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地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和有关影响预后的因素,我们对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全部46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AMI共46例,占同期住院各种心脏疾病的1.0%(46/4482);占全院同期住院病历总数的0.17%(46/27124)。46例中,男31例,女15例,男:女为2:1。年龄最小43岁,最大87岁,平均71.3岁。其中<50岁1例,50~59岁4例,60~69岁  相似文献   

2.
1993年8月~1994年10月我科应用维生素K_3加服葡萄糖酸钙片治疗婴幼儿腹泻135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5例中,男75例,女60例,年龄最小为35d,最大为2 10/12岁,1岁以内52例,~2岁46例,2岁以上37例。按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的病情分型:中型89例(65.9%),重型46例(34.15),入院最短的半天,最长为1个月。  相似文献   

3.
臧隽 《天津医药》2003,31(12):800-801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临床特征有发热、全身性皮疹及淋巴结肿大 ,多发生于幼龄儿童[1]。我市2002年4—5月青少年患者明显增多 ,其中不乏误诊为其他疾病者。现将我院诊治的院外误诊的46例风疹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46例患者中男27例 ,女19例 ,年龄12~22岁 ,平均17 85岁 ,其中12~14岁7例 ,15~17岁13例 ,18~20岁16例 ,21~22岁10例 ;以15~22岁居多 ,为39例。46例均有前驱症状 ,以发热、咽痛、轻度咳嗽、全身不适、流泪、流涕为主。发热46例 ,体温37 8~40℃ ,均为骤起。前驱期1~2d的42例 ,3~5d者4例。患者均有皮…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现对我院1985年10月~1995年10月46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治愈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15岁以下者3例(6.52%),16~25岁9例(19.56%),26~35岁16例(34.78%),36~45岁8例(17.39%),46岁以上者10例(21.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0岁。职业:农民28例(60.86%),工人9例(19.56%),教师4例(8.69%),学生3例(6.52%),个体经商者2例(4.34%)。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4年6月~1982年6月间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76例,其中绒癌30例,恶葡46例,治疗在明确诊断后立即进行,以至少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化疗为主,结合子宫切除,动脉插管、病灶部位体外放射治疗为辅。在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原发灶及转移灶消失,血HCG持续3次阴性后,至少再巩固1个疗程可达出院标准。76例随访率达100%,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以上,死亡19例,病死率为25%。76例中绒癌病死率53.38%(16/30),恶葡病死率为6.52%(3/46),其中20~30岁组55例死亡9例(16%);30~40岁组9例死亡3例(33%);40  相似文献   

6.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过去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不少患者免除了手术痛苦,保留了生育能力。自1976~1979年,我科收治各类型宫外孕65例,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52例(占80%),手术治疗13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发病年龄:25岁以下3例,25岁~30岁26例,30岁~40岁28例,40岁以上8例。 2.生育情况:已育1~2胎者48例,3胎以上者8例,原发不育者9例;继发不育者46例(3例得两次宫外孕)。 3.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包块消失或缩小1/2~2/3(出院后随访3个月皆消失)。  相似文献   

7.
黄莲英 《医药导报》1999,18(4):249-249
我科1994年1月~1998年12月应用氨苄西林、头孢拉定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4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我科住院病例,男246例,女154例;年龄29天~3岁,~6个月96例,6个月~1岁108例,1~3岁196例。发热37.5℃~38℃190例,38℃~39℃92例,39℃~40℃96例,40℃以上22例;咳嗽388例,气急376例,鼻翼扇动、口周紫绀、三凹征32例;肺部有细湿口罗音380例,伴哮鸣音50例。白细胞总数:(5~10)×109/L180例,(10~15)×109/L148例,(15~20)×109/L46例,21×109/L以上26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86%)。入院时胸片均提示不同程…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1969~1979年间对20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作了手术治疗。男性163例,女性39例。49岁以下36例,60岁以上35例,50~59岁131例。能够切除肿瘤进行食管胃/肠吻合者159例,切除率为78.6%,其中发生吻合口瘘者7例(颈部1/5,弓上3/46,弓下3/108),瘘的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其进行药物联合心理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单相抑郁患者以及双相抑郁患者, 各46例, 分为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单相抑郁组男20例, 女26例, 年龄14~43(27.64±6.31)岁, 受教育年限5~14(8.31±3.21)年, 以抗抑郁剂以及情感稳定剂进行治疗。双相抑郁组男19例, 女27例, 年龄15~44(27.91±6.14)岁, 受教育年限4~15(8.65±3.07)年, 以心境稳定剂、抗抑郁剂以及镇静催眠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以及经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双相抑郁组双相障碍家族史、心境不稳定的患者比例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分均高于单相抑郁组[19.57%(9/46)比2.17%(1/46)、32.61%(15/46)比13.04%(6/46)、(13.42±2.13)分比(7.73±1.24...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0~1990年经外科治疗原发性肝癌46例,均经病理确诊,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着重报告手术切除14例之诊治情况及疗效,并从临床病理角度分析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一、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1例;年龄最小5/12岁。最大65岁,以30~59岁最多(78.2%)。病程最长为1年,多为3个月内就医(78%)。就诊时最常见的主诉为肝区疼痛(59.7%)、上腹肿块(56.3%),尚有食欲减退、腹饱胀、消瘦、乏力、发热等症状,但少见。尤其指出的.本组有10例以肝癌破裂出血入院。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45例,改变1例;甲胎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0年4月~1995年6月用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泄泻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中,男54例,女46例。发病年龄1个月~3岁,其中<1岁79例,1~2岁18例,3岁3例。病程3天~20天,<3天32例,4~7天30例,8~14天18例,15~20天20例。大便次数<5次/日57例,6~10次/日40例,>10次/日3例。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肩周炎起病原因大多不清,治疗方法很多。近3年,笔者收治88例患者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8例,女性46例,男性42例,年龄19~80岁,其中46~49岁以上56例(63.6%)。双侧5例,右侧48例,左侧35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8年。肩关节外展50°~80°,旋转<正常2/3为轻型,共62例(70.5%),肩关节外展<50°旋转不及正常1/3为重型,共26例(29.5%)。肩峰压痛74例。肱骨结节间沟压痛51例,冈上肌压痛80例,冈下肌压痛73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一常见病,全脑血管DSA是其主要诊断手段之一;本文对我科自1990~1998年以来经全脑血管DSA所发现的92例颅内动脉瘤的征象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男性46例,女性46例;年龄26~68岁,39~59岁者占90%;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就诊者72例(78.3%),以颅神经受损就诊者18例(19.6%),其他2例(2.1%);92例中合并高血压病45例(48.9%)。 1.2 材料与设备 用6~FFC06ra导管及5F单弯肾动脉导管;40%泛影葡胺(国产)及优维显(进口);设备是日本产岛津DAR-1200数字减影系统,摄影速率为30帧/秒。  相似文献   

