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体后叶素相关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2例与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例患者因肺结核咯血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出现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例1为45岁男性患者,首日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10U,第2、3、4天为24~36U/d。第5天停药。因再现咯血,给予垂体后叶素24U/d,共2d。之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言语混乱,四肢不自主运动、实验室检查示血钠110mmol/L,补钠治疗2d后血钠升为134mmol/L。头颅MRI示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对称性长T1、T2信号改变。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2.
3例患者因静脉滴注醋酸去氨加压素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谵妄、昏迷)、抽搐,生化提示严重低钠血症(Na+112.3~120mmoL/L)及低渗透压状态(242.25—257.05mOsm/kg·H2O),考虑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予禁水、补钠等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3.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日光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含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并口服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4d,其后改用蒙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d。因皮肤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含甘草酸苷50mg),口服2次/d。1周后,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血压180/100mm Hg(1mm Hg=0.133kPa),立即停药。实验室检查:血钾3.1mmol/L,血钠151mmol/L,血肌酐(SCr)82μmol/L,肾素0.40pg/L,血管紧张素Ⅱ98ng/L,醛固酮164ng/L。给予氨苯蝶啶50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20mg,2次/d口服。治疗1d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 Hg。实验室复查示血钾4.7mmol/L,血钠141mmol/L,但SCr升至129μmol/L,最高达144μmol/L。停用氨苯蝶啶2d后,实验室检查示:SCr 86μmol/L,血钾3.7mmol/L,血钠141mmol/L,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正常。诊断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考虑与甘草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16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于发病后2d发现低钠血症51例,其中35例血钠水平130~134mmol/L,11例120~129mmol/L,5例105~117mmol/L。所有患者无明显浮肿或脱水征,少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治疗,使用止血药、降颅压药、解除脑血管痉挛药物及对症治疗,37例做脑脊液置换治疗,轻度低钠者给予口服补盐或生理盐水,低于120mmol/L者补3%氯化钠,逐步提高血钠浓度。对于严重的低血钠(血钠低于105mmol/L)或发生癫痫、昏迷时应通过静脉给予高渗盐水以达到部分纠正的目的,通常采用速尿和高渗盐水联合应用。急性期过后应限制补钠量,用3%氯化钠每天纠正血钠不应超过12mmol/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或血钠达到120mmol/L水平,应立即停用高渗盐水,进行常规的限水治疗。5例于发病3~12d出现昏迷,经过补钠3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红洲  王万华 《河北医药》2012,34(13):2079-2080
患者,男,30岁.既往健康,无特殊病史,因"从高处坠落后2 h入院".患者入院前2 h在室外高空工作时不慎从高处坠落,致胸椎压缩性骨折伴后滑脱,后颅窝硬膜外血肿.先后行胸椎骨折内固定术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纳差,进食少,入院第6天电解质检查提示:血钠105 mmol/L,予以静脉应用高渗盐水补钠,次日查血电解质为血钠136 mmol/L,入院第8天患者血电解质提示血钠158 mmol/L,入院第11天患者电解质147 mmol/L,此时患者精神萎靡,反应较前迟钝,表情淡漠,言语不清,不能对答,进食略有呛咳,双手有不自主抖动,四肢肌张力增高.查颅脑MR提示:两侧壳核和尾状核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见略高信号.予以激素,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等药物对症处理.1周后患者精神好转,双手抖动症状消失,进食无明显呛咳.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导泻致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5岁女性,为行结肠镜检查于前一天晚,快速服用番泻叶浸剂1000ml(1ml相当番泻叶0.03g)。