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波 《黑龙江医药》2014,27(5):1169-1170
目的:探究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4年3月接收的90例肠道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口服2.5%的甘露醇1.5L,静脉注射20mg山莨菪碱,注射30~40min后进行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并重新建立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和密度最大投影。对小肠的充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可得,三种造影方式中,第三种造影方法的效果最好,充盈率达到76.67%,明显高于前两种方式,且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产生。结论:口服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是一种较为有效且经济实惠的检测小肠疾病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MSCT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2月经临床检查怀疑小肠疾病的80例患者,均进行MSCT小肠造影检查,检查前1 h内分4次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2000 mL,扫描前20 min肌肉注射20 mg山莨菪碱。对所获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重点部位曲面重建,显示小肠血管及肠壁特点,总结小肠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结果评定为优者67例(83.8%),良11例(13.8%),一般2例(2.4%),差0例。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80例患者中发现十二指肠腺癌11例,淋巴瘤9例,间质瘤6例,平滑肌瘤15例,Crohn’s 病25例,十二指肠慢性炎8例,阴性6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口服等渗甘露醇MSCT 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2.5%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疑小肠疾病患者在45~60min内分4次口服总量1500~2000ml2.5%甘露醇溶液。首先评价口服造影情况,再通过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分析肠黏膜的异常、肠壁的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腔狭窄情况、肠梗阻、小肠肿块,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情况及肠系膜血管显示等征象并作出诊断。分别计算小肠CT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认为2.5%甘露醇微甜,易接受;5例病人肠管充盈欠佳,10例充盈较满意,45例充盈满意;无小肠梗阻患者小肠扩张度分别为:十二指肠(2.32±0.32)cm,空肠(2.57±0.39)cm,回肠(2.17±0.22)cm,有小肠梗阻患者扩张度为:十二指肠(2.22±0.25)cm,空肠(4.14±0.97)cm,回肠(4.36±1.16)cm。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erography MSCTE)清楚显示了多种小肠疾患的肠内、肠壁、肠系膜及腹内脏器情况,诊断小肠疾病的灵敏度97.9%(47/48),特异度91.7%(11/12),正确率96.7%(58/60),阳性预测值97.9%(47/48),阴性预测值91.7%(11/12)。结论口服法2.5%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是小肠疾病检查的一种简便、可靠的全面显示小肠的方法,同时也是鉴别小肠和腹腔内其他脏器疾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查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并联合注射山莨菪碱的护理方法用于克罗恩病患者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MRE)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两组除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查前准备外,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检查的效果。结果从小肠的扩张度,肠壁、肠黏膜及肠系膜显示的清晰度和图像质量方面对比,观察组患者都获得较为满意的检测图像及诊断数据,为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依据。结论通过对克罗恩病患者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前进行肠道清洁,口服甘露醇溶液充盈小肠并联合注射山莨菪碱,可有效改善MR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梨糖醇、甘露醇作为对比剂用于小肠MRI的价值。方法: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分别口服目前研究较多的山梨糖醇混合液和2.5%甘露醇,行MR扫描,从扩张度、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几个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结果:从小肠平均扩张度和不良反应方面两者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4、5、6段小肠的扩张度及图像质量,山梨糖醇混合液较2.5%甘露醇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梨糖醇作为对比剂用于小肠MR检查效果较好,甘露醇混合液对小肠的扩张效果和图像质量较2.5%甘露醇好且副作用更低。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剂量等渗甘露醇和泛影葡胺口服液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ltislice CT Enterography,MSCTE)表现,总结MSCTE的最佳造影剂。方法60例正常体检者随机分配成二组,一组30例服用2000ml浓度2.5%甘露醇口服液,另一组30例服用2000ml浓度2.5%泛影葡胺口服液,二组均肌注20mg山莨菪碱(654-2),15~20min后行螺旋CT扫描,通过对比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mul-tiplanar reform ation,MPR),测量二组小肠肠腔宽度、肠壁厚度及肠壁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体检者反映甘露醇口感甜,容易服用,泛影葡胺口感略涩。在小肠肠腔宽度的比较上,二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甘露醇组与泛影葡胺组的肠腔宽度无明显差别。在肠壁厚度的比较上,二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肠壁厚度均在3mm左右。在肠壁密度的比较上,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露醇比较真实反映肠壁密度,泛影葡胺容易形成伪影造成肠壁密度偏高。结论2.5%等渗甘露醇溶液能充分扩张小肠肠管,较好地显示肠壁厚度及真实反映肠壁的密度,是比较理想的MSCTE造影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 CT256排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本院2012年8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来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A)的患者900例,做好冠状动脉CTA检查前的对比剂使用健康宣教及护理准备工作,检查中详细的配合指导,密切观察扫描中患者的反应和扫描后患者的各种情况,及过敏反应的抢救工作。结果飞利浦256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扫描病例中患者能正确配合检查,过程顺利,仅13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无渗漏致空气栓塞,局部皮肤坏死等护理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中度反应,无患者因抢救不当而死亡;1例因无法屏气取消检查;1例发生2 cm×3 cm药液外渗。结论检查前的指导直接关系到检查的成败,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护理是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到细致的护理和规范化的操作,可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图像质量欠佳,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8.
