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治疗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消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对患者早期进行椎间盘成形减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继化学溶核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和髓核激光气化减压术之后,出现了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它是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满意的近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反复劳损引起椎间盘纤维环松弛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周围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对该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采用CT引导下胶原酶溶解术联合三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中男86例,女7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2.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年;有明显的颈肩背疼痛40例,  相似文献   

3.
牟玮 《家庭医药》2005,(9):42-42
我们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所致。现有一种介入手术,能有效切割、抽吸出髓核,使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从而缓解了神经根及椎间盘周围痛觉感受器的刺激,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该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即可缓解症状,不失为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溶核疗效。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侧隐窝注射胶原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6例随访6—8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者40例,不能从事某些工作或娱乐受限6例。结论行侧隐窝注射胶原酶可溶解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付学文  秦国军 《河北医药》2013,35(8):1184-1186
目的对于CT引导经皮胶原酶溶解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临床效果及手术后复发率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住院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髓核摘除术,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的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收集观察术后疗效及1年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疗效及1年内控制复发率的情况中,均优常规组(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优异,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注射用胶原酶(Collagenase)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8月对62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注射用胶原酶。其中32例获得18—36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胶原酶对适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收集分析自1990年以来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狭窄30例患者的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30例随访平均3年,术后患者疼痛、跛行、肢体麻木等情况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 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同时行神经根管探查彻底减压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韩进庭  田增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48-2348
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由于术前神经根、马尾神经长期受压,术中髓核摘除时脊髓受到刺激,术后麻醉的影响,术区软组织水肿、疼痛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诸多因素导致患者术后便秘。番泻叶用开水浸泡或研成粉末用开水焗服,具有泻热、导泻、通便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便秘,加之有效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背痛及下肢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的主要病因,临床常见多节段突出。三氧髓核消融术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均为微创介入治疗LDH的有效手段之一。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联合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258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始发于椎间盘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的病变,而且突出物往往向后突入椎管内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及其周围组织,并使之产生反应性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柘城县尚寨乡卫生院自2005年起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 ,在某种诱因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我院近3年收治2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 (含胶原酶溶解术 )治疗患者 ,进行自我康复锻炼 ,收到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243例 ,男187例 ,女56例 ,其中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9例 ,胶原酶溶解术104例 ,年龄20~72岁 ,无明显心肺疾患。分二组 :(1)早期自我锻炼组 (A组 )147例 ,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83例 ;行胶原酶溶解术64例。A组术前腰痛持续时间10个月 ,腿痛持续时间8个月 ,腰、腿痛…  相似文献   

12.
<正>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症是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椎间关节紊乱等因素,导致椎体内外力学平衡被破坏、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导致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产生充血、水肿、炎症粘连,从而加重压迫和刺激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疼痛等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剧烈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直接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或使腰椎周围软组织功能紊乱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缺血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属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多为慢性病,可采用针灸、推拿、牵引、穴位注射、外贴膏药、口服中药、硬膜外阻滞及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70年代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已被临床认可,20世纪90年代,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治疗方法、疗效、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应用前景综述如下。1溶盘术历史1.1木瓜酶及胶原酶的应用1963年Smith首次用木瓜凝乳蛋白酶(Chymopapain,简称木瓜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取得成功,当时将其称为“化学溶核术”(Chemonucleolysis)犤1犦。它的药理作用使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从而溶解髓核,降低椎…  相似文献   

15.
王华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30-331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且多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其发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出现腰背部疼痛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的一种综合征[1]。微创介入治疗因其创伤轻、费用低、操作简单而且针对靶点治疗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中胶原酶融核治疗疗效显著,它能溶解椎间盘内的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章通过总结分析305例介入治疗,其中经皮髓核切吸术248例,胶原酶核溶解术42例,经皮切吸加胶原酶溶解术15例。总有效率达到96.6%。实践证明:两种介入疗法既有其共同适应症,对存在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相互补充加强疗效的作用。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钙化等需要开放手术的患者采用介入疗法收到良好的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疗法及其选择@姚本礼$云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650204@吴云辉$云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650204@郭兆鹏$云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65020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同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采用“C”型臂X线机准确定位。术中行纵向1.2cm切口,沿导针依次使用扩大套管,最后放入金属通道管及内窥镜头,在电视监控下咬除少放椎板及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神经根管及突出的髓核,摘除突出的髓核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共治疗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15例,按Nakai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根管扩大基础上,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费用低,同时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本术式适用于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神经根管狭窄及黄韧带肥厚患者。  相似文献   

18.
张英  余芳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81-268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方面是由于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周围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等病理变化;另一方面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引起相应的根性痛及功能障碍。1临床资料1.1本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7 ̄50岁,病程2个月 ̄5年。1.2诊断标准1.2.1腰痛:下肢呈典型的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或双侧"开窗",摘除突出的髓核,椎板减压,扩大侧隐窝,彻底将神经根减压。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在局部麻醉或硬外麻醉下于病变椎间隙后部正中做约1.5cm的切口,置入工作通道后,骨钻去除部分椎板,置入椎间盘镜系统于电视监视下进一步扩大椎板、咬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彻底解除对硬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随访半年到2年,按Nakai标准评定,优42例,良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6%。结论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能在电视监视下去除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对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为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是临床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