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推拿合颈椎牵引治疗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临床观察对照神经根型颈椎病59侧,观察组35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电针、颈椎牵引、穴位注射等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推拿合颈椎牵引疗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79.1%,两组都取得较好疗效;观察组愈显率为71.4%,对照组愈显率为45.8%,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和常规电针、牵引疗法,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治疗组痊愈率为56.00%,对照组则为32.00%。两组比较,P0.05。结论: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常规电针、牵引疗法为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颈椎牵引和单纯牵引疗法,治疗10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7.1%,P<0.05。结论:电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纯牵引为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絮刺拔罐结合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电针结合颈椎牵引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絮刺拔罐结合仰卧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絮刺拔罐结合仰卧拔伸手法与电针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但絮刺拔罐结合仰卧拔伸手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为主,配合牵引、中药内服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6例采用电针治疗为主,配合牵引、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9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44.44%,总有效率86.11%。结论:电针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使用价值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谭峥 《中医药导报》2011,17(7):70-71
目的:观察牵引下按摩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牵引下按摩并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55例先采用牵引治疗30 min后施以按摩治疗,再接收针刺治疗.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0.7%,对照组为63.6%,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5)....  相似文献   

7.
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非药物疗法为主的综合方案,即牵引、电针、TDP与推拿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13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牵引、电针、TDP与推拿)和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与,IDP)各66例.采用Huskisso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SF-MPQ评分"进行颈肩疼痛评分,并结合患者体征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49.2%,愈显率68.9%,有效率98.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19.4%,愈显率35.5%,有效率95.2%.经统计分析,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电针、TDP与推拿综合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刺血、针刺、拔罐治疗,对照组用针刺、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愈显率47.5%、总有效率87.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疗法结合针刺、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好。  相似文献   

9.
电针、牵引配合项肌静力练习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牵引、项肌静力练习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牵引、项肌静力练习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牵引、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3.3%,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33.3%,有效率7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牵引配合项肌静力练习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电针加絮刺火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加絮刺火罐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电针加絮刺拔火罐的方法治疗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与对照组单纯电针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讨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调气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0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调气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47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均行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美洛昔康同时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内服中药汤剂新身痛祛瘀汤。经过1个疗程(3周)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i观察综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颈部制动、推拿、针灸、中药、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左右侧屈、前屈和后伸最大肌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林伟斌  江伟  黄勇  瞿梅增 《新中医》2014,46(10):102-104
目的:探讨舒筋通络、活血除痹方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应用自拟舒筋通络、活血除痹中药方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颈舒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社会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8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颈背肩肢疼痛、持续时间、上肢麻木、椎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以及社会心理、生活质量方面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通络、活血除痹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7.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胆囊术后方结合西医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2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36例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在西医一般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进行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院自拟胆囊术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与西其汀口服液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我科自2010年9月~2011年11月诊治的5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颈椎牵引加西其汀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动点定位旋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牵引和戴芬口服;治疗组50例,牵引和葛根黄芪汤加减内服。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黄芪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