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临床集锦     
<正> 方药组成:葛根15~50g,麻黄15~20g,桂枝、白附子、川芎各10~30g,羌活、防风、僵蚕各10~15g,全蝎粉5~10g(冲服),甘草6g。小儿用量酌减,水煎服,日1剂。加减:湿盛腮肿或眼睑浮肿者加茯苓、苍术各15g;发热者加柴胡、黄芩各12g;服上方3~5剂后,减麻黄、桂枝、葛根、羌活用量,加红花10g,当归15g,黄芪15~30g;恢复期可服十全大补汤加减。  相似文献   

2.
加味通乳丹治疗产后缺乳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玲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30g,当归、穿山甲、白芍各10g,王不留行15g.加减法:气血虚弱为主者加人参10~15g,热地15~30g;肝郁气滞较明显者加柴胡、青皮各10g伴肝郁化热者加蒲公英15~30g,夏枯草10~15g.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d为1个疗程,服药1疗程后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方含白芍30-50g,白术20—30g,白芷、桃仁、全蝎各10g。风寒型加桂枝10g;风火型加黄芩15g;瘀热型加黄芩、丹皮各15g。日1剂永煎服;10日为1疗程。结果:治愈51例,显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5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各15g),水煎150m L,1剂/d,早晚温服。治疗组35例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桂枝15g,茯苓20g,牡丹皮、赤芍各15g,桃仁、艾叶各10g,香附20g,吴茱萸9g,肉桂5g,当归20g,川芎15g,白芍20g,地黄15g,黄芪30g,续断15g),水煎150m L,1剂/d,早晚温服;湿气偏重加苍术20g,茯苓为30g;血瘀偏重加三棱15g,牛膝10g;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加附子6g;肝郁气滞加佛手、柴胡各10g;乳腺增生加夏枯草30g;湿热瘀结加败酱草25g,薏苡仁30g,土茯苓15g。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子宫附件、盆腔积液、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合艾附暖宫丸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钟洪氏等报道,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的自拟基本方(党参独活各15g 苡米30g苍术12g 黄柏当归泽泻各10g 威灵仙云苓各20g 桂枝9g)治疗原发性痛风54例,痛甚者加元胡15g、制川乌、细辛各10g;肾虚者加杜仲15g;尿路有结石者加金钱草30g、猫爪草20g;挟淤血者加丹参30g、赤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法:炙甘草12~30g,人参、阿胶(烊化)、桂枝各10g,生地30g,麦冬15g,麻仁20g,大枣10枚,生姜5片。肾阳虚者,加鹿角胶、附子;心阳虚者,加黄芪;血瘀者,加丹参、当归;失眠者,加夜交藤、五味子、枣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5 4例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男30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6年。治疗方法 通络止痛汤组成 :黄芪 15 g、薏苡仁 30 g、独活 10 g、羌活 10 g、秦艽 10 g、桑寄生 15 g、熟附子 6 g、桂枝6 g、丝瓜络 10 g、鸡血藤 15 g、当归 15 g、川芎 8g、木瓜 12 g、茯苓 15 g。水煎服 ,早晚各 1次 ,日 1剂。辨证加减 :寒重者加防风 ,加大桂枝用量 ;有热象者加黄芩 ;湿象重者加重薏苡仁用量 ;腰痛明显者加川续断、杜仲 ;气虚者加重黄芪用量 ;纳差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血瘀者加赤芍…  相似文献   

8.
桂枝茯苓丸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庆秀  乔军  李咏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09-1009
近年来 ,药物流产被临床妇产科广泛应用 ,但药物流产后易发生阴道出血 ,淋漓不净。笔者将桂枝茯苓丸改为汤剂 ,并临症加减 ,治疗药流后阴道淋漓出血 10 6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桂枝茯苓丸改汤剂加味处方 :桂枝 12g ,茯苓 15 g ,牡丹皮 15g ,桃仁 10 g ,赤芍、白芍各 15g ,生蒲黄 10 g ,五灵脂 (炒 )10 g ,益母草 30g ,三七粉 (冲 ) 3g。伴气虚去五灵脂加党参、白术 ;血虚加当归、阿胶 ;气郁加制香附、川楝子 ;瘀久化热 ,恶露臭秽加蒲公英、红藤、墓头回、败酱草。每日 1剂 ,水煎服。早晚各 1次 ,6天为 1疗程 ,一般连服 2个疗程。结果 ,…  相似文献   

