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温针浅刺法治疗周围型面瘫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笔者运用温针浅刺治疗周围型面瘫 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温针浅刺组 (治疗组 )5 0例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6 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30天 ;左侧面瘫32例 ,右侧面瘫 18例。单纯西药组 (对照组 ) 36例中 ,男 19例 ,女性 17例 ;年龄最小者 16岁 ,最大者6 9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2 6天 ;左侧面瘫 2 0例 ,右侧面瘫 16例。参照《实用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 ,即急性起病的周围型面瘫 ,排除感染性、中枢性、肿瘤等所致的面瘫。主要临床表现为 :起病突…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治疗方法较多。近些年来 ,笔者用牵正穴一个穴位治疗此病 3 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 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2例中 ,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6 7岁 ;8~ 1 7岁 3例 ;1 8~ 45岁 2 2例 ;46~ 6 7岁 7例 ;病程最短 2 d,最长 2个月 ;左侧面瘫 1 7例 ,右侧面瘫1 5例。对照组 2 4例中 ,男 1 4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9岁 ,最大 6 5岁 ,9~ 1 8岁 3例 ;2 2~ 5 1岁 1 9例 ;5 3~ 6 5岁 2例 ;病程最短 4d,最长 1个半月 ;左侧面瘫 1 1例 ,右侧面瘫 1 3例。2 治…  相似文献   

3.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敬田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38-738
笔者采用透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8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均系门诊患者 ,男 3 7例 ,女 43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5 9岁 ,6~ 2 0岁 1 4例 ,2 1~ 40岁 49例 ,41~ 5 9岁 1 7例 ;病程最短 1 d,最长 3个月 ,其中 1~ 1 5 d6 8例 ,1 6~ 3 0 d1 0例 ,1个月以上 2例 ;左侧患病 42例 ,右侧患病 3 8例。2 治疗方法取穴 以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 ,根据面瘫主发部位采用不同透穴 :额纹消失 ,阳白透鱼腰 ;眼睑不能闭合 ,迎香透四白、攒竹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 ;口角歪斜、漏气漏水 ,颊车透地仓、人中透地仓 ;配穴 :风…  相似文献   

4.
由于失治误治或个体因素导致周围性面瘫病程超过2个月仍遗留面部功能障碍称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1]。笔者采用透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7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7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3岁,平均(44±1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8.5±5.3)个月;左侧面瘫41例,右侧面瘫37例。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口噼”范畴;笔者通过数10年的潜心研究,临床治疗发现本病具有驰缓型与挛缩型之分。本文就周围性面瘫500例的分型论治做以下总结。一般资料本文500例,其中男317人,女183人;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3岁,以20~60岁居多;左侧面瘫295人,右侧面瘫205人;病程最短1天,最长9个月;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7次;驰缓型面瘫385人,挛缩型面瘫115人。治疗方法1.多向透刺选穴(均为患侧)太阳穴  相似文献   

6.
周围性面瘫为针灸临床常见病。对于病程长,失治误治的患者,用一般针刺方法,疗效不显。笔者于1992~1994年,采用多向透穴法治疗该病,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54岁,大多在45岁左右;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2个月,大多在6个月左右;右侧面瘫14例,左侧18例。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7.
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戴自明 《中国针灸》1998,18(11):679-680
我科自1993年4月~1997年2月采用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并设对照组40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00例全部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治疗前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他因素所致之中枢性面瘫,并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37.5岁;病位左侧39例,右侧21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2个月。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9岁,平均35.8岁;病位左侧22例,右侧18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2个月。两组各项内容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  相似文献   

8.
拔药罐法治疗贝尔氏面瘫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2 7例 ,其中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6~5 0岁 ,平均 34 .2 3岁 ;左侧面瘫 18例 ,右侧面瘫 9例 ;病程 1~ 2 8d,平均 8.0 3d。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15~ 5 2岁 ,平均 35 .0 2岁 ;左侧面瘫 16例 ,右侧面瘫 10例 ;病程0 .5~ 30 d,平均 8.2 1d。 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贝尔氏面瘫的诊断标准 :具有一侧眼睑闭合不全 ,皱眉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不能做鼓腮、吹口哨等动作 ,嗽口漏水 ,食物残留在齿颊之间等特点。无味觉、听觉、泪液、唾液等异常改变。大…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自1981年4月至1984年8月,采用新余市沙土卫生院习芝澜医师的验方复方天牛虫膏敷贴穴位,治疗面瘫60例,并设对照组,疗效尚满意,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6~15岁7例,16~50岁42例,51~76岁11例。病程3个月以下者43例,3+~6个月12例,6+~12个月5例。左侧面瘫者38例,右侧面瘫者22例。对照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8~14岁3例,15~50岁15例,55~71岁2例。病程3个月以下者18例,3+~6个月者2例。左侧面瘫者11例,右侧面瘫者9例。  相似文献   

