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收治的52例出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6例)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出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后的血糖指标和自我效能及干预后的遵医行为。结果 出院3个月两组血糖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遵医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定期检验血糖等方面的遵医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较优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较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对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诊于该院的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归入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干预条件启用认知行为护理策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程度(SCL 90量表评分)、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SCL 90量表总评分、血压水平(SBP与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依从率(94.87%)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策略能够提高老年抑郁症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减轻其症状程度,并降低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对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遵医服药、饮食管理、运动锻炼、按时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遵医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结合积极心理暗示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也能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4.
《内科》2020,(4)
目的探讨以共情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共情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持续干预1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服药、肢体功能训练、饮食及生活方式等遵医行为的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共情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8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两组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按时按量服药、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遵医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团体积极体验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遵医行为,也能改善其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的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某社区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动机性访谈社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冠心病血压控制、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变化、遵医行为。结果 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两组患者HH—SESM、MSES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实施后,观察组合理饮食率85.71%、情绪控制率80.95%及定期复诊95.24%高于对照组47.62%、59.52%和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有利于提高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用于乙肝肝硬化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另采取组圈→选定主题→制定计划→原因分析→应对策略→疗效评价的品管圈护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起居规律、适当运动、定期检查等遵医行为,并比较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起居规律、适当运动、定期检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用于乙肝肝硬化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入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4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例数均为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评分、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测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降低其血压水平,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对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参照组(个体化护理)和试验组(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各44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前研究对象遵医行为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遵医行为评分各指标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联合图文健康宣教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个性化康复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11月收诊的86例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依从性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监测90.70%,按时服药93.02%、健康饮食运动88.37%、定期复诊86.05%,高于对照组的65.11%、72.09%、62.79%、65.11%(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避免危险因素,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遵医行为,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心血管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遵医行为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服药、生活方式和门诊随访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丽红  黄敏  李铭  王梅 《传染病信息》2020,33(5):452-45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2—3月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2组均完成9 d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知信行水平、患者遵医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知信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知信行水平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理后遵医防护、遵医用药依从性、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遵医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理素质、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共干预6个月,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素质、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正向情感评分及快乐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负向情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前,两组IBDQ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IB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素质、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予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脑梗死伴冠心病者认为行为加心理干预对其自护能力、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入PCI术后脑梗死伴冠心病合计50例患者,结合抽签法将其中25例归为对照组(依据常规开展各项干预措施),余下25例归为观察组(除对照组各项措施外加以认知行为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和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科学饮食、遵医用药、合理运动、定期复诊比例高出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PCI术后脑梗死伴冠心病者认知行为加心理干预能改善其遵医行为,提升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6.
黄琳  洪晶金 《内科》2023,(3):299-301+308
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后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微信的中医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干预前后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定期复诊、规范用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等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肾功能水平和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进行延续,通过定期随访、电话、网络等方面从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是否按时服药、心理调节、家庭成员配合、定期复诊等全方位进行干预。6个月后复诊,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同时记录6个月中两组患者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遵医嘱、定期复诊、情绪稳定、合理饮食、行为规范、戒烟戒酒6个方面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与患者的饮食生活行为、心理密切相关,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提高,从而达到减少复发、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98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6例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52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从遵医嘱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定期检查等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嘱、血糖控制等有积极作用,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整体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HAMA、HAMD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对照组遵医率为73.68%,观察组遵医率为9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减轻负性情绪,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对患者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8年6月,病例数为6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院内治疗与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生活行为、坚持锻炼、病情自我检测四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94%,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过程中,采取全面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增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