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该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2年生存率约为3%[1]。本文对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现状进行综述。1基因治疗的现状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或者组织,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和异常,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措施和技术[2]。目前,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自杀基因治疗、免疫调节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基于溶瘤病毒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曾浩  廖咏川  杨宇如 《华西医学》2004,19(2):320-322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载体技术的发展.自杀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前沿治疗手段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就一种新型的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5-氟尿嘧啶(UPRT/5-FU)在肿瘤自杀基因研究中的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劲松  梁庆模 《新医学》2006,37(10):694-697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传统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胃癌的研究方兴未艾,体内、外试验已取得可喜成果,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的治疗手段。胃癌基因治疗主要包括“自杀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及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等方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胃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基因治疗为胃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乳腺癌相关基因被确认,基因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途径和研究热点。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癌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多药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miRNA治疗、联合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近年倍受重视 ,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胃癌发病的分子基础是设计基因治疗靶点的依据。胃癌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抑癌基因基因治疗、“自杀”基因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核酶基因转染治疗、基因免疫治疗等。本文就这些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胃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的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年倍受重视,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胃癌发病的分子基础是设计基因治疗靶点的依据。胃癌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抑癌基因基因治疗、“自杀”基因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核酶基因转染治疗、基因免疫治疗等。本文就这些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自杀的根本原因,探讨如何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发生的12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自杀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自杀的原因。结果自杀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在夜间的占91.67%;选择吃安眠药自杀占8.33%;选择跳楼、割腕自杀各占33.33%;有75.0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自杀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心理痛苦得不到缓解、癌痛、护士安全意识不强、相关培训不足等有关。结论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痛苦管理、疼痛管理;加强对护士防范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加夜班护士人数;消除环境隐患,从而减少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余姚市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几年浙江省余姚市育龄妇女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以了解死因疾病谱是否变化,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01 -2007年基层妇幼人员上报的育龄妇女死亡调查年报表。死因分类按ICD-10分类。人口数据来自市计生局统计科。统计学方法用I/Isup2/sup检验。结果 2001-2007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9.04/万;死因前5位为恶性肿瘤(占49.14%)、伤害因素(占27.29%)、心血管疾病(占11.54%)、泌尿系统疾病(占3.01%)、消化系统疾病(占1.87%);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中消化、生殖、呼吸、血液、中枢神经各系统恶性肿瘤占93.39%,前5位恶性肿瘤为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伤害因素主要为车祸、自杀,占87.20%。结论 育龄妇女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因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死亡较前有所上升;伤害死亡以车祸及自杀为主,是35岁前年龄段的首位死因。  相似文献   

9.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将近一半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晚期或有远处转移,约50%的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肾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放射治疗及化学疗法效果均不佳,生物治疗逐渐展露优势,其中,随着新的肾癌相关基因的发现,基因治疗已成为近年来肾癌研究的热点。应用于肾癌的基因治疗方法目前有干扰增殖基因表达、修复抑癌基因、控制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转基因免疫产物抑癌疗法、自杀基因疗法及基因治疗联合化学疗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目前发展不甚成熟,但却为肾癌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全球第三大肿瘤相关死因。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PHC的基因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之后的第5种治疗模式。自杀基因以其高度特异性的负选择标记,杀伤多种耐药性肿瘤细胞等优势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目前自杀基因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