10.
透刺法治疗肩周炎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 ,又称漏肩风、冻结肩等。自 1 996年以来 ,我们采取针刺治疗肩周炎 1 1 9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透刺组 74例 ,男 3 9例 ,女 3 5例 ;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72岁 ;病程 1~ 3个月 2 8例 ,3~ 6个月 2 7例 ,6个月以上 1 9例。针刺组 45例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46岁 ,最大 70岁 ;病程 1~ 3个月 1 8例 ,3~ 6个月 1 6例 ,病程 6个月以上 1 1例。治疗方法1 .针刺组取肩、肩贞、解溪、阳陵泉 ,用 0 .3 5 mm× 5 0mm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 ,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 ,留针 2 0 min,每隔 1 0 min施行同样手法 1次 ,以增强得气…  相似文献   

11.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科于1994年~2005年间,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经院外治疗2个~3个月改善不明显,经检查后确诊为周围性重症面瘫,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16岁~6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 a;左侧面瘫44例,右侧面瘫36例。  相似文献   

12.
刮痧治疗特发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氏麻痹在面神经瘫痪中最为多见,称为特发性面瘫,我自1993~1994年,采用刮痧治疗68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刮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12~68岁,病程1天~12月,左侧30例,右侧38例;对照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年龄2~60岁,病程3天~12月,左侧34例,右侧30例。  相似文献   

13.
笔者5年来运用愈面瘫胶囊并针刺治疗面神经炎56例,疗效满意。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均选自1993-08~1997-07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愈面瘫胶囊并针刺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病位在左侧37例,右侧19例;年龄5~68岁;病程最短1d,最长58d。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病位左侧30例,右侧15例;年龄5~67岁;病程最短1d,最长  相似文献   

14.
透穴法治疗黑种人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 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莫桑比克马普托国家中心医院工作期间 ,采用透穴法治疗黑种人周围性面瘫 6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黑种人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 6 0例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1 4岁 ,最大 6 7岁 ,其中 1 1~ 2 0岁 1 1例 ,2 1~ 3 0岁 1 6例 ,3 1~ 40岁 1 5例 ,41~ 5 0岁 1 2例 ,5 1~ 6 0岁 4例 ,6 0岁以上者 2例 ;病程最短 4天 ,最长 3年 ,其中1个月以内 2 8例 ,1个月至 1年 2 2例 ,1~ 3年 1 0例。病变在右侧 2 7…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中医称此“口眼歪斜”,是临床之常见病。笔者采用透穴法针刺治疗面瘫300例,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0例,男173人;女127人;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2岁,20~40岁占75%;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7~10天占84%;左侧163例,右侧137侧。治疗方法选穴第1组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太阳、翳风、合谷;第2组阳白透眉中,太阳透率谷,地仓透颊车,配穴四白透承泣、翳风,均取患侧。  相似文献   

16.
针刺阳陵泉太冲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邪 ,侵犯面部经脉 ,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治疗面瘫方法颇多 ,如何提高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较为重要。本人自 1989年以来采用以远道取穴为主配合局部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10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同时设温针灸治疗对照观察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10 6例 ,男 ,4 8例 ,女 ,58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 6 7岁 ,其中 50岁以下 82例 ,50岁以上2 4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月 ,其中 1周内 84例 ,1周以上 2 2例 ,左侧面瘫 4 9例 ,右侧面瘫 57例。  对照组 6 0例 ,男 ,2 8例 ,女 ,32例…  相似文献   

17.
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1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用正面袋联合中、西药治疗面神经炎 ,取得显著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90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14 2例 ,其中男 87例 ,女 5 5例 ;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11岁 ;病程最长 5个月 ,最短 0 .5天 ;左侧面瘫 74例 ,右侧 6 8例。对照组 4 8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13岁 ;病程最长 4个月 ,最短1天 ;左侧面瘫 2 2例 ,右侧面瘫 2 6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正面袋 (取中药白芷、防风、秦艽、川芎、当归各30 g,钩藤、僵蚕、白附子、丹参、黄芪各 2 0 g,电热干燥 ,粉碎成极细末 ,用细纱布缝制边长 5 cm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自制的膏药外敷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2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5例中 ,男 2 1例 ,女 10 4例 ;年龄 2 2岁~ 6 7岁 ,平均 41岁 ;左侧 49例 ,右侧 76例 ;均为单侧发病 ;病程5d~ 3个月 ;治疗时间 3d~ 15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 996年 7月以来运用KW -2 0 8电脑减肥美容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比较满意 ,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 1 5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例中 ,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5岁 ;大多数为青壮年 ;病程 1 5~ 2 0d者5例 ,2 1~ 30d者 9例 ,30d以上者 1例 ;右侧面瘫 8例 ,左侧面瘫 7例。全部患者皆有口眼歪斜 ,患侧额纹消失 ,眼裂开大 ,闭目无力 ,鼻唇沟变浅 ,说话漏风 ,不能吹气 ,鼓颊困难 ,容易流涎 ,进食时常嵌在齿颊间等主症。1 .2 治疗方法 :用生理盐水 (或清水 )将置电极处皮…  相似文献   

20.
肾康敷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 1 995年 1 0月~ 1 997年 1 0月间应用自制肾康敷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4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 ,就诊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6岁~ 59岁 ,平均 31岁 ;病程 3d~ 9浕 ,平均 2年 1个月。对照组 2 0例 ,男 1 3例 ,女 7例 ;年龄 5岁~ 57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3d~ 7浕 ,平均 1年 9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基本相似 (P >0 0 5)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治疗组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加用自制的肾康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