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与便血,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诊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童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703-170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表现为柏油样黑便,呕血,头晕,心悸;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出血[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均可发生。临床表现常因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速度不同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2],严重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是儿科常  相似文献   

4.
<正>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出血点通常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血、黑便及贫血等~([1])。若上消化道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血液灌注减少,细胞缺氧,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影响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2])。上消化道溃疡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穿孔,且多数溃疡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而确诊,上消化道出血在上消化道溃疡所占比例较大,其发生出血的因素较多,本研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及肝性脑病,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05年起使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4例,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多,进展迅猛,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诱发肝昏迷、肝性脑病等。本文结合我科2003年8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58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韩年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30-1531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及肝性脑病,危及患者生命。我院于2002年起使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4例,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碧霞  吴繁  游月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88-2188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新生儿的并发症,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感染,早产儿,易发生,如不积极治疗,可致原疾病加重,甚至休克死亡。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近几年采用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局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淑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45-64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与护理,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积极合理的急救与护理可及时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严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小儿机体缺氧缺血、感染、酸中毒密切相关。早产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轻者可影响早期胃肠内营养的摄取,因禁食及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而影响患儿的病情恢复,从而延长住院日增加患儿家长的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重者因出血量大引起失血性贫血、休克而危及生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迅速控制出血,可纠正失血性贫血和失血性休克,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各6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性别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出血量、血小板、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水平、活动性出血情况、休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再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以及做过胃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范围的急性出血,是内科领域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于急性出血发生突然,严重于数分钟内出现休克,但上消化道出血80%可愈,20%可再次复发,病死率高达8%~13.7%。临床应及时诊断,及时抢救,如处理不  相似文献   

13.
王新真  王忠新  金波  向璐  李捍卫  韩军 《中国医药》2010,5(11):1092-1092
肝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原因多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伴糜烂出血、出血糜烂性胃炎、溃疡及胃癌、食管癌出血.如不及时治疗,重者可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迅速、有效、安全地止血已成为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出血量大、难以控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下面就介绍几种上消化道出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申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27-328
<正>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胆等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若救治不当,患者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休克,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8%~13.7%[1]。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该病的确诊率及治疗效果。一般来说,80%患者是可愈的,  相似文献   

16.
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5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某些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新生儿原发疾病加重,甚至休克死亡.2001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58例,应用0.002%去甲肾上腺素洗胃后予300 U凝血酶注胃治疗,止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患者在彻底止血前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止血情况、再出血情况、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32例中出血停止30例,有效率达93.8%,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凝血障碍、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无再出血病例,出血不止行手术治疗1例,出血不止死亡1例。结论在彻底止血前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上消化道出血并休克具有可行性,可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不干扰机体的代偿机制,避免形成的血栓脱落,避免出血加重,减少再出血及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甲氰咪胍预防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亮  王霞  李艳 《河北医药》2006,28(11):1075-1075
患有各种危重疾病的新生儿特别是以窒息、缺氧为主的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很高,导致新生儿大量失血甚或休克,本文应用甲氰咪胍静脉滴注预防之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和胆道的大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一、主诉以呕血便血为主的病例并伴有休克倾向或休克者;二、每次出血量不少于100ml而且在短时间内连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住院患者的数据,根据患者30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10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临床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比较预测模型与GBS、AIMS65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血尿素氮和血乳酸水平、并发慢性肝病、休克指数和再出血患者占比及GBS、AIMS65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 <0.05)。结论 :血尿素氮、血乳酸和再出血(7 d)是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患者30 d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