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体质食养学是病理体质类型学与传统中医食疗学相结合而成,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应该吃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身体有利,并可治疗疾病和调整体质。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营养素和食物化学物质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代谢机制的作用。体质食养学强调的因人制宜,辨证施食,适应气候、兼顾地域,体质食养是建立在营养基因组学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体质食养学是病理体质类型学与传统中医食疗学相结合而成,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应该吃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身体有利,并可治疗疾病和调整体质。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营养素和食物化学物质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代谢机制的作用。体质食养学强调的因人制宜,辨证施食,适应气候、兼顾地域,体质食养是建立在营养基因组学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体质由先后天因素决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偏颇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调理体质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营养是体质调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中医体质分类,通过膳食调查、人体成分测量、营养代谢指标检测等方法,评定不同体质类型人群的营养状况,利用食物性味功效、生物活性食物成分、营养基因组学等方法手段进行营养干预。探索营养学与中医体质学的有效结合方式,更好地使营养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体质调理中,以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4.
介绍并简要地讨论了一门新学科——"体质食养学"。它以匡氏人体体质学理论为基础,以食为药,以食物性、味、功能调节、纠正病理体质,辅助治疗常见疾病。同时,对"体质食养学"的概念、原理、意义及其发展过程作了阐发,并探讨了它在临床诊疗中运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往往感到总是不舒服,可到医院去检查,各种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说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仔细检查会发现他们的身体不舒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误食了与他们体质不相符的食物。所以医生告诫,要根据每人的体质类型选用食物,这叫“体质食养”。体质食养追求个性化。举例来说,热体质,是由于元阴不足,怕热,要用滋阴清热润泽法,应吃寒性的能养阴清热的食物,如山药、梨、柚子、香蕉、马头兰、蚌、瘦猪肉等。忌吃热性的食物,如羊肉、虾、五香粉、核桃仁、辣椒、胡椒、荔枝、龙眼肉、鸡及一切油炸食物。寒体质是由于元阳不足,怕冷,要用壮阳祛…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学是中医的一门新兴学科,体质能够反映人体不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固的特质.多组学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可体现生物系统中多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与中医思维在多个方面相契合,都具有重整体、重联系、重恒变与重关键的思维特性.中医体质学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等多组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给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本文从运用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从微观上探讨体质本质、分析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体质分型标准化、改善体质的调养与治疗等几个方面,将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体质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睿林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13-1614
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给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本文从运用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从微观上探讨体质本质、分析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体质分型标准化、改善体质的调养与治疗等几个方面,将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体质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医食养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视个体差异、体质禀赋不同,依据食物四气五味,合理调节膳食结构,以利于改善体质,辅助药物对疾病的治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称之为“精微物质”,“后天之本”,“水谷之精”。《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气。”指出了以五谷杂粮为主,主副比例适当的饮食结构。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护养胃气是食物养身的重要手段。《遵生八笺》提出了“美饮食,养胃气”的食养原则。关…  相似文献   

10.
体质是人与自然、社会相适应的个性特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起关键作用。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目前对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日渐深入,现就体质分类、影响因素、与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体质与预防调摄、体质与基因组学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营养学是营养保健的一个分支,与西医学相比,中医营养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如气候变化干预原则、体质差异干预原则、食养与食疗干预原则,对辨证治疗与疾病预防均有重要意义。随着亚健康问题日益严峻,新时期的中医营养学应严格遵守"定量补充""早期干预"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加大对慢性病的治疗、食物价值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保障饮食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研究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会南 《中医杂志》2003,44(3):167-169
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发展的启示,中医体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中医体质研究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相关思考,中医体质研究展望等方面,探讨了中医体质研究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相关联系,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相通之处。提出借鉴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研究成果,利用其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尝试从新的视觉系统,深化对体质特性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个体化诊疗的认识,对推动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体质学与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体质学是以心身统一观作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描述了人体体质及其分类,古典的<黄帝内经>的体质观需要在当今发达科学技术面前发展和完善.基因组信息整体是中医体质学的最终根据,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可以用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质学.  相似文献   

14.
食养,亦称食治、食疗。是以食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脏腑机能之偏,使之恢复正常,或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健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食养不同于一般的药物治疗,也不同于普通的饮食。“药借食威,食助药力”,它是食物和药物的一种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保健方式。食养是在一整套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因此,食养学是一门科学的、辨证的,具有中医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自然学科。从祖国医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中国对食养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周朝就设有“食医”的编制,对其职责范围作了具体的明确规定。同时,对食物的宜忌,调制方法等也作了规定,形成规范,一直影响着后世。也许是因为食医是直接为帝王服务的,所以,在当时食医的地位是在疾医、疡医、兽医之上的。战国时期,食养已日益引起医家的重  相似文献   

15.
刘家强  张春燕  李丽杰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47-2248
中医体质学是以心身统一观作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描述了人体体质及其分类,古典的《黄帝内经》的体质观需要在当今发达科学技术面前发展和完善。基因组信息整体是中医体质学的最终根据,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可以用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质学。  相似文献   

16.
陈红霞 《江苏中医药》2010,42(12):64-65
"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不同,如能遵循中医辨证择食原则,则可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达到防治疾病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等多种目的,这就是中医的食养疗法。饮食营养在肝病防治中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在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发现,如能巧妙运用中医的食养疗法,  相似文献   

17.
虚劳病人之病理为阴阳气血俱虚,除用药物辨证治疗外,必须注意饮食营养和食疗。食物和药物一样有性味之不同,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症状表现,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补阴、助阳、益气、养血。在用食物进行营养和治疗时,又必须注意调理脾胃,首先健运中气,脾胃功能太差,一切补养都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各种文化事业中最富有魅力的文化之一,是东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病食养,有病食治”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说明了人的健康与食物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物具有营养、安全基本属性,色、香、味、形感观属性和  相似文献   

19.
略论体质病理学的基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回顾了体质病理学、体质食疗学提出的背景以及开展中医体质分型中正常质 (常体 )、燥红质 (热体 )和迟冷质 (寒体 )的动物实验研究概况。论证了从基因水平进一步开展体质病理学和体质食疗学的研究是开展证侯基因组学探索性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拟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开展寒体和热体与能量代谢基因表达差异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0.
饮食与营养是保证、恢复健康的基本手段。合理的饮食和适当地限制食物摄入量可以推迟衰老,延长寿命。遵循中医理论,做好饮食调护工作。研究和实施中医食疗、食养。防止早老和老年多发病,而且是维护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