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威威  张海萍  吴敏  王林 《河北医药》2016,(19):2900-2904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设为对照组(41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体力状态( Karnofsky评分法)、免疫功能变化、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生存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7垐.50%,对照组为2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 P >0.05);疾病控制率、体力状态总提高率观察组为87.50%、90.00%高于对照组的75.61%、73.17%(χ2=5.374、10.957, P <0.05)。截止到随访日期,观察组40例患者,死亡30例,存活10例,其中位无瘤生存期7.5个月(95%CI为5.16~8.95),中位生存期14.5个月(95%CI为10.05~17.95);对照组41例患者,死亡35例,6例存活,其中位无瘤生存期4.5个月(95%CI为3.17~6.92),中位生存期11.5个月(95%CI为9.11~14.87);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χ2=6.557, P <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接近( t =1.395, P >0.05;t =1.864, P >0.05;t =1.647,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 t =5.627, P <0.05;t =5.974, P <0.05;t =6.057, P <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 t =1.412, P >0.05;t =1.967, P >0.05;t =1.754,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t =12.367, P <0.05;t =13.574, P <0.05;t =10.324,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率高于对照组χ2=6.549, P =0.032);2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脱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 P >0.05;χ2=1.247, P >0.05;χ2=1.954, P >0.05;χ2=1.358, P >0.05;χ2=1.657, P >0.05;χ2=1.028, 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合剂对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59例,对照组予以FOLFOX6、XELOX、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基础上予以中药益气养血合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情况、生活质量等。结果化疗后7 d,对照组患者的PLT、HGB、WBC水平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患者的PLT、HGB、WBC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化疗后21 d,2组患者的PLT、HGB、WBC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DCR、ORR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INF-γ、IL-2、CD4+、CD8+、CD3+、CD4+/CD8+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的NK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K、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NF-γ、IL2-、IL-10、CD8+、CD3+水平,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药益气养血合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经支气管动脉微泵泵入)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经支气管动脉微泵泵入化疗药,泵入时间2 h;对照组给予经支气管动脉推注化疗药,时间30 min;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CD3+、CD4+、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CD8+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比值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CD8+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0.05);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 P <0.05);CD8+细胞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组(试验组,27例)和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dl,顺铂75mg/m^2,分4~5d给药,氟尿嘧啶500mg/m^2,d1~5,q3W×2)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IMRT加同步化疗:顺铂40[mg(m^2·周)]。对照组同步放化疗(IMRT加同步化疗:顺铂40[mg/(m^2·周)]。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鼻咽病灶试验组CR率81.48%,对照组70%(P〉0.05),2年局部控制率试验组96%,对照组92.3%(P〉0.05),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试验组92%,对照组88.5%(P〉0.05)。试验组Ⅲ一Ⅳ级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毒性反应稍高于同步放化疗组,在提高生产率方面较同步放化疗组并未取得明显的优势,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刘桂超  胡学锋  黄国森 《肿瘤药学》2013,(3):204-207,212
目的观察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初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PF方案诱导化疗,31例)和对照组(PF方案诱导化疗,32例),诱导化疗2周期后均行同期放化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而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结论 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相当,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1例,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进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 CIK 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单药化疗。患者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序贯1个周期的自体 CIK 细胞回输为1个疗程治疗,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36例,采用单药培美曲塞化疗,疗程为2周期。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8.57%,对照组为4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对照组为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T 细胞亚群CD +3、CD +4、CD56升高,CD +4/CD +8比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 +8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胃肠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 CIK 细胞回输安全,副作用小,与培美曲塞联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康艾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联合康艾注射液化疗组(40例)和单化疗组(30例),观察2组患者化疗2个疗程后有效率(RR)及临床获益率(cB)、化疗期间及化疗后2组患者毒副作用观察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康艾注射液化疗组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略高于单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艾+化疗组化疗毒副反应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及疲劳方面均低于单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艾+化疗组生存质量改善,卡氏评分(KPS评分)提高,改善率达到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能提高多西他赛+顺铂的近期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范艳霞  王红杰 《河北医药》2016,(14):2176-217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术期免疫及应激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 C组,年龄<65岁)和老年组( E组,年龄≥65岁),每组20例。