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植入椎体间螺纹融合器 (BAK)及椎弓根内固定对腰椎失稳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4 6例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间植入BAK手术治疗。结果  14 6例患者术后随访 8~4 8个月 ,平均 2 6个月。未发现椎间植骨不融合情况 ,术后优良率 94 5 %。结论 后路椎间植入BAK并配合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具有入路简单 ,并能充分减压的特点 ,它克服了传统椎间融合术的许多不足 ,提高了对腰椎失稳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失稳症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腰椎失稳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及环形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随访18~60个月,术后3个月时功能评定结果为:优27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6.8%.结论 该方法具有入路简单,减压充分,融合率高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腰椎融合术的许多不足,提高了对腰椎失稳症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PLIF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8年3月对31例腰椎滑脱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手术疗效、滑脱椎体复位率及椎体间植骨融合率。结果后路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确切,复位率为96.8%,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6.8%,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0.3%。结论腰椎间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减压彻底、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RF-2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撑开椎间隙后行椎管扩大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开孔,椎体融合器(TFC)固定。结果 63例经5—38个月随访,症状消失40例,明显减轻17例,优良率90%。X线片显示椎间融合率86%。结论 使用TFC内固定治疗节段性腰椎间失稳症,能彻底摘除椎间盘组织,增加及维持椎间隙高度,增加椎管及椎间孔面积;恢复前中柱负重并可达到椎间即刻稳定,融合率高,且具有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和节约治疗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术后随访1年一4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6%,2年2个月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可使滑脱失稳的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保证脊柱骨性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经后路植入椎体间融合器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植入椎体间螺纹融合器(BAK)及椎弓根内固定对腰椎失稳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6例腰椎失稳症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并椎间植入BAK手术治疗。结果 146例患者术后随访8~48个月,平均26个月。未发现椎间植骨不融合情况,术后优良率94.5%。结论 后路椎间植入BAK并配合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具有入路简单,并能充分减压的特点,它克服了传统椎间融合术的许多不足,提高了对腰椎失稳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Cage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2例腰椎滑脱患者,其中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age(21例)或植骨(3例)椎体间融合共24例:峡部裂型16例,退变性8例;腰4椎体滑脱13例,腰5椎体滑脱11例。按Meyerding分度:I度滑脱18例,Ⅱ度滑脱6例。2例先作后路椎弓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再作前路Cage植入,一期完成手术;其余22例均作后路切口行椎弓切除或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其中19例加用单枚Cage后外侧斜向植入行椎体间融合,另3例行椎体问植骨融合,而使用Cage病例中有6例在其前方加用骨碎块植骨。结果:24例均获得3~4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根据Asher的疗效观察项目:优12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7%。结论:腰椎滑脱的治疗减压后的融合是关键;为了达到融合的目的,复位内固定是必要的;减压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而后外侧斜向放置单个Cag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路椎体间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失稳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经前路应用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失稳症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21例经临床诊断存在严重腰痛的患者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和cage置入椎间融合术,并进行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评价及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时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增宽、根管扩大、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24个月(平均18.6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融合节段稳定,JOA评分从术前平均9.5分提高到术后23.5分(P<0.01)。结论:前路应用cage行椎间融合固定术具有提供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恢复脊柱生理平衡的优势,是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后路两种内固定装置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分析两种内固定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是否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135例进行调查,所有病例均采用腰椎后路手术,其中采用单纯植骨融合术21例,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复位装置加植骨融合术85例,应用椎弓根钉复位装置和螺纹椎体融合器(TFC)联合固定29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3年。结果 应用内固定复位装置的病人术后滑脱复位率、椎间隙高度均明显提高;且术后6个月后,联合内固定装置可有效提高椎体融合率而降低患者腰痛及椎体滑脱复发率。结论 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椎体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关键,联合内固定为临床治疗腰椎滑脱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症,手术减压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双侧椎板切除及神经根的减压,可充分缓解上述疾病所致症状,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却容易引起日后发生的腰椎失稳、腰痛、滑脱复发或加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进行脊椎融合。自2000年10月以来,应用BAK或TFC椎间融合器置入技术治疗上述疾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应用Cage与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Cage和Cage联合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治疗效果;探讨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疗效与融合率的方法。方法:5年内随访到202例共243个节段(L_2~S_1)PLIF手术患者,单个节段手术单独用Cage 110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50例;双节段单独使用Cage 18例,联合使用椎弓根螺钉23例;3节段1例,使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均采用后侧入路斜向置入单枚长Cage,其中圆柱形螺纹Cage 100枚,接触式Cage 90枚,楔形53枚。术后平均随访2.8年(6月~4.5年),并行影像学评估和临床效果评价,包括X线片和薄层CT扫描;用ODI作术前/后的临床评价。结果:融合率术后6月90.1%(219)、12月93.0%(226)、24月95.1%(231);临床症状缓解率术后3月91.6%(185例),6月以上95.0%(192例);术后并发症:一过性足下垂和伸踇乏力30例;Cage后滑出3例(1.2%);术后脑脊液漏5例(2.4%);术后下腰痛持续3月者10例,持续6月者3例,1年以上者1例;术后内植物下沉、假关节形成者1例。结论:应用PLIF腰椎体间置入Cage行融合术是满意而可靠的方法,2节段以上单独应用Cage可发生内植物滑出、椎体塌陷等并发症,Cage联用椎弓根螺钉可以有效防止融合器的松动和后滑出,尤其是多节段的后路减压融合术时。