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梅寒 《心理与健康》2009,(12):42-42
女儿坐在桌前读着她才学的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文中有这样一句:“我简直忘了我是个人,爱尔莎是只狮子了。”这是一个重点句,对理解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的母子之惭艮是关键。我一遍遍强调这句话的感情色彩、语音语调,可奇怪得很,女儿每次都读成:“我简直忘了我是个人,爱尔莎只是只狮子了。”第一次出错,我和颜悦色地帮她纠正,第二次出错,我耐心有加地提醒她注意,可她竟然第三次出错,在同一个地方。这让我大为光火,吼着她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2.
我在班里有个好朋友,我们从入学刚开始就认识了、我很用心地待她,只希望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份友睛、我会早起为她买好饭,帮她做值日、打热水,会在两人有小争执时主动道歉,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错……我如此用心地对待她,可最近,好朋友又跟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儿走得很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了,我说自己不希望我和她之间还会出现另外一个人,但她却说这不会影响我俩的友情,争执到最后我们两人不欢而散、我满以为这次她会主动来找我和谈,却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我觉得累了,不再相信友情了,我想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校园.”16岁的小蕾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自己一再受到好朋友的冷落与伤害,都不想上学了。  相似文献   

3.
王旭飞 《校园心理》2006,4(2):45-45
“老师,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冬儿的开场白吓了我一跳。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在沙发上坐下,并为她倒了一杯水。接着,听她道出原委:  相似文献   

4.
添加幸福     
吃过晚饭后,我的一个老朋友与我聊了起来。她承认,她和她丈夫一直觉得很孤独。“我也说不清楚,”她说。“我们过着很和谐的婚姻生活,我的孩子们也不错,我的工作虽然不怎么辉煌,但很安全,可却总有乏味之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真得研究一下是怎么回事儿!有些过了五十岁的妇女就觉得她们的生活没意义了。我常见到这种人,有的甚至还很年轻就认为无法补救。许多人的误区就是:他们不知道,人在  相似文献   

5.
舞出你的美     
一位妹妹给我留言,说男友一连几天不回她信息,在网上等他到12点也不见其出现,她很痛苦,多次想放弃,却又觉得不能够,舍不得,只因为深爱。她说:“姐姐,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我家居住的小区与单位之间隔着一条小河,每天上班我都要经过一座桥,顺着两岸的沿江路走好长的一段。天长日久,我有一个发现:当行走在此岸时觉得对岸的景色很美,绿树婆娑,人影朦胧,特别是烟雨蒙蒙或斜阳西下时,对岸的景色仿佛画境。待过了大桥,彼岸成了此岸,便觉得对岸的景色也很美。尤其是傍晚出来散步,对岸的高楼、彩灯映入河中,倒影更平添几多神韵。美学家说:“距离产生美”。离我们很近、很真实的东西,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不觉为奇;而有了一定的距离,则会令我们好奇并产生美感。  相似文献   

7.
在书中读到几句耐人寻味的文字:“中国词典中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美国教科书中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乍看上去大同小异,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可细细品味却有差异,一个是“生存”,一个“为了梦想”;一个是“经历”,一个是“表演”。思来想去。悟出一点道理:人生其实就是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8.
学习做夫妻     
有个社会学家曾问总统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做驾驶员难呢还是做夫妻难?”总统很奇怪:“这还用问?当然是做夫妻难!”社会学家也很奇怪:“可是,为什么做驾驶员就必须先通过培训,还要考个驾驶执照才行:而做夫妻却可以不接受培训,更不用通过考试呢?”  相似文献   

9.
《心理与健康》2014,(8):12-14
A心声要让父母听见 38岁的丽琴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平日里工作忙碌的她,几乎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父母:虽然和父母同在一个城市,但除了节假日,平时见一面最短也要间隔两周,这一来是因为交通的原因,这么大的城市,回趟父母家几乎要付出半天的交通时间;二来,丽琴经常出差,和丈夫孩子都是离多聚少,想长久陪在父母身边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好在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一)门开着,却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我循声看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女生,拘谨地站在那儿,眉清目秀,满脸通红,两眼不安地望着我,欲言又止。我微微一笑,和蔼地对她说“请进。”她慢腾腾地挪了进来,没有坐到我面前的座位上去,却坐到了离我两米多远的椅子上。她双手拿着一本书,不停地将书翻来翻去。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清瘦的男孩,他蓬乱的头发和无神的眼睛仿佛昭示着他内心的焦虑。 他说:“我是一个文科生,从小性格较内向,父母离异后我跟着父亲生活。我是自费上的高中。高一时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当我向她提出进一步交往的要求时,她却以影响学习为由拒绝了。现在两人基本上不说话,见了面还很尴尬。我知道我配不上她,也知道这样的交往会影响学习,但心里却始终丢不下她,为此十分苦恼,觉得生活没意思。我该怎样才能忘掉她?”  相似文献   