9.
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肩周炎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中 ,男 18例 ,女 38例 ;年龄4 5~ 6 8岁 ;病程 1个月~ 2年。左肩 2 0例 ,右肩 36例 ,多在秋冬季节发病。1.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桃仁 10 g、红花 10 g、当归15 g、川芎 15 g、熟地 2 0 g、白芍 10 g、黄芪 30 g。若为行痹(风气胜 )加独活 15 g、秦艽 10 g、防风 10 g、桂枝 10 g、桑枝 10 g。若为痛痹 (寒气胜 )加制乳香 10 g、制没药 10 g、桂枝 10 g、吴茱萸 10 g。若为着痹 (湿气胜 )加细辛 5 g、苍术 15 g、薏苡…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药 柴胡12~30g,黄芩10g,半夏、鸡内金各10~30g,金钱草30~60g,海金砂、郁金各10~20g,陈皮10~15g,生甘草6g,生姜3~8片。辨证加减;发热重者加金银花30~50g;胁肋疼痛明显者加玄胡、川楝子各10g;恶心呕吐甚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30g;胃脘胀满者加厚朴10g;纳呆者加三仙各3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或潘泻叶等;黄染者加茵陈30~60g,栀子15g。水煎服。1dl~2剂。 治疗结果 30例中,痊愈(服药3~15剂诸症消失、胆囊B超正常者)23例;好转(服药5~15剂、症状好转者)7例。  相似文献   

11.
温阳通络汤组成鹿角霜、熟地各30克,干姜、桂枝、白芥子、姜黄、羌活各10g,麻黄、乳香各6g,甘草3g。日1剂,水煎温服,饭后服。肩部畏寒甚者加制川乌10g;肩部痛剧者加没药6g,鸡屎藤30g;肩部痠重加灵仙、秦艽各15g;屈伸不利加伸筋草、豨莶草各20g;气血不足加黄芪、党参各30g,当归15g;病久不愈加地鳖虫、穿山甲各10g。同时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炙甘草、人参、阿胶各15g,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各12g,生地、黄芪各30g,当归、瓜蒌、薤白各20g,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7~10d为1疗程。临症加减,气滞血瘀加元胡、红花、没药;心阳不足加附子、桂枝、琥珀粉;胸闷加郁金、降香;多汗加五味子;阴虚加少参,玉竹等。 治疗结果 治愈(症状消失,EKG正常),15例,好转(早搏次数减少,症状改善)7例,无效(症状无改善)3例。  相似文献   

13.
<正> 治疗方药 黄芪60~100g,丹参40g,赤芍、王不留各30g,党参、川芎各20g,桂枝15g,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各10g,三七(冲服)4g,生姜3片,大枣3枚。阳虚加熟附子15g;气虚甚者去党参加人参10g;气滞重者加檀香、薤白各10g;痰滞重者加瓜蒌、白芥子各15g,半夏10g;脘痛纳差者加砂仁10g或焦三仙各15g,水煎2次,早晚分服,并患者忌食生冷、戒烟、禁酒,注意精神、饮食调养。  相似文献   

