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患者男,36岁。因间断恶心、呕吐、腹泻48h,意识欠清并发作性四肢强直14h,以脑干炎于2006年8月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查体:体温37.8℃,血压(右上肢)12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9/min,呼吸20/min,周身未见皮下结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嗜睡,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左右视不能,上下视无受限,角膜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浅,示齿口角左偏,伸舌居中,双侧咽反射弱,左侧上肢肌力Ⅲ级强级、下肢肌力Ⅲ级,右侧上肢肌力Ⅱ级、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略低,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四肢腱反射活跃,颈软无抵抗,双侧病理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8岁.2012年5月以"右手无力3 a,全身无力2a,加重7个月"为主诉收入我院.入院前3a,患者在擦鞋时出现右手无力,未治疗,症状持续,逐渐出现右手大鱼际肌萎缩;2 a前出现右上肢近端无力,无力症状渐累及左上肢、双下肢,并偶发四肢肌肉颤动,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予溴吡斯的明片(剂量不详),用药6个月,症状仍未缓解,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日常生活尚能自理;7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上楼及起床均感费力,行走时双下肢明显无力,最多行走20 m.1周前于当地医院查肌电图疑多灶性神经源性损害伴周围神经损害.本次入院查体: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侧大小鱼际肌萎缩明显,双下肢肌容积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指指试验、指鼻试验正常,跟膝胫试验稳准,Romberg征正常,双侧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四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询问病史发现既往有糖尿病史2a,间断服用"消渴丸"降糖,血糖控制尚可.  相似文献   

3.
注射肉毒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衰竭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肉毒素A注射导致严重呼吸功能衰竭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因美容注射肉毒素A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24岁,因腿部美容于2007年6月15日接受双小腿背侧多点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200 U,2 d后在相同部位再次注射A型肉毒素100 U.患者首次注射后无不适.再次注射后当天出现复视、全身乏力,无气促,以后病情逐渐进展出现上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抬头乏力、四肢软弱无力及气促等全身肌肉迟缓性瘫痪及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入院后患卉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症支持治疗并积极进行肌肉功能锻炼,经治疗后肌力稍有恢复,双上肢近端肌力为Ⅲ级、远端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Ⅴ-级.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最终成功脱离呼吸机并步行出院.结论 即使注射常规剂虽的肉毒素A也会增加患者全身肌肉软弱无力甚至呼吸功能哀竭的风险;临床应用肉毒素治疗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4岁,农民.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清晨感双手无力,伴颈肩部疼痛,双手指尖麻木,并逐渐向双臂发展,即卧床休息,症状无缓解,3 h后家属将其送往医院时发现双下肢活动差,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1天(用药不详),患者未解小便,行导尿术后有清亮尿液流出.患者感四肢无力加重,次日我院以肢体瘫痪待查收入院.既往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史,近半年来双眼视力下降,未做治疗.体格检查:BP 120/80 mm Hg,神清,双眼底(-),颅神经(-),左下肢肌力Ⅰ级,左上肢Ⅱ级,右上肢Ⅲ级,右下肢Ⅳ级,四肢肌张力低,胸椎2以下平面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腹壁反射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后查脑脊液(CSF):葡萄糖3.7 mmol/L,蛋白0.55 g/L,氯化物118.0 mmol/L,白细胞计数6×106/L, 中性0.38,淋巴0.48,单核0.14,未见异常细胞,寡克隆IgG区带阳性.颈椎MRI显示颈4~7后对应颈髓前侧见一条形长T1长T2信号.视觉诱发电位显示潜伏期延长.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用激素治疗2周后左下肢肌力Ⅱ级,左上肢Ⅲ级,右上下肢Ⅳ级.带药出院,半年后患者四肢肌力Ⅴ-级.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6岁。因突发头痛2周伴肢体无力、吞咽困难于2011年10月收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无动脉瘤家族史,无遗传性疾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含糊不清,但能看懂并读出文字;伸舌左偏,饮水呛咳,双侧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0岁.因腹胀进行性加重1个月入院.一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及水肿.曾确诊为周围神经炎,此次发病时肌无力加重,并累及双上肢.近1年性欲减退.体格检查:慢性消耗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阳性.双下肢皮肤粗糙、僵硬、色素沉着、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肉萎缩,肌力Ⅳ级,双膝腱反射减弱,双下肢痛觉减退.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6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主因渐进性左侧肢体无力于2008年4月19日收入院。无发热,无咳嗽、咳痰。入院查体:体温正常,神志清楚,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左上肢近端肌力Ⅲ级,左上肢远端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V级。病理征阴性。脑CT检查未见出血灶,入院诊断考虑脑梗塞。  相似文献   