2h后患者出现频繁腹泻;6h后出现异常行为,答非所问,烦躁不安。查血Na^+为120mmol/L,考虑为低钠血症所致。立即给予静脉补充3%氯化钠治疗。第2天,患者神志恢复。4d后血钠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依据患者血钠范围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血钠范围在131 ~ 135 mmol/L的11名患者为轻度组,血钠范围在126 ~ 130 mmol/L的11名患者为中度组,血钠范围≤125mmol/L的10名患者为重度组,观察三组患者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发生情况以及肝脏储备功能量化评估分级标准(Child-pugh分级)和预后.结果 三组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严重的低血钠症患者预后不良.结论 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与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治疗预后息息相关,因此采取措施对低钠血症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减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4例咯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为3~5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之后用垂体后叶素6~12 U+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止血后改为垂体后叶素6~12 U+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12~24 h后停药。4例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1d后止血遂停药,血钠无变化。使用垂体后叶素2~12 d止血后停药的10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由入院时(137.4±1.3)mmol/L降至(124.9±5.6)mmol/L,P〈0.05]。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7~79岁,平均62岁。其中9例(用药时间2~9 d,平均4 d)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及疲乏,垂体后叶素平均累计总用量为57(24~108)U/人,为轻度低钠血症;1例(用药时间12 d)表现为反应迟钝和昏睡,垂体后叶素累计总用量为124 U,停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一过性多尿,为重度低钠血症。对低钠血症患者用3%~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补钠治疗,患者血钠由(124.9±5.6)mmol/L升至(138.1±1.2)mmol/L(P〈0.05)。经止血和补钠治疗,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应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和血钠变化;已经止血并出现低钠血症者应停用垂体后叶素并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70岁女性患者行左侧副鼻窦开放术,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昏迷,血钠、血钾分别低至120.7 mmol·L-1和2.85 mmol·L-1,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克林霉素致腹痛、血尿及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给予头孢替唑钠2.0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5 h后给予克林霉素1.2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静滴约20 min时,患者出现腹痛、频繁呕吐、肉眼血尿。立即停用克林霉素,分别肌内注射双氯酚酸钠50 mg、西咪替丁200 mg后患者腹痛缓解。给予克林霉素3 h后至次日晨患者无尿,并出现全身水肿。肾功能检查:尿素氮17.6 mmol/L,肌酐544μmol/L。诊断为克林霉素所致急性肾衰竭。入院第3、6天行血液透析,患者尿量逐渐恢复正常,尿素氮4.3 mmol/L、肌酐65μmol/L。滴注头孢替唑钠2.0 g/d抗感染后,患者咳嗽减轻,脓痰消失,第7天出院。  相似文献   

11.
1例73岁男性淋巴结转移性肉瘤样癌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 21 d为1个治疗周期。第10个周期治疗后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 实验室检查:随机血糖99.1 mmol/L, 血清肌酐(Scr)260 μmo/L, 血钾5.8 mmo/L, 血钠129 mmol/L, 血渗透压368 mOsm/(kg·H2O), 血气分析示pH 7.1, 乳酸2.8 mmol/L。考虑为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胰岛素降糖和补充电解质等治疗。5 d后患者症状好转, 实验室检查示血钾4.4 mmol/L, 血钠134 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17.0 mmol/L, 空腹C肽0.02 nmmol/L。7 d后实验室检查示空腹C肽0, 餐后2 h C肽0, 诊断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 考虑与替雷利珠单抗有关。19 d后患者空腹血糖5.8 mmol/L, 餐后2 h血糖19 mmol/L, Scr 102 μmol/L, 血钠139 mmol/L, 血氯108 mmol/L, 血钾3.9 mmol/L。  相似文献   

12.
