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运用分子标记,鉴定药用植物天门冬及伪冒天门冬的同属植物.方法 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组两个片段的扩增、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 DelA和De1B两个片段很保守,供试材料除天门冬外序列完全一样;天门冬在DelA和De1B两个片段上存在96个和347个碱基的缺失;经过同源比对,两个片段与psbA基因和rps12基因部分序列类似,这些基因参与编码photosystem Ⅱ protein D1和ribosomal protein S12蛋白.结论 根据天门冬叶绿体能正常的发挥功能,这些缺失不会导致叶绿体功能的变化,推测这两个片段可能是编码photosystem Ⅱ protein D1和ribosomal protein S12蛋白基因的内含子部分;同时该两个缺失片段可以作为天门冬的分子鉴定标记,用于鉴定伪冒的天门冬药材.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大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黄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大黄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并建立系统树。结果:大黄ITS序列G+C含量较高,达66.55%~68.49%,8个样品ITS(包括5.8s)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62~568。所有样品5.8srDNA高度一致,除DH5样品有两个位点的碱基转换外,其余无碱基差异。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以作为大黄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药用大黄在属内与其它种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何首乌的ITS片段遗传差异性,分析该片段在何首乌道地性的DNA分子鉴别和野生资源品种的鉴定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意义。方法从来自不同原产地的何首乌中提取总DNA,以核基因组ITS通用引物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各样品rDNA的ITS及5.8S rDNA完全序列,18S和26S rDNA部分序列,共约648bp,其中ITS1长度为195bp,5.8S长度为164bp,ITS2长度为189bp。序列间共有17个变异位点。结论ITS序列可对何首乌的道地性做出鉴别,对野生资源品种的鉴定具有较好的分辨性。 相似文献
5.
甘肃不同产地当归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甘肃产当归功效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甘肃产当归“道地性”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甘肃岷、漳两县当归ITS序列差异极小,在0.0000-0.0083之间,岷县5个样品与漳县DG9号样品在586位都为C,589位都为T,而漳县其他3个样品在这2个位点分别为T和G。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以作为当归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当归ITS序列第586位和589位2个位点碱基可能成为“岷当归”的碱基鉴别位点。 相似文献
6.
对天门冬伪品—羊齿天门冬进行了药材性状、组织结构及粉末显微特征的鉴别研究,为合理用药及鉴别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nrDNA ITS碱基序列的差异,以期分析绞股蓝的地理分布与ITS基因型的相关性,为我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PCR克隆测序,MegAlign(DNASTAR)软件对序列进行对位排列,PAUP4.0b1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最大简约树.结果 绞股蓝ITS区长度为658~659 bp,变异位点为8.48%,信息位点为2.72%.不同地区的样品在碱基的量、信息位点的碱基位置和遗传距离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TS基因型与绞股蓝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部分不一致,可能主要是因为纹股蓝种内复杂的倍性.结论 ITS序列可作为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而要确定不同地区的绞股蓝合理的亲缘关系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9.
杜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4,26(2):121-121
目前是以费林溶液检识还原糖为天门冬的鉴定试验,但此法可信度不高,为提高可信度,对指标成分用薄层层析法(TLC)鉴定较为理想。本研究从天门冬中首次分离到主要甾体皂苷天门冬皂苷Ⅰ(1)及原薯蓣皂苷(2),以这两种化合物为指标成分的TLC鉴定试验,提议作为《日本药典》收载的鉴定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来源莲rDNA ITS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来源莲的ITS序列,为莲的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技术对莲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得到参试的11个莲栽培品种的rDNA的ITS及5.8S rDNA全序列,18S和26S rDNA部分序列,共约750 bp。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栽培品种莲的rDNA ITS的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来源的莲提供了依据,此法可用于莲种间及真伪品鉴别。 相似文献
11.
