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国门生物安全面临的全球传染病疫情传入等风险,我国海关通过加强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口岸病媒生物智慧监测工程、强化出入境特殊物品监管以及做好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等措施,提升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建议进一步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国门生物安全监管机制,推进国门生物安全的国际化防线,加强国门生物安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法》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根本法律保障,也是海关维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海关系统应根据《生物安全法》的要求,牵头完善国家准入、指定口岸等相关制度,防控口岸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船舶压舱水管理,推动口岸防控能力建设和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参与相...  相似文献   

3.
《生物安全法》将动植物疫情防控、外来物种入侵防范等国门生物安全一体纳入生物安全范畴,统筹布置以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但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良种质资源和短缺物资的引进、国家粮食安全工程、进口木材加工产业、现代种业工程和保护以及农村振兴战略,尤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任务的提出,对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带来挑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当前口岸查验环节存在的不足做出分析,从完善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口岸查验基础建设、提升口岸动植物检疫查验综合技术保障能力和创新口岸查验机制等4个方面,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口岸查验能力高效维护国门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4.
国门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管机关,维护国门生物安全责任重大。为更好地发挥人才在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中的支撑作用,以厦门海关泉州关区的国门生物安全人才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了解国门生物安全人才结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人才引进规划、人才培养体系、人才使用与流动机制等方面为优化海关国门生物安全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梯度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构建适应国门生物安全建设需要的人才结构体系,为海关国门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国门生物安全法规体系为严防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门、保障国门生物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国际上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国门生物安全防护,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本文全面梳理美国国门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总结其管理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国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健全联防管控协同机制、提升能力建设、推进宣传共治等建议,以期通过借鉴来健全我国国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1978—2023年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文献数据展开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国门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发文现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和文献关键词,把握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未来趋势,为后续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门生物安全的研究机构、作者和文献关键词等信息生成相应知识图谱并分析。结果 共纳用1978—2023年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有效文献1 688篇,国门生物安全研究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是《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共有608个研究机构参与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机构间合作与交流较少,整体较为分散;共有829名作者参与国门生物安全研究,作者合作连接线稀少,合作网络密度低,大多都是各自独立研究,缺少相互合作;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国门生物安全、海关、生物安全法和生物安全等关键词是国门生物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结论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疫情是推动国门生物安全研究的关键因素;我国研究机构之间关于国门生物安全的研究应进一步互相交流,深入合作以建立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7.
国门作为进出境货物、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等合法通道,也是维系国际、国内安全的重要枢纽。国门生物安全不仅作为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兼具国家安全治理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治理的独特属性。因此,加强治理路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升国门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高国门生物安全治理水平,对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门生物安全治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新海关不能停留在原有"防控"理念模式上,还需转变为"治理"的理念,综合统一立法、三分处置、协同治理等多方面措施,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治理能力,希冀能够对强化我国国门生物安全治理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国门生物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并从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国门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从5个方面提出了健全我国国门生物安全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支撑我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法,该法的颁布对于全面提升我国的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海关卫生检疫肩负着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重要使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为海关卫生检疫提供了新的执法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生物安全法》的解析为基础,结合海关卫生检疫通过建设智慧海关体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实践,探讨海关卫生检疫如何依据《生物安全法》进一步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尤其是卫生检疫人才的培养,以应对未来的国门生物安全挑战,确保国门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生物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全人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我国粮食进口量的不断攀升,粮食口岸生物安全挑战日益严峻。进口粮食中重金属、生物毒素、种衣剂与熏蒸剂残留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和有害生物传播扩散、转基因类产品流入等潜在检疫安全问题务需引起关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和维护国门安全压力依然很大。从保障国家安全和保护人民健康出发,开展粮食口岸"三体联动"国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研究,通过探索"深化融合,政企共治,三方协控,口岸联防"的基层监管模式,推进海关监管和口岸主体联动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通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构筑国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屏障。  相似文献   

1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本文运用"新常态"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了新发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交替并存,生态环境恶化,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和集装箱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大宗农产品、食品化妆品进口增长,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国门生物安全进入了"新常态"的观点。国门生物安全"新常态"涉及非传统安全的风险因素多,给国门卫生安全、核生化恐怖袭击、国门生态安全、进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防止"洋垃圾"非法入境等带来新挑战。本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新挑战,提出了通过制订和完善国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关口前移"的卫生检疫疫情防控模式、加强口岸核生化反恐多层次监测体系网建设、提高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方法 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疫情监测预警的要求,总结深圳海关有效开展疫情监测预警工作的成功经验,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结果 建立多渠道监测、多点触发预警、多场景运用的3M-SPR体系,有效提升了监测预警能力.结论 建立3M-SPR体系能有效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是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的可行举措.  相似文献   

13.
由动物疫情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海关总署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进出境动物检疫监管体系,实施严格的检疫准入与评估制度,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防范化解重大动物疫病跨境传播风险,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国门生物安全和畜牧业生产安全,维护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  相似文献   

14.
《生物安全法》将于2021年4月15日生效实施,该法是国家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对海关依法保障国门生物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框架下,在新时期海关的职能定位基础上,简述国门生物安全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海关国门生物安全治理存在的不足,研究探索现代化海关国门生物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面加大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洲猪瘟等重大跨境新发传染病和动物疫情疫病形势复杂多变,给国门生物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该文就加快加大国门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生物安全人才队伍培养、建立平战结合的国门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队伍、重点研发口岸适用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装备、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内容,对如何提升国门生物安全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门生物安全工作是以动植物检疫为主体手段、以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为重点内容、以保障国门生物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工作。本文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主线,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门生物安全工作的作用和价值。国门生物安全工作保障农林业生产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国家主权,服务国家外交外贸大局;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丰富中国特色政策和文化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门生物安全的价值不是单个地存在各个领域,而是相互交织叠加,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0月17日,我国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将生物安全列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领域发展广受重视。本文通过阐述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的范畴,从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微生物耐药等方面,对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综述,为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提供生物安全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8.
《口岸卫生控制》2020,25(3):前插2-前插4
正生物安全风险既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风险挑战!也事关人类安全!近年来,就如何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在第五个"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邀请钟南山等多位院士专家共同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被公认为全球动植物检疫监管最严格的国家之一.2015年以来,随着澳大利亚检疫机构和相关法律的不断变更,现今已形成《生物安全法》为统领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新冠疫情的暴发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再次推向高潮,我国于2020年10月17日通过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体现了新时代对于生物安全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澳大利亚生物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分析澳大利亚生物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和特点,为关检融合背景下我国海关全面深化改革和国门生物安全防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卫生检疫在防范和应对卫生检疫国门生物安全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防止了传染病传入传出,保护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浅析防范和应对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的意义,总结近年来卫生检疫领域防范国门生物安全风险,从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基础保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