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牵伸复位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牵引复位法治疗踝关节扭伤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7例中男4D例,女47例;年龄16~69岁;右踝42例,左踝45例;外伤史:走路扭伤55例,骑车扭伤13例、运动扭伤19例。根据踝关节扭伤的程度及其症状体征表现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轻型:软组织损伤较轻,仅有外踝局限性肿胀,其范围不超过足背和踝上,皮下无明显青紫(瘀血),疼痛较轻,尚可行走。2.中型:软组织损伤较重,肿胀范围较广泛,皮下明显青紫(瘀血),疼痛剧烈,行走困难,需要拄拐或搀扶才能站立行走。3.重型:踝部软组织受到严重创伤,踝上…  相似文献   

2.
距下关节脱位(Subtalar joint diislocation,STJD)于1811年,首先由Judcy和Dufaurets报告,主要由高能量的创伤所致,国内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1%,手法复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文献报告手法复位失败率高达20%。自1985~2000年我院收治距下关节脱位53例。其中11例手法复位失败或存在开放复位困难,现就其原因和  相似文献   

3.
杨震海 《中国骨伤》1996,9(6):22-22
布巾钳夹持复位固定治疗胸骨骨折一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乌鲁木齐830000)杨震海陈×,男,20岁,病案号58185。于1992年9月21日训练后空翻时自1.6m高度摔下,头先着地,颈屈曲,下颌骨顶住胸骨体致伤。查体:胸骨体上部明显塌陷畸形,上下错位0...  相似文献   

