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闫雅红 《中医药研究》2009,(12):1470-147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均用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另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0.0%、治疗组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并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激素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与黄芪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22例中完全缓解率为68.2%,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22例中完全缓解率为45.5%,总有效率为77.3%,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冀建华 《中医药研究》2009,(8):1007-100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黄芪注射液和人血白细胞α-干扰素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58.6%(P〈0.05),治疗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病综合征患儿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白蛋白、24h尿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h尿蛋白与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提高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与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分为实验组(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84.85%,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87.89%,高于对照组69.7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二磷酸果糖联用低分子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安全有效,应用较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叶雷  赵立琳  王健 《新中医》2012,(9):70-7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激素+低盐饮食+利尿药+贝那普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粘度、ET水平均下降,血浆白蛋白、NO水平均升高;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常文治 《新中医》2011,(11):38-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益气固元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结论:黄芪益气固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董盛  吴喜利  田杨 《新中医》2013,45(12):58-60
目的:观察黄芪五苓散治疗原发性肾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五苓散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标准激素疗法,疗程8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及血清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9.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Alb、TC、TG;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诊:黄芪五苓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选用GIK极化液,治疗组选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给予营养心肌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总有效率78.9%(P〈O.05),心肌酶谱恢复情况,对照组恢复正常率为60%,治疗组恢复正常率为86%(P〈O.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30例2007.1月-2009.12月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对照组应用病毒唑注射液,并对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显效60%,有效38.6%,无效1.4%;对照组总有效率33.3%,显效8.3%,有效25%,无效66.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值得儿科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红花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O.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邓雪梅  郭松河 《新中医》2013,(11):80-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5例予以常规西医处理,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5天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02%,总有效率99.19%;对照组痊愈率49.14%,总有效率96.00%。2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激素副反应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2%,对照组为69.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激素的副反应表现(柯兴样体征、骨质疏松、继发感染、血糖升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环磷酸腺苷匍甲胺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窦综合征(SSS)的疗效及治疗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对86例病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环磷酸腺苷匍甲胺和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予阿托品和茶碱静脉滴注并联合心宝丸口服,1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1%和7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2)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和67%,其24小时心率总数分别是(95456±5653)次,分和(65376±5742)次/分,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O.05)。在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较以及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后有明显提高心率的作用(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匍甲胺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窦具有明显疗效,近期疗效理想,而且副作用极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用小柴胡汤加味配合激素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3.39/6,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缓解率62.5%,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有消除水肿、蛋白尿,改善高脂血症,提高血浆蛋白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凡玉 《陕西中医》2013,(10):1348-1349
目的:观察补脾益肺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补脾益肺汤(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防风、川贝母等)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7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IgA、IgG和Ig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g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肺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提高患儿免疫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唐东晖  李俐 《新中医》2005,37(9):32-3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0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75%、65.6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尿蛋白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除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及红细胞压积外,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总量,明显改善血脂及血液变学指标,对减轻肾脏病变、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摹两组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和血浆白蛋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加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