14.
病种包括支气管的炎症、哮喘及扩张。用本方加减:泽漆15-90g,紫菀、款冬花、白前各15g,沥半夏10-30g,前胡10g,紫胡15-30g,枳壳、桔梗、生甘草各9g。偏寒选加炙麻黄、细辛、桂枝、生姜;偏热选加黄芩、桑白皮、银花、连翘;血瘀加丹参、郁金、桃仁;哮鸣选加地龙、全蝎;兼胃疾加黄连、吴茱萸、海螵蛸。日1剂水煎(小儿水煎3次分2~3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生姜涂擦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25例门诊患者,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烟酒,海鲜,鸡狗肉。桂枝加龙骨牡蛎(桂枝5g,白芍10g,生姜6g,大枣5枚,甘草10g,龙骨、牡蛎各20g;燥热加知母、石膏各10g,黄连5g,黄芩、黄柏、山栀子各10g;湿热加苍术、茯苓、香附子、陈皮各10g,白鲜皮12g,生薏苡仁15g;肾虚加生地制、首乌各20g,山药、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各10g;气虚加黄芪、党参各15g,白术10g;血虚加当归、熟地各15g;失眠多梦加枣仁炒30g,柏子仁10g,茯神15g;便秘加大黄5g),水煎300m L,早中晚饭后30min口服。外治:鲜生姜斜切,睡前切面反复擦患部,擦至头皮发红为止,细毛长出后停止涂擦。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皮脂、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结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联合生姜涂擦治疗脂溢性脱发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药:防风、羌活、当归各12g、川芎、白附子、僵蚕、白芷各10g,地龙9g,全蝎5g。水煎分2次早晚服。日1剂,10d为1疗程。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血虚者加丹参20g,熟地15g,白芍10g;痰湿重者加菖蒲、天竺黄各10g;风寒重者加桂枝10g;面部及口舌麻木者加鸡血藤30g。治疗结果:痊愈(自觉症状消失,患侧面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46例,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面肌运动功能部分恢复)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  相似文献   

17.
蔡华普  徐晶 《陕西中医》2000,21(12):564
治疗方法:安冲调经汤药物组成:黄芪24~30g,鹿角霜、川续断、菟丝子各15g,炒白芍、生地、茜草、党参各12g,阿胶、旱莲草各10g,香附6g.月经期再加荆芥炭、地榆炭各10g,乌贼骨15~30g.偏脾气虚者加炒白术12g,炒山药15g;偏肾气虚者加桑寄生、炒杜仲各15g,淫羊藿6~12g;伴有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10g.女贞子15g;伴有血瘀者加三七3g,益母草10g;伴见气滞者加乌药6g,荔枝核10g.用水煎煮2遍,取汁400ml,分2次服下,每日1剂.每来经前开始服用,血止后停服,连用1~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8.
少腹逐瘀汤治疗痛经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法:元胡、没药、蒲黄(包煎)、香附各15g,五灵脂、当归各10g,川芎、小茴香各6g,肉桂3g,细辛1~4.5g,生姜适量。月经量多有血块者加枳壳12g,益母草30g;月经量少者加炒红花、川牛膝各12g;子宫发育不良者加菟丝子30g,杜仲、续断各15g,桑寄生30g;盆腔炎者加红藤、败酱草各30g;卵巢囊肿加三棱、莪术各10g,生牡蛎30g(先煎),泽泻15g;子宫肌瘤者穿山甲15g,地鳖虫10g,经后腹痛加艾叶12g,党参30g。于经前6d开始,每日1剂,连服4~6d。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法: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各10~15g,丹参15~30g。上肢疼痛酌加桂枝、桑枝、蟹爪、姜黄各10~20g;下肢疼痛酌加牛膝、木瓜、防己、川乌、草乌各10~15g;腰背部疼痛酌加续断、山萸肉、灵仙、枸杞、土元、葛根各10~30g;胸部疼痛酌加檀香、降香,薤白、栝萎各10~20g;头部疼痛酌加川芎、白芷、细辛、柴胡、京子各10~30g。每日1剂,2次分煎,每次加水约400ml煎至约250ml,早晚各服1次.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锐文 《河北中医》1998,20(2):114-114
笔者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炎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9例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60岁以上50例,59岁以下39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喘,发热.体温37.4.~37.9℃31例,38~38.9℃49例,39.O℃以上9例.白细胞总数6×10~9/L~9×10~9/L6例,11×10~9/L~15×10~9/L43例,16×10~9/L~35×10~9/L40例.肺部均可听到湿罗音,所有病例均经X光拍片,诊断为肺炎.2治疗方法麻黄5~10g,桂枝10g,白芍药10g.细辛5g,法半夏10g,干姜10g,五味子10g,炙甘草7g,鱼腥草30g,黄苓15g,杏仁10g.寒痰粘稠加白芥子、紫苏子、旋覆花各10g,去黄苓、白芍药;痰热郁肺加石膏、川贝母各15g,去干姜、桂枝、细辛;体虚加人参.白术、当归、熟地黄各10g,去黄苓、麻黄.水煎服,日1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