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常伴随支持骨的丧失,从而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种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很多,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汪文君  刘向辉 《口腔医学》2012,32(6):378-380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并伴随支持骨丧失,最终可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细胞因子参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重建以及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医学》2013,(9):639-641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并伴随支持骨丧失,从而导致骨性结合失败,是影响种植修复成败的重要因素,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就目前各学者的观点,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正常行使功能的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能使支持骨丧失,形成种植体周袋,从而导致种植术失败。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为4%~15%。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参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白细胞介素可溶性受体阻断,呈现出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的美好前景。研究白细胞介素的免疫调节功能,对于阐明种植体周围炎的致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组织、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的白细胞介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和种植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牙种植体都能够获得可预期的骨结合。然而种植修复的远期失败仍然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其中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远期失败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结合文献详细介绍了种植体周围炎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病因学、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旨在提供种植体周围炎全面清晰的概念,时刻警醒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种植体周围炎是造成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丧失、种植体松动和脱落的常见原因,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因素。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可包括机械治疗,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近年来所研究的激光治疗等,这些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植体周围炎的的病变的进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重新骨结合,但是哪一种治疗方法最有效并不清楚,本文就关于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及重新骨结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体周围炎是牙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支持骨丧失、骨性结合失败,甚至导致已经形成骨结合并行使功能的种植体脱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超声洁治加局部用药单独或联合治疗等。手术治疗可以恢复因炎症导致的骨缺损,较大程度地治疗种植体周围的各种软硬组织损伤;激光治疗便于操作,副作用小并且除菌彻底,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洁治加局部用药治疗是传统的治疗方式,疗效好,创伤小易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接受。各种治疗方法适应症略有不同,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种植体周围炎是指发生在正常行使功能的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它是引起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种植体周围炎在临床上表现为种植体周围流脓或者探诊出血、瘘管、牙龈退缩,X线片示种植体周围有骨丧失。引起种植体周围炎的因素很多,包括微生物、生物力学负载过重、患者基因易感性、有牙周炎病史和吸烟史都会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大部分学者认为:吸烟和有牙周炎病史会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但是在患者基因易感性和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之间的关系上未达成统一。本文就白介素-1(IL-1)的基因多态性、牙周炎病史和吸烟因素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洁刮治术、抗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及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等,临床上通过上述方法消除种植体周围炎症,抑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持续性吸收,甚至促进新的骨组织形成,但长期治疗效果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10.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创、药物、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等。经过系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能够完全消除,骨缺损处有新生骨形成,但种植体与新生骨形成再次骨整合很困难。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牙修复日益受到缺失牙患者的青睐,然而与种植相关的并发症也日趋增多。种植体周围炎是牙种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使支持骨丧失、骨结合失败以及黏膜退缩与美学并发症,甚至导致已经形成骨结合并行使功能的种植体脱落。种植体周围炎临床表现多样,有时难以明确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将有助于其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现有的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针对这一疾病尚缺乏明确的、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激光因具有许多传统清洁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而逐渐成为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并受到广大口腔医生的重视。文章对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采用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廖安琪  杨仁丽  杨醒眉 《口腔医学》2021,41(12):1143-1147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以黏膜炎症和骨吸收等软硬组织损伤为临床表现的一类菌斑相关性的炎性疾病,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重要并发症。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免疫应答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病及进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免疫调控可以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展与防治。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炎中免疫应答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义齿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种植体周围炎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有洁治、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本文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非手术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创、药物、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等。经过系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能够完全消除,骨缺损处有新生骨形成,但种植体与新生骨形成再次骨整合很困难。  相似文献   

16.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病变,其发病率为5%~8%。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临床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常见的病因包括不良修复体、细菌感染、吸烟、干扰等,并受邻牙牙周状况、手术技术、骨的质量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如:骨组织再生术(GBR),骨移植术及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等。还包括非手术的机械疗法辅以局部抗菌素或全身抗生素单独或联合治疗等。另外,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这种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修复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种植体 基台连接方式及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该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及治疗手段,特别是通过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上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种植体常见的生物学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丧失甚或种植失败,软硬组织缺损往往是种植失败区域再次种植修复所面临的难点。如何重建种植体失败区域软硬组织条件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展示了1例罹患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在取出无法保存的种植体后采用引导骨再生结合游离龈移植技术进行种植失败区域的软硬组织增量,创造再次种植修复所需的条件,以期为再次种植修复的成功,包括种植体的健康、稳定及正常行使功能提供先决条件。本病例亦可为类似病例的临床处置提供一定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义齿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种植体表面去污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炎手术治疗的疗效,是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重建前的必要处理步骤。由于良好的杀菌和去污能力,激光疗法和光动力学疗法在处理污染种植体表面上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不同种植体表面去污的方法及其联合手术疗法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效果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是指发生在正常行使功能的骨性结合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能使支持骨丧失形成种植体周袋,从而导致种植失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口腔功能修复的主要手段,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作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微生物学角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