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硫普罗宁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肝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ATJT、AST、γ—GT、TBIL、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明显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促进肝细胞恢复,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纤维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合磷酸脂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63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复合磷酸脂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照组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γ-GT)、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及体重指数(BMI)。结果60天后联合药物组ALT、AST、γ-GT、CH、TG及BMI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磷酸酯酶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在临床上治疗NAFLD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地衣芽孢杆菌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C、TG及HDL—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NAFLD可有效改善NAFLD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超声影像,但是否能进一步长期应用,尚待更多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双环醇片,对照组35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ALT、AST、TBiL、γ-GT、TC及B超脂肪肝复常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能生理性修复已破坏的肝细胞,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恢复,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NAFLD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加入l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4周,同时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每日3次,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分别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结果药物治疗4周、12周后肝功能ALT、AST、γ-GT显著下降。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NAFL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期间我科就诊的60例NAFLD患者,给予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控制体重等基础治疗,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肝功能ALT、AST、γ-GT、和血脂TG、TC、LDL-C下降,HDL-C水平升高.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邬亚妙 《中国药业》2008,17(11):71-7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硫普罗宁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均酌情加入维生素E胶丸,并控制饮食和忌酒。结果经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28/32),对照组为64.3%(18/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以及B超检查结果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茵柴降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全部9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茵柴降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 ALT)、三酰甘油( TG)指标、肝/脾CT值都有显著改善,且各组前后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值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柴降脂汤在降低NAFLD患者血清中ALT、TG指标,提高患者肝/脾CT值方面与常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效果相当,在降低BMI值方面效果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美他多辛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美他多辛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和单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照组,各23例,疗程均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而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症组(P<0.05).结论 应用美他多辛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7,(4):275-27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分析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ALT、γ-GT、TC及HDL-C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γ-GT以及TC等指标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B超检查结果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5.71%(36/42),对照组有效率66.67%(28/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东川区人民医院内科80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AST、ALT、TG、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是TG和P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49/56),高于对照组的69.6%(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及G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ALT、AST、TBil及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辅以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疗程结束后比照两组临床疗效及ALT、AST、G-GT、TC、TG的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两组治疗前ALT、AST、C-GT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显著,治疗组下降幅度好于参照组。治疗组T C及T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改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辅以二甲双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中西药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晓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299-1301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多烯磷脂酰胆碱组(A组)、柴胡疏肝散组(B组)和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生化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血脂检查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B超检查下病情分度.结果 三组组内治疗前后临床症候评分、ALT、AST、GGT、TBIL、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C组临床症候评分、ALT、AST、TBIL、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A、B组(P<0.05);对TC、TG 的作用,B、C组效果相当,均优于A组(均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优于两药单独应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8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前者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治疗,后者仅接受硫普罗宁钠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y-谷氨酰转肽酶(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A、G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硫普罗宁钠可显著改善酒精性肝硬化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二甲双胍,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C片,疗程均为4~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ALT、AST)、血脂水平(TG、TC、LDL-C及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肝/脾cT比值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均明显降低,尤以试验组降低明显(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试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于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42例,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肝病改善情况(94.16%)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肝功能和血脂等指标,好转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TBIL(15.8±4.3)μmol/L、AST(24.5±15.1)U/L、ALP(113.7±27.3) U/L、ALT(39.5±10.3) U/L、γ-GT(32.8±10.6) U/L,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水平TC(5.02±1.04)mmol/L、TG(1.76±0.73) mmol/L、LDL-C(2.88±0.86)mmol/L、HDL-C(1.28±0.25) mmol/L,同对照组相比,明显好转,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