天门冬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天门冬组培快速繁殖体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天门冬资源.方法 采用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天门冬不同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0.5 mg/L NAA,pH 5.8;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1.5 mg/L 6-BA+0.5 mg/L LAA,pH 5.8;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其中培养基中铁盐的质量浓度降低到6.95 mg/L,蔗糖的质量浓度降低至20 g/L,pH值为5.8.结论 天门冬不同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嫩芽诱导愈伤率最高,为天门冬最适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天门冬快速繁殖,为其人工扩大栽培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阳春砂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用ITS全序列鉴别各地产阳春砂及常见伪品。方法:从各地产阳春砂及常见伪品绿壳砂和海南砂中提取总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ITS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PCR产物直接法进行测序。结果:各样品的ITS序列总长度均为626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48bp,5.8S序列长度为155bp,ITS-2序列长度为223bp;6个阳春砂和绿壳砂的ITS-2序列完全一致,各样品的5.8S序列完全一致,在ITS-1可各样品却有不同的碱基位点。结论:ITS-1序列可对阳春砂的道地性作出鉴别,明显区分其伪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不同地区半夏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半夏核糖体 ITS 碱基序列差异及其与其地理分布和外部形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法对半夏 ITS1-5.8S-ITS2序列扩增后直接测序,用软件CLUSTRAL 1.83和 MEGA 3.1分析测序结果。结果: 得到我国半夏主要的16个居群18个样本rDNA中的ITS和5.8S rDNA完全序列。ITS1,5.8S和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76,162,246 bp。ITS2碱基频率差异显著,ITS1较为保守。根据两者序列以邻接法建立分子系统发生树。结论:半夏rDNA变异与其地理分布相关,与其外部形态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获得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探索其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RNA-Seq技术对天冬的根、茎、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结果:从天冬转录组中共获得169319条isoforms,最终有147762条isoforms在公共数据库中注释成功。非冗余蛋白(NR)数据库结果显示,天冬与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同源性最高;真核生物相邻类的聚簇(KOG)功能注释信息334380条,可分为25个基因功能大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代谢相关的通路分布最多,为74095条。在注释到的54个转录因子家族中,MYB家族数目最多,共309条。在所有isoform中共检测到48042个简单重复序列位点,从单核苷酸到六核苷酸重复单元均有分布。结论: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天冬全长转录组数据,可为深入研究天冬生物学特性、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其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不同地理居群间的DNA序列变异与地理分布的关系,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破布叶14个居群14份个体样品以改良的3×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选择特异的引物扩增ITS2和psb A-trnH序列;PCR扩增产物直接双向测序分析。DNAMAN 8.0软件处理测序数据,MEGA6.0软件计算K2P遗传距离,运用NJ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破布叶14个居群的ITS2序列均为462 bp,共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居群间遗传距离0.000 0~0.019 8。除云南景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存在8 bp缺失外,其他13个居群样本的psb A-trnH序列均长387 bp,无变异,居群间遗传距离为0.000 0。结论不同地理居群破布叶的psb A-trnH较ITS2更为保守,二者PCR扩增引物特异性好,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高,对其药材及基原植物的分子鉴定可采用psb A-trnH为主,ITS2序列为辅的DNA条形码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ITS序列,为孩儿参种内鉴别提供DNA分子标记.方法 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对孩儿参的rDNA ITS区间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 参试的9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的整个ITS长度变异为623~624 bp;其中ITS1为224 bp,G+C量为52.91%~54.26%;5.8 SrDNA为155 bp,G+C量为54.49%~55.13%;ITS2为244~245 bp,G+C量为55.55%~56.41%.整个ITS区共有17个变异位点(2.72%),ITS1、ITS2和5.8S的变异位点分别为7、7和3个,不同种质来源孩儿参均有若干个特异性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各样品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9%以上;序列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0.013.显示了不同产地、不同种质孩儿参的变异是不超过1个种的范围内的变异.结论 可利用ITS区序列差异,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孩儿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和分析8种细辛属药用植物的ITS序列,为开展该属植物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法克隆ITS全长序列,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结果表明,8种细辛属植物的ITS全长为637~646 bp,其中的5.8 S序列最为保守,长度和碱基组成完全一致;ITS1与ITS2均存在一定的变异,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55~257 bp和226~232 bp,序列中出现大量插入/缺失和转换/颠换现象,ITS1、ITS2的可变位点和简约信息位点数分别为46/30和14/9。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8种细辛属植物在进化树上可分为4组,与传统分类结果完全一致,I~IV分别对应细辛组、华细辛组、长花组和杜衡组。结论 8种细辛属植物ITS序列具有丰富的信息位点,可用于这些植物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8.
远志属7种药用植物ITS1和ITS2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ITS序列进行远志属7种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测定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卵叶远志P.sibirica、瓜子金P.japonica、华南远志P.glomerata、蓼叶远志P.persicariifolia、肾果小扁豆P.furcata和小花远志P.arvensis的ITS1、ITS2序列,借助Clustal X、MEGA 3.1软件比较和分析ITS1、ITS2的序列特征。结果远志属7种药用植物ITS1长度为279~291 bp,ITS2的长度为211~219 bp,变异位点232个,信息位点53个;远志与卵叶远志的遗传距离最小,华南远志与肾果小扁豆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结论远志属7种药用植物的ITS1、ITS2序列可作为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芦笋多糖提取、单糖组分分析及定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提取芦笋多糖,纯化后分析其单糖组分并测定总糖,为今后芦笋多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单糖组成,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结果芦笋粗多糖主要单糖组成为木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44%、7.92%、10.52%、17.15%、41.85%。以单糖混合物为对照品测得粗多糖中总糖的质量分数为79.14%。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度高,可用于单糖组分分析;苯酚-硫酸法实验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芦笋多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