8.
格林-巴利氏综合症(GBS)作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极为罕见。至今未见有关与 GBS 相关急性δ肝炎病毒(HDV)任何报道。本文作者报道1例与急性 HDV 重叠感染及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的 GBS,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乏力,厌食,尿色加深及肝脏生化试验轻度异常3个月而入院。后因出现下肢上行性进行性麻痹症状而住入神经科病房。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四肢肌力减退,尤以左下肢,双膝深腱反射消失,四肢对针刺感觉减弱。神经症状出现7天后查脑脊液(CSF),蛋白122mg/dl,淋巴细胞为10。随后于11、18和27天随访 CSF 结果均相同。CSF 中免疫球蛋白为 IgG 84mg%,IgA9.6mg%,  相似文献   

9.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功能、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GBS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持续干预至患者脱机转出ICU。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肌力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C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及MRC-scor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及MRC-score总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早期运动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重症GBS机械通气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四肢肌力以及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迟发性神经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7岁。因“口服苯巴比妥180片、农药1605约50ml、白酒约100ml 1h”入院。入院后给予彻底洗胃、导泻。应用解磷定、阿托品、利尿剂、碱化尿液、补液、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纠正中毒症状,促进毒物排泄,减少并发症发生。5天后患者神志转清,能下床行走及正常进食,大小便正常,胆碱酯酶恢复正常。第7天患者出现小便困难且逐渐加重,于第9天小便不下给予导尿。第12天时患者逐渐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并逐渐波及上肢,于第14天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降低,双上肢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膝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四肢痛温觉消失。颅脑、脊柱CT正常,脑脊液生化常规正常。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并迟发性神经炎。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性 ,67岁。因右侧肩背部及上肢疼痛 3个月余就诊 ,入院前 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胸背部疼痛 ,呈间歇性 ,数日后迅速扩展至右肩背部 ,并传播到臂、前臂及手 ,为持续性 ,夜间为甚 ,外展、上抬右上肢疼痛加剧。院外多方诊治 ,疼痛未见好转。入院查体 :神清 ,痛苦面容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腹检查正常 ,右侧锁骨上、下窝 ,腋窝等臂丛神经干处有明显压痛 ,牵引、外展、上抬右上肢可诱发疼痛加剧 ,右上肢肌力Ⅳ级 ,腱反射存在 ,皮肤感觉稍有减退 ,肌肉未见萎缩 ,前斜角肌实验阴性 ,余未见异…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8岁,半年前出现双腿行走无力,逐渐加重12个月前出现咀嚼、吞咽困难,颈部不能挺直,双上肢平举无力,起蹲困难110d前卧床不起(其妹32岁。有类似疾病表现3a,现行走极度困难)。体格检查:眼底正常。咀嚼肌肌力下降,张口伸舌及吞咽困难.双侧三角肌及冈上、冈下肌肌力Ⅱ级,双侧肱二、肱三头肌肌力Ⅲ级,伸屈手腕及手指肌力Ⅳ级,双侧髂腰肌肌力Ⅱ级,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力Ⅳ级,四肢各肌腱反射均降低,病理反射未引出,肌肉无压痛,深浅感觉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4460U/L,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1岁,因双下肢无力1周入院。患者4个月前,曾患嗜酸性肉芽肿,术后行钴~(60)放射治疗,总量为6000γ。查体:神志清、精神好。颅神经(-)。双上肢近端肌力V°,右手指间肌萎缩,握力Ⅳ°,右下肢肌力Ⅳ°,左下肢肌力Ⅴ°。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侧膝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双侧踝阵挛(+)  相似文献   

