的表达、生物学功能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公共数据库GEO、Oncomine及TCGA分析筛选与胃癌分型和临床预后相关的基因;利用STRING、GSEA、DAVID、Cytoscape等软件分析预测与候选基因相关的分子通路,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通过qRT-PCR分析候选基因在28例胃癌和配对癌旁组织中mRNA的差异表达;CCK8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细胞运动实验等分析NNMT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NNMT在多个数据库分析中呈高表达且与胃癌预后负相关;通路分析显示,NNMT高表达与细胞外基质受体和细胞黏附分子等细胞粘附相关通路以及细胞因子受体等分子通路相关;而NNMT低表达可能与碱基错配修复和核黄素代谢等生物过程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显示,NNMT可能与AURKA等1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且与TAGLN、PTRF、AKAP12、IGF2BP2蛋白存在较高的共表达趋势。在临床组织标本中,q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NNMT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 0.05)。在胃癌细胞系中,NNMT的过表达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而NNMT敲除可对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NNMT在胃癌中异常高表达并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NNMT高水平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提示NNMT可能为胃癌预后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