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需求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髋关节置换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康复阶段内心的感受,为医护人员深入探索促进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Giorgi现象学方法 对27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出院当天和出院后4~8周进行2次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对录音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患者的康复需求主要为术前自身准备,住院期间的康复,出院后家庭康复三方面.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强烈的康复需求,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指导.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针对性干预,以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居家模拟培训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162例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高级责任护士实施全程居家生活与出行路径的模拟培训。于入院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开展居家模拟培训有利于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信小程序作业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慢性病患者居家延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1年1~6月入院治疗的4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12月入院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实施微信小程序作业法随访。比较出院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锻练依从性;同时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观察组作业完成达标率为82.61%;两组出院1个月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信小程序作业法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居家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居家进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 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深入了解晚期癌痛患者照顾者不同阶段的照护需求,为照顾者制定阶段性导向式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4例癌痛患者的照顾者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分别在患者入院当天、出院前1d、出院1~2周、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个案纵向追踪,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和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首次疼痛治疗科住院阶段,镇痛及相关信息的需求;出院准备阶段,居家癌痛应对与不良反应处理的需求;出院1~2周,医护人员监督随访及上门服务的需求;出院1~3个月,照顾者身心社灵的健康需求。结论 照顾者照护需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诊疗的不同阶段,为照顾者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照护支持,通过满足照顾者照护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 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据报道, 2011年至2019年我国膝关节置换进入快速增长期, 年增长率为27.43%[1]。目前TKA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仅为3~5 d, 出院后以居家康复为主, 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2, 3, 4]。智能化随访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预后随访, 且能够提供随访问卷及量表的建立、随访计划和任务的设置、提醒、数据统计等功能, 方便医护人员获取随访信息, 提高随访效率,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6]。我团队自2022年1月开始使用智能化随访系统进行患者随访, 现以随访数据为研究对象, 对智能随访系统的应用情况及TKA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电话随访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康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两家医院TKA术后患者15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第1和3个月行常规门诊复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电话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和3个月时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WOMAC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SF-36各项评分和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计划以外返院复诊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体化电话随访可促进TKA患者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减少计划以外返院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的促进及阻碍因素,为有效推进居家安宁疗护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昆明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 结果 提炼出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促进及阻碍因素2个主题,促进因素主题的3个亚主题包括意识到居家安宁疗护的重要性、容易与居民取得联系、患者有居家安宁疗护的需求;阻碍因素主题的4个亚主题包括政策支持因素、医护人员因素、患方因素、风险因素。 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是多维度的,应重视政府、社区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居家安宁疗护的重要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常规护理与基于运动处方设计的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纳入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40例,并使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0例,男4例,女16例;年龄71~88岁,平均(80.5±6.0)岁。实验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70~86岁,平均(79.8±8.3)岁。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基于运动处方原则的康复训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3个月的运动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本组出院时评分(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及术后1、3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实验组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运动处方的康复治疗,对于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髋关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拟订容量管理体验访谈提纲,对1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容量管理认知欠佳(出院后存在认知缺陷,知识寻求行为受阻),心态老化导致管理信念消极(轻视自身价值,个人责任感差异),缺乏容量调节知识与技能(容量平衡维持不佳,容量负荷自我监测不力,容量超负荷识别不足及处理错误),多种社会支持需求(家庭与社会情感支持,社区医院资源支持,远程信息支持与咨询服务)4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认知、知识与技能不足,态度消极,缺乏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现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对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按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随访,观察组住院期间按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同时实施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方案。结果 对照组53例、观察组50例完成研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后9个月观察组居家跌倒发生率及新发脆性骨折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对老年股骨脆性骨折患者实施出院计划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遵医行为,降低新发脆性骨折风险和居家跌倒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7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出院计划服务。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于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评价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髋关节功能。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干预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及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可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进行辅助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标准筛选TKA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以相同的康复方案进行早期康复。患者出院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辅助,根据医生远程推送的康复方案和康复动作3D视频演示进行康复,同时由医生进行远程监测和沟通指导;对照组出院后继续按照住院期间的康复方案自行进行居家康复。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出院时、术后1、3个月的关节活动度(ROM)、WOMAC评分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主被动ROM、WOMAC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出院时主、被动ROM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试验组的主、被动ROM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出院时的WOMAC和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时试验组WOMAC和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家庭康复模式相比,应用智能可穿戴辅助康复系统进行远程康复指导可在TKA术后短期内提高康复效果,并能够将康复宣教、智能预警和数据分析集为一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6西平县人民医院骨科行TKA术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AS理念引入时间为依据,其中2019-01—2021-06围术期采用ERAS理念方案(ERAS组),选择2017-01—201...  相似文献   

14.
出院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出院冠心病患者护理需求的真实内容,为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出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出院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呈现3个主题:疾病相关知识护理需求高;电话随访形式接受度较低,门诊随访需求较高;希望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联合服务机制.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延续护理应以用药、发病的急救与预防、康复及日常健康保健的指导为主要服务内容;采取门诊和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护理服务形式;医院应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的联合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置换髋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家庭干预.比较患者术后1、3、5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干预可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出院意愿,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提炼出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愿出院的3个主题为:自我保健知识及能力缺乏、家庭功能弱化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了解、信任.结论 需普及老年慢性病防治知识及开展延续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老年患者在社区的就诊率,满足其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时段康复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床号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pp用于肺移植患者居家监测管理的效果,为肺移植居家管理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肺移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干预,干预组应用自行设计的App进行居家监测管理。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BODE指数、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并统计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BODE指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移植患者应用App实施居家监测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情绪,但对BODE指数的改善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介绍新西兰怀卡托省医院-社区-家庭老年健康管理相关情况。多学科团队通过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系统对医院术后患者进行早日康复,恢复其回归社会的能力;针对居家有康复需求的居民,政府把相应的服务人员与物品转移至家庭进行高效康复;为了维持及促进居民的健康,社区诊所成立相应的多学科服务团队,科学、规范地管理服务对象的健康。可参照其完善我国老年健康管理体系,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了解患者膝关节置换前后的步态参数变化及特点,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康复治疗,进而得出适用于临床的评价方式。[方法]通过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对行单侧TKA的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步态分析,评估术后步态参数改善程度。[结果]患者手术侧肢体摆动时间、步幅持续时间、摆腿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步速、步频、步长、步幅及行走中活动度在行TKA后3个月有明显改善。[结论]1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3个月疼痛明显减轻,膝关节活动度增加,功能得到良好改善;2对于术后康复锻炼,除常规增加膝关节活动锻炼外,还应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以增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功能;3便携式步态分析仪(portable motion analyzer,PMA)可以客观地记录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步态参数,对评价手术效果及指导功能康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