12.
相爱与相守     
如果爱情可以用粉红色表示,仇恨也许是黑色。那彼此相守呢,会是什么颜色? 茉莉,人如其名,清新而淡雅,初见她的感觉如春天般或幽或秀,可当她说话时,却一下子让我跌入了凛冽的冬天,只见她满脸怒气,决绝地说:“我恨他”我愕然了,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3.
"我很丑"吗?     
第一次上选修课试听时,我去得比较迟,发现教室里的人并不多,我轻轻走进去找个位子坐下。初次上课的新奇使我四下张望,一盏茶工夫,我便发现了一件怪事:同学们大多聚集在教室的前部,只有一个看起来有点娇小的女生,坐在离他们有一排之隔的墙角,更奇怪的是,当前面有人扭过头来时,她会不自觉地拿起书遮住面孔。“咦?”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记住每个人的喜好,你就能冲破彼此的陌生,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 我是保险销售员。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说服一个人,让他买我的保险是非常艰苦的。记得头几个月,打电话给朋友,并不是为了劝说他们,而只是为了诉诉苦,可朋友们却总厌烦地说:“哎呀,保险这东西单位都给上了,你就别难为我了。”  相似文献   

15.
班上的丹心地善良,人缘也好。她见芬在班上比较孤单,就主动接近她,邀她一起玩。芬刚开始感到很高兴,庆幸自己也有了一个要好的朋友。可没过多久,她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她主动接近我,是不是因为看我学习好,想沾我光啊?”“她并不是真想和我好,只不过想利用我,想让别人都觉得我听她的似的。”有了这番猜疑后,芬越看丹越不顺眼了。丹向她请教学习问题,她觉得是沾她的光:丹和别人一起玩,她又认为印证了“丹并不真想和我好”的想法。所以,她总是对丹发脾气,耍小性子,对丹冷嘲热讽。丹脾气再好,也受不了她这般的“待遇”,渐渐的,两人的关系疏远了。现在的芬又成了“孤家寡人”。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趁着双休日,我打电话给住在乡下的母亲,让她来我这里住几天,散散心。母亲欣同意了。母亲离我家不算太远,坐长途车三个多小时就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正> 思念是和距离成正比的,距离越远,思念就越深越醇;同样,距离近了,思念也就淡了。当距离变成零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谈什么思念了。我觉得,这是件可怕的事情。对云的感觉完全是建立在醇醇的思念上的,我们一直是在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第一次见她时,她就在我心里荡起了圈圈涟漪。她和我同班,但是我的腼腆和谦虚让我和她保持着远远的距离。我在大家心里是个优秀的人,学习不错,口才不差,是球队的主力……。我有好多的朋友,但是,  相似文献   

18.
《心理与健康》2007,(4):62-62
Q:我女儿自小乖巧听话,非常讲礼貌,是我们眼中的乖乖女。可升入中学以后,却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越来越不听话了,我们为她操尽了心,可她呢?初三的学生啦,书不好好地读,整天就知道玩,真是气死人…….而且只要我们讲她几句,她马上顶嘴,仿佛面对仇人一般。孩子为何会仇视父母?  相似文献   

19.
父爱的影子     
小颖是一个感情丰富、善于表达的女孩子。她第一次来到我的咨询室,没有一点儿拘束,刚一坐下就告诉我,她很烦恼:“老师,有一件事情很奇怪——我总是不敢面对一个我很喜欢的男生。我之所以喜欢他,是觉得他很完美,是我想象中的白马王子那种类型的人,喜欢之外还有一种崇拜的感觉。我想让他知道我的感觉,就经常给他买东西、送他一些小礼物,还从家里给他带很多吃的。我对他好是不求回报的那种,我们的感情很单纯,连手都没有牵过,不好当面讲话,就写纸条来沟通。我喜欢他,但面对他时我却无话可说,真的很痛苦!在同学们眼里,我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但不…  相似文献   

20.
“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我已习惯每个傍晚去想她……”她?有时,连我自己都搞不懂,想的究竟是哪个她,因为这是我和她,还有她,我们大家的故事。我也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写下这个故事,也许正如这世间的许多事情,原本就没有写出来的必要,可它却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某作家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奇迹,不幸才是常规。”也许当时的他就已经知道,历史将会于十多年后,在人间安排下这样一个不幸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