4.
过肩折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3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江湧  陈渭良  吴峰 《中国骨伤》1998,11(4):53-54
作者近年来采用过肩折顶单人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33例,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9~96岁;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锁骨下型4例,喙突下型16例,盂下型14例;习惯性脱位6例,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13例,肱骨干骨折1例,多发骨折2例。33例全部是新鲜脱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用任何麻醉。把复位的优点向病人说明,取得患者配合,使伤肢松弛是复位的重要步骤。以左肩为例,患者取仰卧位。把患肢前上臂对向搁置术者右前上臂,术者握住伤肢时关节上端,缓缓持患肢外展、外旋,过肩上举…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14%。对于不稳定的和(或)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的运动力学受到了损害,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常会引起腕关节活动受限、疼痛、退行性变、握力下降等并发症。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复位技术的提高,固定器械的更新,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得到了很大提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笔者就临床常见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三椎体与二椎体两种复位固定法治疗腰椎滑脱症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从1998年3月至2005年5月应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资料齐全者154例,应用三椎体复位固定法66例,二椎体复位固定法88例进行总结。结果:三椎体复位固定法66例其中Ⅰ度滑脱8例,7例复位好,1例复位差。Ⅱ度滑脱26例,23例复位好,3例差,Ⅲ度滑脱32例,28例复位好,4例复位差。二椎体复位固定法88例,其中Ⅰ度滑脱15例,12例复位好,3例复位差。Ⅱ度滑脱41例,27例复位好,14例复位差。Ⅲ度滑脱32例,16例复位好,16例复位差。结论:对于轻度及易复位性腰椎滑脱,从少固定椎体节段和节省患者费用方面讲,我们首选二椎体复位固定,对于Ⅲ度以上重度及难复位性腰椎滑脱,我们首选三椎体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方法:本组87例,其中39例对单侧肢体放射痛的Ⅱ度以内滑脱位患侧推扳切除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Ⅱ度以内脱位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加棘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7例不同程度的滑脱行后路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结果:随访8~48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6%、90.5%、100%。结论:术前常规动态摄片,如存在动态滑移,术中应纠正滑脱平面客观存在的可逆性滑移,使滑脱获得可能的复位,在此基础上融合。如合并椎管狭窄,最主要的应彻底减压、固定和融合,滑脱复位并非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设计一种新的管状骨骨折复位维持器。方法 改进设计新型管状骨骨折复位维持器并应用到26例胫骨、股骨骨折切开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手术中。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解剖复位,一次交锁成功并牢固固定。结论 该复位维持器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维持复位关系牢固的特点,适宜于管状骨骨折切开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新型组合式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架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2年3月采用新型组合式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架进行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30例,患儿取侧卧位,通过体位架实现利用患者胸壁进行反方向对抗牵引,单人手法复位后依靠前臂重量悬垂固定,透视满意后克氏针固定骨折断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28.0±3.7) min,C形臂X线机曝光次数为(4.5±0.9)次,术中出血量(23.5±6.9) ml,平均住院时间(3.5±0.9) d。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30例患儿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优良率为98.7%,术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均于术后1个月取出内固定。[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利用复位架进行手术治疗,可实现单人牵引复位操作,操作简便,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术中放射暴露,减少手术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根据损伤机制结合治疗方法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分为:Ⅰ型:矢状面骨折;Ⅱ型:冠状面骨折;Ⅲ型:复合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推拔复位内固定、开放复位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993。1999年共治疗30例,经8-24个月随访,优19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 该分型方法合理、实用、简便,结合 正确治疗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杂性髋臼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24例髋臼骨折并股骨头中心型脱位,采用延长的髂股切口,直视下显露骨折及复位,根据骨折类型用加压螺钉及重建钢板固定。对其疗效及复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本组24例,随访6~15个月,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手术入路对骨折取得良好的复位和减少并发症来说至关重要,用髂股延长切口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暴露充分,从而使得骨折的解剖复位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12.
颈椎屈曲牵张性损伤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屈曲牵张性(DF)损伤,总结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总结29例颈椎DF损伤病例,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按Allen法评定损伤分期,按ASIA标准评定神经损伤程度。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牵引复位,采取早期(伤后72h内)颈前路脱位椎间撑开结合撬拨技术复位,再以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29例患者中2例DF1期,均无神经损伤;17例DF2期,10例不全性神经损伤,其余均不伴神经损伤;10例DF3期,2例不全性神经损伤,8例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前MRI检查显示6例合并椎间盘损伤(26%),其中DF2期2例,DF3期4例。所有DF2期与8例DF3期患者术中成功复位,2例DF3期改行后路复位。本组无发生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短期内加重现象。结论 颈椎DF损伤时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恢复解剖序列,结合应用前路钢板,能取得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DF 1、2期损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骨科自1988~1998年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孟和教授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68例,临床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性51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43岁。伤后入院时间:3h8例,24h11例,3d2...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与补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87年9月至1993年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髋脱位患儿28例,45髋。其中闭合复位治疗21例,34髋,包括7例13髋曾经院外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在直视下进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以轻柔的手法复位,使复位获得成功。对高脱位患髋采用加大髋关节屈曲位的蛙式石膏固定,避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7例11髋为来院前闭合复位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者,以及伴有髋关节半脱位者,进行补救治疗,取得了髋关节解剖复位,股骨头重建血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行半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半椎板减压应用RF—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34例取自体髂骨行植骨术,2例行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及融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有改善,滑脱椎体得到复位,完全复位25例,不完全复位11例,术后达到骨性融合时间为6个月。1年后拍片均融合满意,3年疗效稳定。结论:RF—Ⅱ型复位效果肯定,椎板周围自体髂骨植入使用符合人体自身融合的生物力学,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王明森  张跃 《中国骨伤》1998,11(5):46-46
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因各种原因骨折的治疗效果不够满意。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1989年始研制了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92224367,0),经34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机械结构拱桥式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器(以下简称复位固定器),由拱形底板、螺杆及固定针组成。底板分为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底板上平行设置两只螺母,外侧底板上平行设置两个开有圆孔的支座,两个支座和两只螺母在底板上的间距相等;螺杆横穿于螺母和支座中,螺杆的外侧端开有环形槽,末端呈方形槽,支座的…  相似文献   

17.
自制微型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广东省中医院(510120)黄美传,廉世山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微型骨折外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4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9例中,男42人,女7人;20~50岁43人,51岁以上6人;开放性骨折29人,闭合性2...  相似文献   

18.
黄惠亮 《中国骨伤》1997,10(1):42-42
本组从1991年1月至1995年6月诊治有移位的桡骨远端新鲜骨折100例,全部采用单人操作手法复位,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女62例,男38例;年龄2~76岁。伸直型骨折78例,屈曲型骨折22例;粉碎性骨折包括骨折线通过关节面的42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48例。复位前未作检查而复位后才作X光照片检查确定的10例,其中6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诊断标准:(1)有外伤史;(2)腕部疼痛,肿胀;(3)畸形(伸直型的腕手部呈“餐叉样”畸形,屈曲型的手腕部呈“铲状”畸形);(4)腕部功能障碍;(5)X光照片确诊。治疗方法以右侧桡…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海燕 《护理学杂志》2003,18(4):276-277
对4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硬外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适应性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功能体位等,结果优良率达92%。  相似文献   

20.
2005年8月~2006年2月,我们运用预提拉钉技术治疗5例难以闭合复位的股骨颈骨折患,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5例,儿童3例;年龄10~29岁,平均17.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交通伤3例;均为GardenⅣ型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10d,术前均行皮牵引。所有患均先行闭合复位,失败后再采用预提拉钉技术复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