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时间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其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将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未发生)和观察组(发生),对比其两组临床情况。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合并糖尿病、肝肾疾病、肺部疾病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较多,而术前早期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筛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老年髋部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我院骨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对住院治疗的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无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老年髋部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58例需进行髋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共用药10天;分别在手术前(用药前)及用药后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肢体周径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但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前两组患者大腿周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大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更有效的预防老年髋部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在体位护理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患者,仅12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3%。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冯丽丽 《现代保健》2010,(18):190-190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32例产褥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以及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溶栓及抗凝治疗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55%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1],术后一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发生肺梗塞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视。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实施刮宫产术6667例,对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联用齐征与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折手术后常并发深静脉血栓,尤其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折术后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下肢脉功能不全,影响下肢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部分患者由于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可引起猝死,本文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整体护理经验,并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作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8.
妇科肿瘤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由于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为了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本文以简要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提出预防性的优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露 《医疗装备》2021,(6):158-159
目的探讨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髋部骨折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给予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泵结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不仅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病人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住院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经皮髂股静脉血栓消融术、静脉溶栓抗凝治疗和足底静脉泵结合华法林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在5~7天内肢体肿胀消退,收到近期良好疗效;远期随访,无再次入院病例。结论创伤骨科加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将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中西医防治方法。方法将我院82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腹部手术后下孩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并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实验组明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在手术时间较长、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物者。结论腹部手术后高危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能够有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83-98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术后45 d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减少继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和护理体会。结果:52例髋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手术治疗,46例非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好转出院。结论:髋部术后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预防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前列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采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354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或前列腺癌患者。结果表明,经尿道手术和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有效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针对性防控的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观察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14%,两组差异显著,p0.05;下肢肿胀疼痛率上,观察组12%显著低于对照组28%,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长。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丁洪涛 《健康必读》2009,8(1):47-4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理、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妊娠期各种生理改变、手术损伤、术后长时间卧床、术后应用止血药、妊高症、肥胖等。采用一般的疗法,肝素、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等,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妊娠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针,一旦确诊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韩凤霞 《现代养生》2014,(20):171-171
妇科肿瘤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由于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为了有效地防治深静脉血栓,本文以简要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提出预防性的优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冉 《现代保健》2011,(23):70-7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前列腺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 经治疗护理,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全部治愈.结论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患肢制动,积极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有无并发症,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并对上述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2例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密切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早期的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