14.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脉络膜前动脉远段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在颅内脉络膜前动脉远段动脉瘤(Ach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设计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指导下,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精确定位病变,显微手术切除AchA3例。结果导航机器显示系统误差为1.2~2.7mm(即导航系统显示病灶位置与病灶实际位置的距离),平均1.83mm。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术中采用显微及微侵袭技术,成功暴露并夹闭动脉瘤。术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3例动脉瘤均完全夹闭。术后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复查无病灶残留。随访3个月以上,3例患者均能够生活自理,1例患者左侧上、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术前Ⅲ级),另外2例患者四肢肌力均为Ⅴ级(同术前)。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的AchA,避免术后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微侵袭处理AchA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10例长期依赖呼吸机脱机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合并呼吸衰竭依赖呼吸机病人的成功脱机方法。方法通过对不同病因引起Ⅱ型呼吸衰竭病人10例,经鼻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采取间断脱机,锻炼呼吸肌、心理支持、监测呼吸、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长期使用呼吸机依赖病人成功脱机4例:因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术后排痰无力的呼吸衰竭病人3例,转中心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因合并严重并发症而死亡3 例。结论准确把握好脱机的时间和体位,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身体支持、预防感染等,有助于呼吸机依赖病人成功脱机。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6岁。因摩托车撞伤头部1小时,伤后持续昏迷、呕吐2次入院。查体:患者呈深昏迷状,左枕部有一4cm×4cm大头皮血肿。瞳孔直径左侧6mm、右侧3mm,双侧对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低,无自立活动,深浅反射均未引出,双侧巴氏征阳性。CT扫描示左侧硬膜下血肿,左额颞部脑挫裂伤。入院后,急症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清除血肿40ml。术后48小时病人清醒,查体见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左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Ⅰ级,腱反射左侧低下、右侧正常。术后10天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侧Ⅳ级,行磁共振检查示左额颞部轻…  相似文献   

17.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报道5例老年患者其临床及电生理特征。电生理检查对老年患者确定渗断是一项有价值的检查。病人和方法 5例GBS患者,年龄在65~88岁之间,观察研究时间从1980年到1982年。除临床资料外,电生理检查包括测定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例1 男,70岁,因双下肢疼痛1周,漏饭、流涎2天收住院。检查发现双侧面肌肌力减退、双侧神经核性眼肌麻痹,四肢无明显肌力减退,但腱反射减弱。神经传导检查示多发性神经炎。其症状和体征逐渐改善,两周后出院,三月后完全恢复。例2 女,65岁,因进行性行走困难3周入院。检查所见,患者有共济失调步态和四肢近端轻度肌力减退,腱反射消失。脑脊液检查呈蛋白质细胞分离现象,蛋白质高达1.429/L,细胞数正常。神经传导检查证实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四周后行走恢复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8.
于晓荣  李扬 《心脏杂志》2012,24(5):630-633
目的:观察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并发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行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探讨该方法是否能降低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拟行择期膝关节镜手术并发心脏疾患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A组采用常规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辅助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手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72 h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麻醉后MAP呈下降趋势,在麻醉后10 min及15 min,MAP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在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B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AP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明显高于B组(10%,P<0.05)。A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3±0.9) min和(4.1±2.3) min]均短于B组[(7.9±2.4) min和(15.2±4.1) min,P<0.05]。但B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418±103) min]明显长于A组[(182±99) min,P<0.05],且运动阻滞维持时间[(282±68) min]明显短于A组[(305±76) min,P<0.05]。术后6 h B组患者的VAS评分[(1.1±0.2)分]明显低于A组[(5.2±1.7)分,P<0.05]。结论: 对于并发心血管疾患的老年高危患者施行下肢手术,采用后路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更有利于术中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镇痛时间更长,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先证者,男,25岁。因四肢有僵硬感20多年就诊。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构音清,颅神经检查(-)。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双侧巴氏征(-);无感觉障碍。让其紧握叩诊锤5~10秒钟后不能立即放松,坐一段时间后不能迅速起立与开步,让其反复动作后,以上情况减  相似文献   

20.
POEMS综合征伴骨髓增殖性疾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5岁。因进行性消瘦、纳差、性功能减退6个月余,四肢麻木、无力4个月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吸烟史。入院体检:T36.1℃,R18次/min,P96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患者全身皮肤紫黑,杵状指。肺部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均3cm,质软,无压痛,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近端Ⅳ级,踝以下0级。四肢肌萎缩,末梢型感觉减退,腱反射消失,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左下肢Babinski反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