良好的手术技巧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路单侧后外侧融合基础上,单枚BAKcage斜向置人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270°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9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7例,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A组)或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椎体间植骨融合(B组)两种270。融合方法治疗。结果19例病人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joA评分总体满意率为95%,其中A组为100%,B组为91.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19例病人均完全复位,随访复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人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cage明显后移沉降和神经根及马尾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人术后1年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最终随访椎间隙高度平均减少1.2mm,B组较A组明显。结论两种后路270。植骨融合方式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对后柱破坏少,具有较高稳定性,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复位丢失率,提高脊柱融合率。  相似文献   

13.
自体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节段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自体植骨(椎间扩孔结合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块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节段性下腰不稳或潜在不稳91例.结果 9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74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8%.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矫正滑移,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达到即刻稳定,增加植骨的融合率,提高了融合率,节省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后路椎弓根固定270°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后路单侧后外侧融合基础上,单枚BAKcage斜向置入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的270°融合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对19 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按Meyerding分度,Ⅰ度滑脱12 例,Ⅱ度滑脱7 例,分别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A组)或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单侧后外侧融合并椎体间植骨融合(B组)两种270°融合方法治疗.结果 19 例病人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JOA评分总体满意率为95%,其中A组为100%,B组为91.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19 例病人均完全复位,随访复位无明显丢失.所有病人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cage明显后移沉降和神经根及马尾损伤等并发症.全部病人术后1年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最终随访椎间隙高度平均减少1.2 mm,B组较A组明显.结论 两种后路270°植骨融合方式加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对后柱破坏少,具有较高稳定性,均能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复位丢失率,提高脊柱融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MastQuadrantTM可扩张管通道系统下单侧固定加Cag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Quadrant微创下单侧固定加Cage椎间融合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4~76岁。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背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1例患者经14~3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腰部及下肢症状完全缓解,术后3 d下地行走,椎间高度无丢失,影像学上椎间融合率100%,临床疗效据日本JOA评分,由术前(7.6±2.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25.7±1.4)分,治疗改善率末次为84.46%,ODI评分由术前(55.5±5.2)分下降至末次随访的(10.9±3.0)分。结论 Quadrant微创下单侧固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两种不同融合法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对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78例,男43例,女35例;年龄45~68岁,平均52岁。L4滑脱33例,L5滑脱45例;度滑脱12例,度滑脱66例。78例患者中行PL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3例,行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45例,记录两组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即刻及随访2年后的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及植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JOA评分)。结果术后即刻X线影像学结果,包括滑脱矫正、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时,在滑脱矫正及滑脱节段椎间隙高度的维持上PLIF组优于PLF组(P〈0.05),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并PLIF与PLF都是治疗度以内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的有效方法,PLIF在对滑脱矫形的维持及结构的稳定上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PLF后期易出现矫正丢失,但临床疗效不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31例经8~31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依据日本JOA评分法;优良率87.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大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cage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1月采用扩大PLIF、cage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51(35~82)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腰椎滑脱13例,腰椎管狭窄症32例,行单节段融合48例,行双节段融合18例。通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对比,对融合率、对JOA评分及椎间高度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本组6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7)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63例发生椎间融合,融合率达95.5%,其余3例未获得融合。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月以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3.4±3.2)分、(21.2±3.5)分及(23.3±3.8)分,融合节段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7.6±2.8)mm、(11.0±1.6)mm及(10.3±1.5)mm,术后1周及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平均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不同时点间JOA评分、椎间隙平均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PLIF避免了过度牵拉可能造成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损伤,cage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恢复椎间高度,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后路椎体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疗效。方法 35例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选择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前、术后对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JOA评分,同时评估术后腰椎融合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优21例,良8例,一般4例,差2例,有效率95%。术后椎间植骨临床愈合35例,植骨愈合有效率100%。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