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致低血钙搐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38岁女性,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头孢曲松钠2.0 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静脉滴注药液约150 ml后.患者出现手足搐搦、烦躁等症状,其血钙为1.85 mmol/L,血钠、血钾,肝肾功能及血糖均正常.立即停药,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不见好转.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注射,45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8 h后血钙升至2.35 mmol/L.第2天头孢曲松钠改为氨苄青霉素,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13.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临床过程及其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患者11例。结果经蝶垂体瘤切除60例,术后发生低钠血症11例(18.3%)。2例发生在术后第1天,其余9例发生在术后4~9d,属于迟发性低钠血症。血钠一般是先缓慢下降,而后大幅度降至最低点,平均124mmol/L(范围112~132mmol/L)。7例(64%)有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合并症,但都短暂可逆。治疗主要包括限制液体入量和补充钠盐两方面。11例患者均在治疗后7d内血钠恢复正常。结论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血钠症的临床过程具有一定特点。若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均可很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醒临床医师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警惕特利加压素可能导致的低钠血症性脑病。方法: 报道1例使用特利加压素出现低钠血症性脑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案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检索到3篇使用特利加压素至低钠血症性脑病的个案报道,但均未引起影像学改变且停药后神经系统症状得以恢复;在回顾性研究中,发现使用特利加压素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年龄小、基线高血钠水平、长疗程(>5 d)以及较好的肝功能(低MELD或Child评分)。结论: 特利加压素引起的低钠血症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使用该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血钠,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朱春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27-528
目的探讨围生期新生儿窒息及电解质变化及其预防。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对围生期住院80例新生儿血电解质行动态检测并检查头颅CT。结果生后即时血钠值均在130~150mmol/L,经过72h后有64例患者的血钠值<130mmol/L,占总新生儿的80%。经CT诊断后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占总患者的45%,颅内出血6例,占总患者的7.5%,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占总患者的5%,这些患儿均并发不同程度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均出现在出生72h后,而低钠血症程度与窒息轻重呈正相关。对1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治疗,仅3例出现低钠血症,占25.0%。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重视血钠的检测及早期预防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1例19岁男性肺结核患者因大咯血入院。入院当日血电解质检查示钾3.5 mmol/L、钠137 mmol/L、氯104 mmol/L。给予其甲磺酸酚妥拉明20 mg、垂体后叶素24 U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中以5 ml/h速度每日持续静脉泵入,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入院第5天患者出现乏力、头痛,血电解质检查示钾3.1 mmol/L、钠122 mmol/L、氯88 mmol/L、磷0.65 mmol/L。垂体后叶素减量至18 U,1次/12 h,同时补充电解质,其他药物维持不变。第6天检查示血钾2.8 mmol/L、钠117 mmol/L、氯83 mmol/L、磷0.54 mmol/L、钙1.99 mmol/L。停用垂体后叶素,补充电解质。入院第10天,患者电解质恢复正常:钾4.3 mmol/L、钠136 mmol/L、氯101 mmol/L、钙2.17 mmol/L、磷0.82 mmol/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患者应用去氨加压素致重度低钠血症频发的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科应用去氨加压素过程中发生重度低钠血症的6例甲状腺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术后患者由于进食流质及联用地塞米松,易诱发重度低钠血症。结论:术后需进食流质或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慎用去氧加压素止血。  相似文献   

18.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低血钠症如处理不当,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影响疾病的预后。本文对我院1999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23例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低钠血症4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按〈〈实用内科学〉〉标准,血钠<135mmol/L即为低血钠。但由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早期主要表现为稀释性低血钠,同时考虑到水钠潴留关系,故本文根据目前临床一般认识,以血钠<130mmol/L为低钠血症。12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并发低钠血症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2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是指中枢性低钠血症是尿稀释功能受损伤后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低血钠高尿钠综合征。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与颅脑其他疾病并脑性盐耗类似,是临床上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近10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并脑性盐耗的病例7例,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脑外科收治脑出血术后并脑性盐耗综合征7例,男4例,女3例,年龄41~63岁,平均53.2岁。入院时格拉斯评分均在8分以下。术后后3~11d开始出现低钠血症症状。3例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精神症状和意识状态改变。其中1例患者意识障碍加深,并出现再次昏迷。复查头颅CT未见迟发性出血。实验室检查:全部患者血钠均低于130mmol/L,2例患者低于120mmol/L,所有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值小于15pg/ml,血浆渗透压高于270mOsm/L,尿钠均大于80mmol/d,其中1例高于200mmol/d。1.2治疗方法本组全部患者伤后予常规治疗,并按正常需要量补充电解质。伤后第2天鼻饲流质饮食。治疗过程中每日监测血钠及尿钠。轻者给予鼻饲食盐水,重者给...  相似文献   

20.
1例44岁男性患者因癫痫长期给予丙戊酸钠片0.2 g口服、2次/d联合卡马西平0.1 g口服、2次/d;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1次/d。因疗效不佳抗癫痫药调整为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口服、2次/d联合左乙拉西坦0.25 g口服、2次/d, 同时因抑郁状态给予帕罗西汀20 mg口服、1次/d。用药约3个月后, 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 实验室检查示血钠128 mmol/L。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钠治疗16 d, 但血钠水平始终低于130 mmol/L, 考虑患者的低钠血症可能为药物引起。停用帕罗西汀, 2 d后患者血钠140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