2组均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术前1 d(T0)、诱导前5 min(T1)、拔管后5 min(T2)、术后1 d(T3)及术后5 d(T4)抽取血流标本测定血糖、皮质醇、CD3+、CD4+、CD8+和NK细胞、B细胞水平;计算CD4+/CD8+值;检测T0、T3及T4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与T0时比较,2组CD3+、CD4+、CD4+/CD8+、B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 <0构.05),CD8+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05);E组与C组比较,CD3+在T0~T4时,CD4+在T1、T3时,CD4+/CD8+T0、T4时,B淋巴细胞在T0~T3时,NK细胞在T0~T4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T0时比较,2组血糖、皮质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组与C组比较,T0、T2、T4时血糖、T1、T4时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T0时比较,2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 <0.05);E组与C组比较, T3、T4时白细胞、T4时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术期存在免疫抑制,抑制程度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且老年患者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结合化疗联合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肿瘤内科2009—2011年收治的63例Ⅱ,Ⅲ期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34例、非联合组29例,非联合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结合 NP 方案化疗,联合组在非联合组基础上加用 DC-CIK 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预后差异。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非联合组的 CD3+、CD4+、CD8+、CD4+/CD8+、NK 细胞比例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 CD3+、CD4+、CD4+/CD8+、NK 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 CD3+、CD4+、CD4+/CD8+、NK 细胞比例显著的高于非联合组(P <0.05)。联合组的疗效分布显著的优于非联合组(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1.18%高于非联合组72.41%但差异不显著(P >0.05)。联合组的无进展生存中位时间为21.000个月显著高于非联合组的13.000个月(χ2=24.582,P =0.000);联合组的总生存中位时间为29.000个月显著高于非联合组的19.000个月(χ2=8.885,P =0.003)。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结合化疗联合 DC-CKI 治疗Ⅱ,Ⅲ期 NSCLC 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短期疗效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的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基础治疗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 mg,1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7.77%(34/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观察组初治和复治患者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4、5.1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31、6.92、5.11、4.62、4.34,均P<0.05),对照组CD3+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4+、CD8+、CD4/CD8+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98、4.56、4.12、4.13,均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糖尿病并肺结核能显著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促进病灶加速吸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远航  何朗  严沁  李芷茹  张恒丽 《安徽医药》2021,25(10):2113-2116
目的 放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靶向治疗对晚期卵巢癌病人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晚期卵巢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全腹放疗联合紫杉醇+卡铂(T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Bevacizumab靶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毒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病人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分别为65.63%、81.25%、56.25%、(26.37±4.67)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88%、56.25%、31.25%、(18.62±3.75)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放化疗联合Bevaci-zumab靶向治疗晚期卵巢癌病人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提高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45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TPF组(治疗组)、PF组(对照组),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一周开始同期放疗,期间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12周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CR率为85.7%、PR为14.3%,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54.2%、PR为41.7%,总有效率95.9%,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黄玉玲 《河北医药》2016,(19):2905-2907
目的:探究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进行研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阿奇霉素量相同的情况下,再给予甲基泼尼松龙进行治疗。并且通过胸部X射线,支气管管镜及肺CT观察研究患者的病理情况,且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并记录治疗前后的变化,判定两组的疗效。结果2组退热、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CT、支气管镜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辅助阿奇霉素对儿童支原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较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Ⅱb-Ⅳb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TPF组、PF组,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一周开始同期放疗,期间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系统反应,治疗组CR率为92%、PR为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CR率为64%、PR为32%,总有效率96%,两组之间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治疗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开放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 VAS),消化生存质量指数( GLQ)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介素( IL)-10、干扰素( INF)-γ、IL-2、IL-4、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和并发症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GL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IL-10、INF-γ、IL-2、IL-4、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0、IL-4、CD3+、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INF-γ,IL-2和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IL-10、INF-γ、IL-2、IL-4、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开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炎症控制和缓解免疫漂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热毒宁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就诊治疗UACS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热毒宁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12、干扰素(INF)-γ、TNF-α、CD3+、CD4+、CD 8+和CD4+/CD8+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v.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5).2组治疗前干咳 、咽痛、咽痒和鼻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2组治疗前IL-4、INF-γ、TNF-α、IL-12、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4、INF-γ、CD3+和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TNF-α、IL-12、CD4+和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热毒宁治疗UACS的疗效显著,与纠正机体的Th1/Th2漂移,提高机体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试验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在化疗的第1~5天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所有患者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呆: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增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