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患者,观察组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术前未使用卡前列甲酯栓,记录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中宫颈软化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8.1%、93.7%,而对照组分别为25.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前给予应用,不仅具有显著降低扩张宫颈的难度,还具有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前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16例,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术前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1mg,对照组不放置药物。比较两组患者宫颈软化情况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缩幅度。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满意率91.38%与对照组的17.24%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3.91±1.40)min、术中出血量(17.12±6.45)mL与对照组(6.28±1.66)min、(22.64±6.71)mL比较显著较少,宫缩幅度(1.57±0.68)cm与对照组(0.95±0.63)cm比较明显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放置卡前列甲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满意软化患者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30):4203-4205
目的:比较卡前列甲酯栓与Foley导尿管在宫腔镜电切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宫腔镜电切术前30 min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 mg;对照组患者于宫腔镜电切术前12 h在宫颈管放置Foley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平均手术时间、术前疼痛程度、术后病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术后病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前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与Foley导尿管在宫腔镜电切术前扩张宫颈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卡前列甲酯栓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前疼痛程度方面优于Foley导尿管。  相似文献   

4.
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软化、扩张宫颈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软化、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受检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术前阴道塞卡前列甲酯栓一枚40min后行负压吸引术,对照组直接行负压吸引术。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软化、扩张宫颈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两组在软化、扩张宫颈情况,受术者疼痛程度,术中出血等情况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软化扩张宫颈作用理想,可以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牟晓玲 《中国药房》2011,(20):1866-1867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软化宫颈的作用。方法:将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术前2h直肠塞入卡前列甲酯栓1mg,对照组不作该处理。记录2组患者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手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良好者为90.0%,对照组为4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8.3±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2.0±1.8)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50mL和严重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3%和3.3%,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能明显软化和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手术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宫腔镜手术术前软化宫颈预处理药物。  相似文献   

6.
卡孕栓(又名卡前列甲酯栓)放入阴道吸收快,使平滑肌收缩抑制宫颈胶原合成酶的作用,可使胶原合成纤维的合成下降,宫颈软化扩张.机械扩张如导尿管扩宫棒均在术前6~8h插入宫颈或宫腔,卡前列甲酯栓只需90~120min,因此,大大缩短了流产的时间.30例人工流产术均为正常出血量,无1例大出血,较安全可靠,笔者体会,可以用卡前列甲酯栓作为人流术前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早孕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3例早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3例于术前30~60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mg,对照组80例术前1—2hN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1mg。两组术中皆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宫颈扩张、术中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术中软化扩张宫颈程度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腹痛、阴道出血、腹泻、呕吐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人工流产术前肌内注射间苯三酚,对术中宫颈软化扩张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手术更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84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宫颈软化情况、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软化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3.2±0.8)min短于对照组的(6.3±0.4)min,术中出血量(12.3±2.4)ml少于对照组的(26.4±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以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5%、0,均低于对照组的28.6%、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的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采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宫颈软化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避免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用2007年6月~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病例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4h口服米非司酮50mg并于术前1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直接手术。在宫口松弛程度、子宫收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宫口松弛程度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子宫收缩幅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以术前软化宫颈,从而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可增强术中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出血时间、更加减少无痛人流手术创伤、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应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扩张宫颈口对绝经期妇女行宫内节育环(IUD)取出术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绝经期有取环要求的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采用术前服用米非司酮药物扩张宫颈口联合取环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取环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宫颈适宜度和手术情况,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56±1.20)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7±1.52) min;实验组出血量较少、宫颈软化度及取环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5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采用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扩张宫颈法可促进宫颈软化度,减少IUD取出过程中的嵌顿机会,减少宫颈裂伤,大大提高取环术的临床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绝经期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率、出血量、一次成功率、VAS评分和心脑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宫颈软化率、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应用,能减轻痛苦、提高成功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取环术前复方萘普生栓及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应用对绝经期妇女扩张宫颈的作用及对取环术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取环术的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2h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μg及术前30min肛门内放置复方萘普生栓1粒,对照组常规操作。分别观察两组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心脑综合征、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及扩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脑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有利于绝经期妇女宫颈软化和扩张,提高取环成功率,痛苦小,简便、安全、经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行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对照组采用传统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2组流产效果和囊胚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囊胚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临床效果较佳,可进一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降低阴道出血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门诊拟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症,B超确诊宫内孕的280例初孕早孕妇女。分成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50例。观察组术前将米索前列醇400微克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任何药物。并对两组宫颈软化效果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为138例(92%),对照组为80例(61%)(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4.2±1.5)s,对照组(5.8±2.0)s(P〈0.05)。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减少,观察组(20.3±5.2)ml,对照组(38.1±6.2)ml(P〈0.05)。两组均无人流综合征发生(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2小时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在初孕妇女中止早孕手术中具有利于扩张宫颈,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简单易行,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操作。观察2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卡孕栓住宫腔镜电切中扩张宫颈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将宫腔镜电切术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各61例,卡孕栓组于手术前1小时阴道内放置卡孕栓1mg,待异丙酚静脉全麻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异丙酚静脉全麻后直接行手术。记录宫颈扩张所需时间、无阻力感顺利通过宫颈内口的最大号直径。结果卡孕栓组宫颈软化良好率达88.52%,较对照组6.56%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扩张所需时间的比较,卡孕栓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为(2.6±0.5)min,对照组扩张宫颈所需时间为(6.4±1.2)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在宫腔镜电切手术中扩张宫颈的作用明显,便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28-830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丙泊酚在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50),双号作为观察组(n=50),均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辅以B超引导接受无痛人流术。观察组患者术前1 h给予卡前列甲酯栓置于阴道后穹窿部,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结果: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软化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软化无效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宫缩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丙泊酚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有利于提高宫颈软化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用于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试验组、对照组,将50例妊娠70—84d,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用米索前列醇0.2mg于人工流产术前4—6h置于阴道后穹隆;对照组25例于手术前10—12h将16~18号橡皮导尿管置于宫腔。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宫颈软化程度、宫口大小、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妇女宫颈软化程度、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缩小肌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术后肛塞卡前列甲酯栓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为术前口服米非司酮10mgqd,连续3个月,缩小肌瘤体积,术后立即肛门塞入卡前列甲酯栓2枚。研究组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6U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0U+0.9%氯化钠注射液8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1);术中用药后15min,研究组收缩压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体温、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前均开始应用米非司酮可以明显缩小肌瘤体积,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肛塞2枚卡前列甲酯栓可以继续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垂体后叶素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栓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怀孕5~9周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卡前列甲酯栓组(58例)于人工流产术前30分钟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0.5mg,利多卡因组(56例)宫颈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卡前列甲酯栓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优于利多卡因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0.5mg,更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