卢伟贤 《中国药业》2013,(12):57-58
目的探讨两种造影剂在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医院接受多层螺旋CT全腹扫描中的小肠造影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伏醇水溶液)和观察组(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每组30例,采用双盲法对两组小肠各段充盈度、准备时间及进水量、药品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至4段小肠充盈度明显提高,准备时间及进水量均明显减少(P<0.05)。检查期间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行CT小肠造影时,选用甘露醇+碘伏醇水溶液作为造影剂的小肠腔充盈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uhislice CT Enterog.raphy,MSCTE)增强扫描中的表现。方法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扫描前30min内分3次口服浓度2.5%的甘露醇2000ml,并肌内注射20mg山莨菪碱(654-2)。然后静脉高压注入优维显100ml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通过获取多期(20、40、60、120s)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图像,分别测量小肠各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壁与肠腔的CT值以及小肠系膜C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肠充盈均匀,肠腔与肠壁密度对比度好。同一期相中,小肠各段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小肠系膜CT值在各期相中无明显差异(P〉0.05);小肠肠壁CT值在60s接近峰值,肠腔密度与肠壁密度对比度最佳。结论口服大剂量等渗甘露醇在MSCTE增强扫描中能较好地显示肠壁细微结构及较好地反映肠壁密度,于静脉早期(60S)显示肠壁增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更好地配合医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冠状动脉的造影检查。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十个月期间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操作前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护士,顺利完成检查。结论护士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唐婧  李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79-180
目的:探讨在盆腔四重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对30例行盆腔四重造影检查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检查后的观察。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检查流程清晰化、合理化、人性化,提高病人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盆腔四重造影检查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甘露醇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根据准备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检查前给予20%甘露醇口服,观察组50例患者则在检查前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道准备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53.5±28.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2.6±31.7)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优良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明菊  李雪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65-3067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315例病人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护士学会正确配制钡糊、制作标志物;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例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达到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实施护理配合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和降低对比剂外渗及外渗后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4例外渗患者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 1628例患者发生外渗24例(1.47%),其中大量渗出为2例(对比剂渗出70 m L),轻中度渗出22例(对比剂渗出10~20 m L)。结论通过检查前评估静脉,健康宣教可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大大减少外渗的现象,可以避免因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提高CT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秀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43-14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7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7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检查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配合度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改善患者的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霞  李雪  冉启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60-216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64层螺旋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中的配合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检查,所取得的图像质量好,诊断率高,无并发症。结论:认真做好检查前准备,检查中的配合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层螺旋CT检查成功取得优质影像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造影检查在小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小肠肿瘤患者80例, CT造影和X线气钡灌肠检查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时小肠充盈情况以及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小肠充盈扩张满意率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造影在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相对于传统气钡灌肠具有显著提高,但其仍无法作为小肠肿瘤诊断的金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二甲硅油散不同给药方案辅助胶囊内镜检查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2例拟行胶囊内镜肠道准备的患者分为3组,A组(37例)检查前30min口服二甲硅油散2.5g,B组(37例)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散5.0 g,C组(38例)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散2.5 g,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再口服2.5 g,观察3组肠道清洁效果、祛泡效果、肠道检查有效性以及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肠道清洁效果评分、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祛泡效果分级优于A、B组(P<0.05);C组阳性病变诊断率、镜头清晰度评分高于A、B组(P<0.05)。结论:二甲硅油散的不同配伍方案均具有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但相较于检查前30 min顿服2.5 g、5.0 g二甲硅油散,于胶囊进入小肠前后分次口服2.5 g祛泡效果更佳,可改善视野清晰度,提高阳性病变诊断率,且不增加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4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口服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胃肠道造影检查,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的具体情况。结果38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肠梗阻症状消失,另10例患者造影剂未到达结肠,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均获痊愈。结论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可以有效缩短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为早期手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54-85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能谱CT冠脉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评价护理指导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 020例受检者进行能谱CT冠脉CTA检查,对受检者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干预。结果:998例患者顺利完成了检查,990图像满足影像诊断要求。其中654例患者心律不齐,图像出现断层现象,646例不影响图像诊断,8例不满足图像诊断要求;7例患者心率>75次/min,服用美托洛尔无效;9例患者因精神紧张,不能坚持检查;6例患者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指导对能谱CT冠脉扫描具有重要意义,确保了冠脉CTA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