14.
我院眼科近2年共收住院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5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1例、女11例,左眼29例,右眼23例,全部为单眼.年龄小于7岁2例,7~12岁4例,13~20岁11例,21~30岁 19例,31~40岁 10例,41~50岁 3例,51岁以上3例.1.2 致伤原因 拳击伤22例;意外碰伤9例;啤酒瓶盖击伤3例;玩具枪击伤2例;弹性物击打伤7例;爆炸伤4例;硬物砸伤5例.1.3 分类与分级 原发性出血43例,占84.3%,继发性出血9例,占15.7%.Ⅰ级(占前房1/3以下)24例,占46%,Ⅱ级(占前房1/3-1/2)19例,占36.5%,Ⅲ级(占前房1/2以上)9例,占17.5%.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8日~7月23日北京燕山地区发生猩红热流行,现将我院诊治的85例猩红热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报道如下。1临床特点85例患儿中男41例,女44例。年龄3~4岁5例,4~6岁30例,6~13岁50例。均以急性发热起病,体温≥40℃28例,39~40℃46例(46%),38~39℃11例。平均热程(4.0±2.9)天。咽痛78例,草莓舌  相似文献   

16.
张云  周宁  罗成 《河北医药》2013,35(2):193-195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54例AWE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史、发病症状和时间,手术及药物治疗。结果年龄27~46岁,平均年龄33.6岁。剖宫产术史占92.59%(50/54),94.44%(51/54)有周期性腹部疼痛及腹部触及包快。术后到AWE出现症状潜伏期为1个月~6年,平均18个月,就诊时间为术后7个月~16年,平均42个月。9例患者血CA125>35U/ml,占23.07%,50例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结节。6例患者术前接受药物治疗,GnRH及孕三希酮效果明显。病灶直径1~8cm,病灶位于皮下25.92%(14/54),累及筋膜占44.44%(21/54),累及肌层占14.81%(8/54),累及腹膜占20.37(11/54)。剖宫产术后50例,横切口46例,病灶位于切口右侧占43.48%(20/46),左侧占34.78%(16/46),53例于肿物周围1~2cm完整切除,行海扶聚焦超声消融治疗1例,接受术后药物追加治疗11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CA125不敏感,高频超声是目前最直接、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取预防措施可防止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作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盆腔炎患者,均收到较好效果。本组4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0岁;未产者7例,经产者39例;腹部手术史者10例;人工流产史者20例,自然流产者4例;发病半年以内者10例;半年~1年者9例;1年以上者28例。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4~6小时滴完,1次/日,10次为一疗程,间隔7~10天,进行第二疗程,月经来潮停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共16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2471岁,平均(48±7)岁,其中以4071岁,平均(48±7)岁,其中以4049岁及5049岁及505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62例,占38%;46例,占28%)。单侧161例,双侧2例。病理证实126例侧为DCIS,39例侧为DCIS-MI,其临床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三合激素、炔诺酮联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汉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16-1316
我院1998年8月~2001年8月 ,对收治的2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宫血)患者 ,应用三合激素、炔诺酮联合止血疗法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23例中未婚18例 ,已婚5例。年龄 :15~46岁 ,其中20岁以下11例 ;21~30岁9例 ;31岁以上3例。病程 :1月内5例 ,2~6月7例 ,7~12月4例 ,1~3年4例 ,4~8年2例 ,其中病程最短10天 ,最长8年。症状 :经量增多10例 ,经期延长18例 ,阴道不规则出血7例 ,月经周期紊乱伴经量增多6例 ,但常有两种以上症状并存。1 2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55g/L2例 ,56~70g/L11例 ;71~90g/L7例 ;91~110g/…  相似文献   

20.
我院妇产科1994年1月~1995年12月诊断女阴尖锐湿疣92例,分别给予氟尿嘧啶(5-Fu)与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对照治疗,取得较显著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92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46人,年龄19岁~38岁.平均27.3岁.未婚30人,已婚16人.承认有性伴侣者36人.对照组46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